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病句和标点符号
关联词、病句和标点符号
课前预习
传说有一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没有加上标点,有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农人听了,气得要死,质问这位才子,他用笔加上标点,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农人的怒气不但消了,而且哈哈大笑。
知识精讲
【关联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一、表转折:
1、尽管……可是 2、即使……也 3、虽然……但是
例句:(1)、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2)、 即使我跑得不快,我也要参加比赛。
二、表条件:
4166870374651、只要……就 2、不管……总 3、无论……都 4、只有……才
例句:(1)、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2)、只有努力学习,他才能考上大学。
三、表假设:
1、假如……就 2、如果……就 3、要是……就
例句:(1)、假如人人都爱护环境,这世界就会变得更美丽。
四、表因果:
1、既然……就 2、因为……所以 3、之所以……是因为
例句:(1)、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2)、既然你知道错了,就要改正。
(3)、之所以我们买东西很方便,是因为这里有个大型超市。
五、表并列:
1、不是……而是 2、既……又 3、是……不是
例句:(1)、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2)、我不是没有认真学习,而是这次考试时没仔细看题。
六、表选择:
1、宁可……也 2、是……还是 3、与其……不如4、要么……要么 5、或者……或者 6、不是……就是……
例句:(1)、妈妈宁可自己委屈点,也不让我们受苦。
(2)、我们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七、表递进:
1、不但/不仅/不光……而且 2、不仅……还
例句:(1)、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还要思想好。
(2)、他不仅参加了这次比赛,还获得了一等奖。
【病句】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按照句子的“毛病”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①正在吃饭。(谁在吃饭?缺少主语)
②第八中学近日举办了我爱我师诗歌朗诵。(后加“的活动”,“举办”缺少宾语)
2. 重复累赘。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意思重复。
例:①他在雪白的白墙上画了一条鱼。(雪白和白墙重复,任删其一即可。)
②他头上的头发全白了。(头发就是长在头上的,重复累赘。)
3.使用不当:
1)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①今年这个公司的产品数量有了很大提高。(“数量”与“提高”不能搭配。应改为“增加数量”)
②他的学习态度明显改进了。(态度只能用改变)
2)语序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①美术对我很感兴趣。(主宾颠倒,应改为“我对美术很感兴趣”。)
②我们要学会改正错误和发现错误。(“发现错误”应在“改正错误”之前。)
3)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①商店里摆满香蕉、梨、苹果、萝卜等许多水果。(萝卜属于蔬菜,不属于水果类,应删去。)
4)用词不当。即对形近词的词义混淆不清,使用不当。
例:①他严格地批评了我们。(应将“严格”改为“严厉”)
5) 指代不明。
例:①张芳和李红是同桌,她问她借了一块橡皮。(到底谁借谁的?)
6)关联词误用。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如果错用、滥用、配对不当、省略不当等都会造成病句。
例:只要你说得对,我们才能改正。(只要”应对“就”。所以应把“才”改成“就”。)
【修改方法】
1.常用的修改符号有:
2.修改病句的方法
1)要读懂句子,弄清它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是修改病句最重要的一步,只有读懂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发现它的毛病,才可能按原句的意思去改正。许多病句只要弄清楚它要表达的意思也就修改好了。
2)弄清句意后,回到原句上查找,什么毛病影响了这个句子意思的表达。
3)找出到病因后,依照句子的原意“对症下药”地修改。我们要注意的是:一个病句的修改,不只一种改法,尽量选择最能准确表达原意的,而且又是最简便的改法。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有:增、删、调、换。
①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通过压缩,找出所缺部分,可采用“增补”的方法修改,即增添字词,补上残缺;
②对重复赘余、句式糅杂、不合逻辑的句子,可用“删”的方法,即删去多余的字、词、句;
例:通过老师的反复教育,使我认识了错误。
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甜。
西瓜、南瓜、香蕉、菠萝这些水果我都爱吃。
③对于搭配不当,不合习惯的句子,可用“换”的方法,即更换用得不当的字词、搭配不顺的成份;
例 :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
他心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④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用“调”的方法,即将不合习惯的语序调整为得当的语序。
例:我们学校过去注意得不够对卫生工作。(这句话应该把“注意得不够”放在“对卫生工作”的后面,改为“我们学校过去对卫生工作注意得不够。”)
大队部小记者了解到许多小明的先进事迹。(这句话应该把“小明的”放在“许多”的前面,改为“大队部小记者了解到小明的许多先进事迹。”)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主要是表停顿和语气,标号主要是表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点号
句号
。
问号
?
感叹号
!
逗号
,
顿号
、
分号
;
冒号
:
标号
引号
“”
‘’
括号
()
破折号
——
省略号
……
书名号
《》
备注
占两格
左上角
右上角
各占
一格
各占
一格
占两格
每格
三个点
占两格
【点号】
点号表示语言(句)中的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末。
(一)句号( ,),表示一句语完了之后的停顿,一般用在表示陈述语气的句末。
例:①我是湖北人。
②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③你自己去吧。
(二)问号( ?),用一句话的末尾,表疑问语气。
例:①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
②你吃饭了吗?
3471545445135③难道这样容易的事都不会做吗?
★★★【注意】
1.在一个句子中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句末不用问号。
例:①什么时候动身,从哪儿上车,我都打听好了。
②谁打死老鹰,谁的眼要瞎掉的!
2.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用逗号。
例:①你是喜欢李白的诗呢,还是喜欢杜甫的诗?
②水路方便呢,还是陆路方便?
(三)感叹号( !),用在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
例: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②我多么想去北京看一看呀!
(四)逗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例:①泰山,古称岱宗。
②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五)顿号( 、),表示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间较小的停顿。
例:①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②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了。
1.概数、约数之间不用顿号
例: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无须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不符合表述原意。
2.多个并列词语,最末两个之间用连词连接,不用顿号。
例:今天晚会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合唱、相声和杂技。
3.书名的并列不用顿号。
例: 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六)分号(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①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汉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②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2336800160655(七)冒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引下文。
例:①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②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③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注意“某某说”在引语前,用冒号;在引语中或引语后,则不用冒号。如:
例:①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有不少李白的诗。”
②“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③“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老师说。
【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一)引号(“”),表示引用的部分、人物语言和特别指出的部分。双引号内如果还需用引号则用单引号。
例:①过去的“北大荒”而今变成了“鱼米乡”。
②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
③小王说:“‘劳动能锻炼人’,这话是对的。”
1.如果引语是独立的,引文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如果引语是作者(说话人)的语言部分,则引文末尾不用标点。
例:①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②要想取得成绩,就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引文之内还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边的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中又有引号,又要用双引号,依此类推。
例:(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3.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例: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间接引用)
(二)括号,即“()”,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内的内容一般不读出来。
例:①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③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鉴赏。
(三)破折号(——)
A.表解释说明;B.表意思的递进;C.表意思的转折;D.表语言的中断、延长。
1.表解释说明
3862070133350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
2.表意思的递进
例: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3.表意思的转折
例: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4.表语言的中断、延长
例: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四)省略号(……)
A.表文中省略的部分;B.表话语的断断续续;C.表话未说完。
①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表文中省略)
②“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表话语的断断续续)
③喜儿:(急切地)爹,你……(表话未说完)
★1.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例: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发表了小说《故乡》《药》《一件小事》……等。(去掉省略号或“等”字)
2.省略号前的句子语义表达完整可在句子末尾加句末点号,否则不加。
例:①沙滩上有无数的贝壳,红的、黄的、彩条的、……(去掉最后一个顿号)
(五)书名号(《》),表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等的符号。书名号内还需用书名号的用单书名号。
例:①我最爱看四大古典名著中的《红楼梦》。
②今天我们班新学了一首歌曲《同桌的你》。
③请大家今天回家写一作文,题目是:《读〈雷雨〉有感》。
★使用书名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1.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用双内用单,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在书写时不能放在一个格子里。例:《读〈石钟山记〉有感》
2.书名与该书中的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
例:《荀子·劝学》《史记·项羽本纪》
3.写文章时,题目不需要加书名号。
4.以下情况下不必用书名号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而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例:
例:①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
②《红旗飘飘画丛》出版前后 (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
例题解析
(一)请指出下列关联词所表示的关系,并为句子选出恰当的关联词。
无论 都;是 还是;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如果
1、( )前进的路上有多少困难,我们( )会一直走下去。
2、( )明天下雨,运动会( )不举行了。
3、我们放学后,( )在教室里自习,( )到操场打球?
4、海底(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5、小明( )考了第一,( )他一点也不骄傲。
4023995172085
(二)请你指出下列病句的“毛病”并作出修改。
1、昨天,把大树都刮倒了。
2、五年级一班是全校人数最多。
3、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4、夜深了,大家都睡了,只有他一个人还没睡。
5、夏天的狼山是美丽的景色。?
(三)标点符号:请你猜一猜。
(1) 长得像个小蝌蚪,可是不在水中游。 ( )
(2) 我的身体圆溜溜,一句话说完,我就马上登场了。( )
(3) 形状像个大耳朵,爱向别人提问题。( )
(4) 喜、怒、哀、乐喊口号,有时哭来有时笑,有时闹来有时叫,脾气要数它最大。( )
(5) 我像六颗滚圆滚圆的弹珠,多惹人喜爱。( )
(6) 有人说我像瓜子,有人说我像芝麻,有人说我像只手,牵着并列的词语走。( )
(7) 远看像架望远镜,近看却是两个小圆点,要是有谁要说话,说话后面点两点。( )
【答案】
(一)无论 都(表条件);如果 就(表假设);是 还是(表选择);不但 而且(表并列);虽然 但是(表转折)
(二)成分残缺;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搭配不当
(三),。?!…… ;:
课堂小练
(一)请你看一看: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 )
2、你给我出去! ( )
3、我喜欢吃的水果有很多,比如苹果、香蕉、西瓜,好多好多都是我喜欢吃的。( )
4、小明说,考试考不好会挨打的。 ( )
5、小花猫喵喵地叫着,似乎在对我说:“小主人,快给我吃点东西吧,饿死我啦。”( )
(二)请你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1、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3、同学们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4、过去,我做作业马虎潦草,很不认真,不经常拖拉,不按时完成。
5、虽然天气这么冷,所以她仍然坚持长跑。
(三)请你填一填:
一……就…… 宁可……也不…… 就算……也…… 与其……不如…
(1)邱少云( )牺牲自己,( );暴露目标。
(2)上课铃声( )响,同学们( )迅速走进教室。
(3)( )大家都过穷日子,(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
【答案】
× √ × × √
在“发生了显著变化”前添主语;删“的班级”;删“整整齐齐”和“清清爽爽”;删第二个“不”;将“所以”改为“但是”。(答题时注意使用修改符号)
宁可 也不;一 就;与其,不如。
智慧乐园
2757170211455
在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上,住着成百上千种海鸟。
数量最多的是白鸟。这种白色的鸟最爱吃鱼,它们成群地在海面上寻找鱼群,傍晚才飞回海岛。
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两张课桌那么长。它常常张开翅膀在海上飞,能飞好几百里才停下来。
1、??这篇短文有???????小节。第三小节有???????句话。
2、??这段话主要讲西沙群岛上有???????海鸟。其中最多的是???????,最大的是??????。
3、??“成百上千”的意思是???????。
4、??用“???”划出文中具体写信天翁很大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