数学广角--简单的搭配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02页例2搭配问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衣服卡片、早餐食品卡片 、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动画片--小猪佩奇
【设计意图】这样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的进入探究活动中。同时,使学生初步感知搭配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一件短袖衣、一件长袖衣;两条裙子、一条裤子
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小猪佩奇都有哪些上装和下装呢?
你会建议它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帮它怎样选穿哪套衣服,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现学生思维,体现学生主体性。
2.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装只配一件下装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
3、小组为单位讨论。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同学们真棒,刚才老师还给你们留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搭配的时候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回答: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学生回答完后,再课件演示有顺序地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感知从无序到有序,从片面到全面的思考过程。
6.刚才我们用服装卡片来摆一摆,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更加简便呢?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7.图形表示法:现在我们用 表示上装, 表示下装,你们是怎样搭配呢?学生先独立连线,然后同桌交流,最后指名汇报。
--- --- ---
--- --- ---
8.字母表示法:现在我们用 A表示上装, B表示下装,你们又是怎样搭配呢?学生先独立连线,然后同桌交流,最后指名汇报。
A1 --- B1 A1 --- B2 A1--- B3
A2 --- B1 A2 --- B2 A2--- B3
9.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装的数量与下装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说出计算的方法并列算式:2×3=6(种)
10.小结: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写一写各种方法表示服装之间的搭配关系。体现了学生创造力和智慧。在这环节中,进行比较优化,既巩固了有序搭配的方法,又让学生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知识运用
1.刚才同学们为佩奇搭配的衣服,每一套她都非常喜欢,老师代表佩奇谢谢你们,选好了衣服,佩奇该吃早餐了,它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帮她一次吗?(课件出示)
(1)同学们请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生答)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2)汇报。教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2.数字组合游戏。
(1)拉动纸条,看可以组成那些两位数?记录下来。
(2)汇报。
(3)老师出示自己的组合数与学生比一比。
3.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为佩奇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4.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下午了。佩奇想马上就到母亲节打算在节日那一天,送给妈妈一束鲜花、一个蛋糕和一张贺卡;可是现在有2束鲜花、3个蛋糕和2张生日贺卡,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出示课件
(1)自已独立完成。
(2)与同桌交流。
(3)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掌握有序思考,用不同策略搭配的过程中,通过在操作中验证,可以使学生感受有序思考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同学们这节课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04页练习二十二 ,第4题; 105页第6题。
六、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二)
有序
不重 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