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静安区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17 15:5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静安区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①在所谓文学边缘化的时代,韩寒,这个戏谑、调侃的高中辍学青年,这个以赛车手为职业的业余作家,像这个戏剧性时代的一个戏剧性神话:他的博客点击率,已经超过4.5亿人次;在2009年,他被多家媒体选为“年度人物”;在2010年,他被《时代周刊》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被《外交政策》选为“全球百大思想家”。有人据此认为, 。
②和郭敬明相比,韩寒展示了“80后写作”另一种可能性。在韩寒戏谑、尖刻的追问中,郭敬明营造的“幻城”⑴烟消云散,逐渐展现出冰冷的真相——“80后”一代依然生活在历史之中。如果说,郭敬明的写作是“小时代”写作,那么韩寒的写作则是对抗“小时代”的“大时代”写作,通过对于一系列热点新闻事件反讽式的解读,重新建立历史与个人的关联,自由、公正等一系列“大词”,以及在“90年代”的范畴里被视为妨害“日常生活”的政治言说,在韩寒的杂文中被再次激活。对于“80后”一代,韩寒的写作提醒了一点,个人的体验与命运,终究和具体的历史情境相关——而这是郭敬明高度抽象化的写作所努力抹去的。
③韩寒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来回应作为“内容”的当下中国。“80后”是在“80年代”历史终结后开始写作的。韩寒式的“大时代”写作,是“大时代”终结之后的“大时代”写作,以往回应“大时代”的艺术形式,比如充满悲剧意味的“呐喊”,已然被历史所摧毁,我们所面对的不过是伟大的遗骸。韩寒有意或无意地体悟到这一点,“大时代”终结之后的“大时代”写作,是一场文化游击战,不再是“子夜”时分的“呐喊”,而是历史尽头的“故事新编”,在囚笼般的历史内部——这是王小波作品中的核心意象——的戏仿、消解与颠覆。其实又何止韩寒,“90年代”以来的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品,比如《大史记》系列、《网瘾战争》等等,莫不如此。从“90年代”以来,一种抵抗性的新文艺思潮正在兴起,影响巨大,却长期缺乏必要的研究或命名,笔者在此姑且称其为“戏谑美学”,和我们所熟知的“五四”以来感时忧国、涕泪飘零的悲剧传统相对应。且容笔者下个大胆的断言,在当下中国,真正革命性的艺术形式,不是悲剧,而是喜剧。
④在一个确定性可疑的世界里,以不确定的方式游弋,韩寒的杂文写作,正是一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游击战。他的每一篇杂文,其精彩之处,都需要与戏谑的对象互文理解,这类似鲁迅曾经设想过的“速朽”的写作,不能也不屑留下“完美”的艺术形式供后世赏鉴。而且,在这场文化游击战中,由于父辈甚或祖辈们的文化乌托邦纷纷溃败,无家可归又不放弃抵抗——拒绝被吸纳到“幻城”⑵之中——的“80后”一代,注定是孤独的抵抗,这是真正历史性的“一个人的战争”。
⑤因此,韩寒的文学世界中,主人公只能到处游荡,不断地和世界的碎片相遇,并且对这一切予以讥讽。在《一座城池》、《光荣日》、《他的国》、《1988——我要和这个世界谈谈》中,主角注定是一个孤独的个人,一个无家可归的远游者。
⑥然而,韩寒的致命之处也在这里。众所周知,梁文道等学者赞誉韩寒为“当代鲁迅”,这种说法在多家报刊和网络上很受支持。但是,鲁迅无疑要比韩寒复杂、深刻得多。和鲁迅“横站”的思想立场相比,韩寒信仰的基于“自由主义”立场的“普世价值观”,虽有值得尊重的现实指向,但老实说过于简单。“价值观应该是差不多的”这种结论明显非历史化。无需讳言,包括韩寒对于“东方/西方”的理解在内,不过是一种通俗化的“自由主义”论述。这是另一座需要破却的“幻城”⑶,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但未必是自由主义的。毫无疑问,自由主义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思想启示,但任何一种理论都同样值得警惕将自己视为“常识”与“真理”。
⑦如果不正视这一点,不必考虑其他原因,韩寒的写作恐怕也难以持久,他的博客会更新得越来越慢,直到退出历史舞台。鲁迅孤绝彻底、无所依傍的思想态度,让“速朽”的杂文变得不朽,而韩寒所凭借的通俗化的自由主义思想资源,将迅速耗尽他的想象。毕竟,他的想象,就其根本而言,是“历史的终结”的想象,就此自由主义已经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因其过于完整反而更像是一个神话。当“在路上”的韩寒停下来的那一刻,韩寒就不再是韩寒,而是另一个郭敬明。
——选自2011.3《南方文坛》
1.在第①段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2分)
2.根据第②段内容,指出韩寒和郭敬明在写作上的不同点。(3分)
3.根据第③段内容,请举一例属于“戏谑美学”的文艺作品并作阐释。(5分)
4.解释文中②④⑥段三处“幻城”的含义。(3分)
5.理解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6.下列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一项是(2分)
A.“大时代”与“小时代”
B.“大时代”的文化游击战
C.韩寒、郭敬明与“80后写作”
D.80后的“一个人的战争”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0分)
来世我愿意做托斯卡纳①的一棵树
陈丹燕
①要是有来世,我想我不愿意再做一个人了,做一个人,是很美,可是也太累。我来世想做一棵树,长在托斯卡纳绿色山坡上的一棵树。要是我的运气好,我就是一棵形状很美的柏树,像绿色的烛火一样尖尖地伸向天空,总是蓝色的,金光流溢的天空。
②我的树梢是尖尖的,在总是温暖的绿色的山坡上静穆地指向天空,好像是一个在沉思着什么的人,其实我没有思想,也不再了解思想的疼痛。我站得高高的,边上就是在古代战争中留下来的城堡。我能看见很远的地方,变成了孤儿的拉斐尔正在度过一条蓝色的小湖,他要到罗马去画画,他忧郁地看着托斯卡纳美丽的坡地,这是他在告别自己的故乡。而在一个阳台上,达芬奇正在给蒙娜丽莎画着肖像,她微微笑着,是那种内心细腻的人,为了掩盖自己而挡在面前的微笑,没有这种心思的人,会觉得那种笑很神秘的。年轻的米开朗基罗从翡冷翠老城里的一扇木门里走出来,他的脸带着受苦的样子,他的天才压死了多少代画家,可他觉得自己的一生是不幸福的。而在圣马可修道院里,安波切利在墙上画出了世界上最美的天使报喜。我终于有机会看看我喜欢的画家。虽然这一次我的心不再会有疼痛而甜蜜的感觉,可我终于是看到他们了。
③我长在山坡上,天天晒太阳,鸟在我头上叫,风从我的树枝里经过,像梳子经过长长的头发。我的一生只要好好地站在那里就行了。要是有风把我吹倒了,经过的人都说:“该死的风。”不会说:“你为什么还躺着伤心,快自己站起来,上帝都说了,你要自救,上帝方能救你。”我希望在我无尽的生生世世里,有一世是这样一棵可以放任自己,甚至对自己都可以不负责任的柏树。我只能生在那里,站在那里,枯死在那里,没有选择,也不承担责任。爱树的人要是一定要把我挖回家,我就死在他家的院子里,让他内疚。要是没有人打扰,我就一辈子在自己熟悉的山坡上,边上每一棵橄榄树都是世交,从来也没有迁徒时的凄惶。要是风轻轻地吹过的话,我弯了自己的树梢,路过这里的但丁看到了,把我风里好看的样子写在他的书里。几百年都过去了,人们到但丁在托斯卡纳的故居去参观,还能听到一个柔和的男声,用优美的意大利语,朗诵着这个片段。
④我在夏天的黄昏里像一个墨绿的影子一样,没有感情,只是将自己被夕阳拉长的树影子投在驿道上,那是古老的驿道,还是美第奇家族为了征服整个托斯卡纳而修的。我看到_________急急地骑着马经过,回到阿拉维去接他的 ,去奔赴一个悲剧。可是我不会感到伤心。我只是把自己的影子轻轻覆在他的脸上和身上,短短的一分钟。许多年以后,他们的故事被写成了书,画成了画。一个中国的小姑娘坐在她的单人床上看翻译成中文的这本书,看到了一棵长长的柏树在路上。她指着画上的树,对她的妈妈说:“它看上去真的伤心啊。”但实际上,我一点也不伤心,因为一棵树是没有心的。
⑤做托斯卡纳山坡上的一棵柏树,一生一世,面对的只是在阳光里宛如流蜜的绿色大地,这是多么好的来世。可是人到底有来世吗
——选自陈丹燕《今晚去哪里》
注:①托斯卡纳位于意大利中部,首府翡冷翠,今译为佛罗伦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
7.模仿下列句子造句:(3分)
我就是一棵形状很美的柏树,像绿色的烛火一样尖尖地伸向天空,总是蓝色的,金光流溢的天空。
8.简析文章第②段引述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安波切利等人物的作用。(2分)
9.赏析第③段划线部分的表达效果。(3分)
10.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入文学人物名。(2分)
11.简析最后一段划线句的作用。(4分)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第②段中“这一次我的心不再会有疼痛而甜蜜的感觉”,表达“我”看了那幅画的感受,因为“我”已成为一棵没有思想的树,所以看到喜欢的画也无动于衷。
B.第②段中“他的天才压死了多少代画家”,实际上是在赞叹米开朗基罗的才华,以至于他之后的几代画家都不能超越他。
C.第③段结尾描写人们到但丁故居参观的场面,目的在于表现但丁作品流传的久远,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D.题目“来世我愿意做托斯卡纳的一棵树”,表达了作者对托斯卡纳的热爱,托斯卡纳的美景深深打动了作者。她只想沉浸在这个氛围之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E.本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对现实的描摹中融入丰富的想象,语意隽永,意味深长。
F.作者是女性作家,语言细腻柔和,在娓娓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思索。
(三)默写(任选6空)。(6分)[注:答题超过6空,按前6空顺序评分]
13. 1. 蒹葭采采, 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_______________,日暮聊为《梁父吟》。(杜甫《登楼》)
4.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5.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佁然不动,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7.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8.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四)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8分)
忆秦娥① 李之仪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②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①宋徽宗崇宁二年,词人因替范纯仁草遗表获罪,被贬太平州,这首词作于居太平期间。
②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避暑离宫。
14.从体裁上看,这两首词都属于  ,从题材上看,《卜算子》写的是  。(2分)
15.下列对两首词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忆秦娥》一词的上片写景,清溪哽咽,霜风料峭、山月皎洁,白云飘浮,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清秀淡远的景色。
B.《卜算子》一词借水寄情,全词假托女子之口,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
C.《忆秦娥》全词不加雕琢,不事堆砌,不作粉饰,韵味悠长,谪居远地,空怀盼想之念,感情幽怨哀婉,缠绵悱恻。
D.《卜算子》一词采用民歌中常用的决绝语,将女主人公缠绵而又深挚的感情表现得透人心骨,同时也使全词呈现出一股俊逸的风韵与优美的旋律。
16. 试分析两首词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4分)
(五)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先母行略 方苞
吾母姓吴氏,先世莆田人,后迁京师。外祖讳勉,为名诸生,贡成均,知同、光二州,同知绍兴府事。以直节忤其地权贵人,罢官,流转江、淮间。于吾宗老涂山所,见先君子诗,因女焉。
吾母生而静正,诚意盎然,终身无疾言遽色。五六岁时,外祖每曰:“吾宗衰,此女乃不为男儿。”遇经史中女事,必为讲说。及归先君子,不及事姑,或语及先王母,辄哽咽欲泪。前母姚孺人遗女二。次姊少桀傲,母呴濡①久而悔悟勉为孝敬。
先君子中岁尤穷空,母生苞兄弟及女兄弟凡六人。一婢老不任事。缝纴、浣濯、洒扫、炊汲,皆身执之。方冬时,仅敝絮一衾,有覆而无荐。旬月中,不再食者屡焉。而先君子喜交游,江介耆旧过从无虚日,必具肴蔬,淹留竟日。母尝疽发于背,犹勉强供事,十余年,无晷刻休暇。而先君子性严毅,丝粟不治,客退,必诘责不少宽假。母益笃谨,无几微见于颜面。及先君子将终,恻然曰:“与若共事五十年。若于我,毫发无愧也。”
母性孝慈,而外祖父母及舅氏皆客死,继而吾弟早夭,兄及姊适冯氏者复中道夭。默默衔悲忧,遂成心疾。六十后患此几二十年。每作,昼夜语不休,然皆幼所闻古嘉言懿行,及侍父母时事,无涉鄙倍者。卧疾逾年,转侧痛苦,见者心恻,而母恬然。时微呻,未尝呼天及父母。既弥留,苞及小妹在侧,无戚容悲言,恐伤不肖子之心也。生平未尝一语詈仆婢,而能使爱畏,不敢设欺诳。卒之后,内御者老幼悲啼,过于子姓,不可曲止焉。男苞泣血述。
【注释】①呴濡:喻慰藉,救助。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 以直节忤其地权贵人 ⑵ 仅敝絮一衾
⑶ 淹留竟日 ⑷ 兄及姊适冯氏者复中道夭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为名诸生 必为讲说 B 无几微见于颜面 若于我
C 皆身执之 恐伤不肖子之心也 D 有覆而无荐 而先君子喜交游
19.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5分)
⑴ 而先君子性严毅,丝粟不治,客退,必诘责不少宽假。
⑵ 每作,昼夜语不休,然皆幼所闻古嘉言懿行,及侍父母时事,无涉鄙倍者。
20.“而母恬然”表现出先母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2分)
21.方苞为清代桐城派领袖,主张文之工致,不在辞繁言冗,而在于“情辞动人心目”,请结合文章举例说明。(3分)
(六)阅读下文,回答22—26题。(12分)
菊窗记 归震川
①去安亭二十里所,曰钱门塘,洪氏居之。吴淞江之东为顾浦,折而北,洪氏之居在其西。地平衍,无丘陵,而浦之厓岸隆起,远望其居,如在山坞中。
②昔仲长统尝论,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舟车足以代步涉之劳,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味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烹羔豚以奉之;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永保性命之期,不羡入帝王之门也。大率今洪氏之居,隐然如统《乐志论》云。而君家多竹木,前临广池,夏日清风,芙蕖交映,其尤胜者。君不取此,顾以菊窗扁其室。盖君尝诵渊明之诗云:“酒能祛百虑,菊能制颓龄。”又云:“ (1) 。”
③夫以统之论虽美,使人人必待其如此而后能乐,则其所不乐者犹多也。卒为尚书郎,濡迹于初平、建安之朝,有愧于鸿飞冥冥①矣。为《昌言》何益哉?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 ”,可谓无入而不自得也。今君有仲长统之乐,而慕渊明之高致,此予所以不能测其人也。将载酒访君菊窗之下,而请问焉。君名悦,字君学。
【注释】①鸿飞冥冥:鸿雁飞向远空,比喻远避祸患。
22.本文作者归震川原名__________,高中课文选入他的散文代表作__________。(2分)
23.选择下列合适的两项分别填入文中空缺处。(2分)
A笑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B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C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D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24.对第③段画浪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仲长统的议论即使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那些不快乐的人还是很多的。
B.仲长统的议论虽然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他们不快乐的时候还是很多的。
C.仲长统的议论即使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他们不快乐的时候还是很多的。
D.仲长统的议论虽然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那些不快乐的人还是很多的。
25. 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此予所以不能测其人也”的原因。(3分)
26. 从形式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写作特点。(3分)
二 写作 70分
27.作文
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生,中途辍学,1976年与史蒂夫·沃兹一起创立苹果公司,1978年与自己的女友分手,并拒绝承认非婚生女儿,1985年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离开苹果公司。1997年乔布斯又回到苹果公司,带领苹果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的产品,2010年5月,苹果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2011年8月,苹果超越美孚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同月乔布斯因胰腺癌离开公司,10月去世。
比尔 盖茨,1955年生,中途辍学,1976年与保罗 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1994年与其雇员梅琳达结婚相伴至今,1995年以129亿美元第一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的首富位置,以后连续13年获得这一称号。2008年,比尔·盖茨放弃微软公司的所有职务,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尽数用于慈善事业。2011年11月,因其对疟疾疫苗的投资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入选福布斯2011权力人物榜第五位,他是这个榜单上排名最靠前的企业家。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答案
1.韩寒可能是目前在世的最受关注的作家(意近即可)(2分)
2.韩寒的写作是“大时代”的写作,通过对于一系列热点新闻事件反讽式的解读,重新建立历史与个人的关联(2分)(或“注重个人的体验与历史情境的结合”);郭敬明的写作是“小时代”的写作,个人体验与历史是分离的(1分)。
3.例:周星驰电影、王小波小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等(举例1分,阐释观点3分,语言表述1分)。
4.利用郭敬明《幻城》这一作品名,借指与现实社会完全脱离、一切依托个人体验和幻想而构建出的一个虚幻的世界(1分)。
与以鲁迅为代表的、祖父辈们的文化乌托邦相对立的一种思想观念(1分)。
以韩寒自身的通俗化的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个人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1分)。
5.如果韩寒不正视自己思想价值观中的致命缺陷,继续这场“一个人的战争”(1分),他的通俗化的自由主义思想资源就会耗尽他的想象,他的写作也会如郭敬明一样脱离历史情境(1分),他的作品就和“幻城”没有区别,韩寒会彻底失去自己的个性,成为另一个郭敬明(1分)。
6.B(2分,选D给1分)
7. 句子形式相符1分,修辞运用得当2分。
8. 他们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都在托斯卡纳留下了他们艺术创作的印记
(1分),引用这些人物,表现出作者对托斯卡纳迷人的人文环境和艺术氛围的热爱和向往(1分)。
9. 运用反复(1分),用三个“要是”来想象“我”作为一棵树在死去后、孤独时和被人欣赏时的不同状态(1分),表现“我”不论在怎样的情境下都追求无忧无虑、独立自由的生活,渴望与托斯卡纳融为一体,体现了“我”对这片艺术圣地的向往(1分)。
10.罗密欧、朱丽叶(2分)
11.在结构上照应开头(1分),通过“我”想来世做一棵树的愿望,反映出对托斯卡纳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向往和热爱(2分),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惆怅和无奈(1分)。
12. B、F(6分)
13.白露未已;一水中分白鹭洲;可怜后主还祠庙;乍暖还寒时候;伤心秦汉经行处;俶尔远逝;羡长江之无穷;为人谋而不忠乎(6分)
14.小令(双调),对恋人的思念(2分)
15.C(2分)
16.相同点: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忆秦娥》借对水、风、月、云等的景物描写,表达了盼回帝京的心怀。《卜算子》借对长江水的绵绵不绝的描述,抒发对爱人的思念之情。(1分)
不同点:(1)《卜算子》在借水寄情的基础上还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1分)。“只愿”二字,既表明女主人公别无所求,但求两情天长地久,也透露出其内心唯恐对方负心的隐忧。虽属直抒胸臆之笔,却亦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1分)。
(2)修辞手法不同。《忆秦娥》:拟人手法,“咽”字写出了“清溪”湍流的状态;用“洗”字,突出“山头月”的皎洁(1分)。《卜算子》:比喻手法,“此水几时休”二句,以江水之永无竭时,比喻离恨之永无绝期(1分)。(《忆秦娥》如写“以动衬静”,酌情给分)
(不同点分析,以上写出一点即可)
17.违背、抵触;破旧的;停留;出嫁(4分)
18.D(2分)
19.(1)而先父性情严厉刚毅,饭菜有一点没有做好,等客人走了以后,一定会严厉斥责,没有稍许的宽容。(先君子、治、宽假)(2分)
(2)每次病情发作,母亲日日夜夜说话不停,但是说的都是小时候听闻到的古时候美好的言行,以及她侍奉父母时候的事情,没有涉及粗俗悖逆的话语。(主语、嘉言懿行、鄙倍)(3分)
20.隐忍、坚毅(2分)
21.母子之情:(1)次姊少桀傲,母呴濡久而悔悟勉为孝敬。
(2)既弥留,苞及小妹在侧,无戚容悲言,恐伤不肖子之心也。
夫妻之情:母益笃谨,无几微见于颜面。及先君子将终,恻然曰:“与若共事五十年。若于我,毫发无愧也。”
主仆之情:(1)生平未尝一语詈仆婢,而能使爱畏,不敢设欺诳。
(2)卒之后,内御者老幼悲啼,过于子姓,不可曲止焉。
(上述三点任选一点,结合文章语句分析。观点1分,分析2分。)
22.归有光;《项脊轩志》(2分)
23.B、A(2分)
24.B(2分)
25.洪先生拥有仲长统的那样的物质享受的乐趣(1分),却用“菊窗”命名自己的房子(1分),羡慕陶渊明的高雅(1分)
26.句式:整散结合;修辞:引用;表达方式:夹叙夹议。
(以上任选一点,结合文章举例分析。观点1分,举例分析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