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研究课”教学设计活页2
研究主题:注重多元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研究背景与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这些都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最先进的评价思想。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全面的发展性评价,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课 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的知识点。教材通过例题让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了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将四条边的长度全部加起来的概念。因此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正方形的性质,将单纯的连加计算转化为更为快捷的、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并导出公式。这节课的知识点是让学生探索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关键是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注意展现每种计算方法的思考过程,不必局限学生使用哪一种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不同方法的适用性,逐步实现方法的优化。
学情分析 在前一课周长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把他们的四条边全部都加起来,学生对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探究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因此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再过渡到本节课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难度不大,学困生通过优等生的帮助,也能理解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教学目标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经历观察,比较的发现过程,自主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对日常生活中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并探究的欲望。
“研究目标”驱动单 研究
目标 全班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把四条边全部都加起来。
在自己的探究过程中,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在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增加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教学
措施 多媒体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帮助他们计算正方形长方形周长。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中等学生得到了发展,学困生得到了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互相交流的能力,一起进步。
3、自主探究教学策略: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方法中,也有相对简单,相对难的解决方法,因此数学是十分有意思的学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并总结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单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复习引入
二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四 实际运用,巩固新知
四 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来举例说说周长是什么意思呢?
2. 指一指这些图形的周长。课件出示:
1、课件出示:
有两个游泳池,猜一猜哪个游泳池的周长长呢?
计算这两个泳池的周长,就是要计算什么的周长?
2、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探索长方形周长
1、课件出示: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你们需要获得什么信息?
2、这个长方形游泳池的长为40m,宽为20m。你有哪些方法可以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用几种方法。
3、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说说这种方法是怎样算的?
4、小结: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
探究正方形周长
课件出示:
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们需要获得什么信息?
2、你有哪些方法可以算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就用几种方法。
3、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说说这种方法是怎样算的?
4、小结: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
1、课件展示:
练习一
长方形
长
宽
周长
8厘米
6厘米
正方形
边长
周长
4分米
练习二
判断
⑴ 11米
5米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11+5
=22+5
=27(米)
⑵ 7米
19米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2×(7+19)
=2×26
=52(米)
练习三
(1)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26米,宽14米,小胖绕着它跑了3圈,一共跑了几米?
练习四
叔叔要靠墙围一个长11米,宽8米的菜园,最少需要多少米的篱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还有什么收获?
本课小结,课件展示:
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
练习册47页
学生回答
预设: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预设:
生①:求这两个游泳池的周长就是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生②:我猜长方形游泳池周长长。
生③:我猜正方形游泳池周长长。
…………
学生回答:
预设:我需要知道这个游泳池的长和宽。
小组合作、讨论:
预设:
生①:40+20+40+20=120(米)
生②:2×40+2×20
=80+40
=120(米)
生③:2×(40+20)
=2×60
=120(米)
…………
学生回答:
预设:
第三种最简便,先算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乘2就是两条长和两条宽的和,就是它的周长。
学生回答:
预设:
我需要知道它的边长。
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回答:
预设:
生①:30+30+30+30=120(米)
生②:2×30+2×30
=60+60
=120(米)
生③:4×30=120(米)
…………
学生回答:
预设:
生:第三种方法最简便,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只要4×边长就是它的周长。
同桌讨论、回答
同桌讨论、回答,说出错误理由。
独立作业后,同桌讨论
温故知新,为接下去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情境创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根据学生已有的周长知识,大部分学生会采取连加,少数学生可能会想到长和宽分别乘2,通过引导得出公式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公式是最简便的,立即将此方法应用于学生自己出的题目中,亲身感受它的简便性,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之后,正方形的周长就比较容易
板书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2×长+2×宽
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研究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