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松江区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17 16:0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松江区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2012.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座位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正·大·中·和
——浅议中国传统住宅之中堂文化
①中堂,唐宋时期的官称,相当于宰相或明清时期内阁大学士,大约取其于议事堂居中总理政务的缘故,名之中堂。由官称转而指称民居宅院厅堂或堂屋正中高挂的字画,似乎也因其厅堂居中之意。
②厅堂或堂屋的经营布置,体现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艺术。无论北京的四合院,还是上海的石库门,厅堂或堂屋都有挂字画、摆古玩的传统;于是,高挂厅堂正中的中堂就不能不格外地讲究。
③中堂字画讲究寓意吉祥,图的是喜庆。所以,中堂的内容多为表现荣华富贵的牡丹荷花、盼望年年有余的鳜鱼锦鲤、祈求健康长寿的松鹤延年等吉祥题材;当然,也有青绿山水、梅兰竹菊;最不宜的是描写惊涛骇浪、秋风萧瑟、夕阳残照的作品。中堂也可以是书法,书写的内容不外乎《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波罗密心经》等;总之,均与治家理财、保佑平安息息相关。宅院的厅堂是家庭或家族活动的中心场所,具待客、雅聚、议事、祭祀等多种功能,故即使新派人物宅院的中堂,也多是传统题材。
④中堂两侧必不可少一副对联,对联内容因人而异,但当符合家庭主人的信仰、理念、身份、地位。素有“徽州民居第一村”之称的西递村有座建于1691年的履福堂,其中堂两侧高悬一幅“诗书经世文章,孝心传家根本”的对联,鲜明地表达了书香门第家族对儒家思想的信仰。中国社会历来推崇名人字画,中堂字画不仅内容适宜,质量上乘,通常还要延请名人书写作画。
⑤中堂是厅堂的中心,中堂的悬挂还讲究与厅堂的整体布置浑然一体,虚实相生,刚柔相济,高低相间,疏密相宜,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理想化。中堂的下方是修长的条案,摆放五供和祖宗牌位,靠着条案的是八仙桌和太师椅或官帽椅、圈椅,大宅院正厅两边还有东西侧厅,东厅挂四条屏,西厅挂八条幅,内容不拘,相宜唯上,也取其四平八稳的寓意。中国人吃苦耐劳,不善张扬,但却经历太多的苦痛和磨难,不求大富大贵,唯愿平平安安。厅堂的格局和布置无言地传达着主人的精神气质和理想追求。
⑥中堂存在的基础是农耕经济社会的四合院和宗法制家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提速,轰鸣的机器,喧嚣的城市打破农耕经济的田园牧歌,最先进的中国人最先离开祖辈生活的四合院,漂泊于非故乡的人流中。斗转星移,数十年过去,他们分享工业化、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默默地承受社会高速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城市大了,家庭小了;楼层高了,房间少了。这时候,人们开始怀念不经意间在我们身边悄然消逝或已经远去的四合院和四合院里的中堂。
⑦人们怀念中堂所在的四合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怀念中堂以及厅堂儒雅书香的温馨。中堂字画伴随我们的生活,陶冶心灵,提高审美,是“流水无声日夜磨”的潜移默化。侧厅多宝格陈设的文玩,是今人与古人沟通的桥梁,对话的媒介。现代居室狭窄的空间和最大限度利用的墙壁,不仅没有了中堂的天地,书架、多宝格也在无数地产开发商的样板间中消逝。失去了精神倘佯的最后空间,现代居室纯乎是吃饭、睡觉的“蜗居”。
⑧人们保护中堂以及厅堂、四合院所代表的传统文明,是小康社会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和社会共识。此前北京宋庄国画院,高举传统艺术的大旗,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团结了一批以振兴传统、传承文明为己任的艺术家,举办了题为“正大中和”的中堂展。由于时代变迁,当代艺术家对传统的理解、对中堂的认识,也发生很大变化,中堂的创作理念和笔墨技法不尽相同,有些差异甚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不背离中国画水墨线条的内核,当属传统艺术的创新尝试。 不以水墨线条绘画的中堂, 应允许存在; 其高下、得失、成败,可留给历史检验,留给后人评说,留给市场选择。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念下,充分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和自由选择,由此方契合中堂“正大中和”的深刻寓意。
1.第⑤段“四平八稳”语意双关,“平”字既指 又指 。(2分)
2.找出并修改第④段中对联的不妥之处。(2分)
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②段“中堂”前为什么要加修饰语“高挂厅堂正中的”?(4分)
4.对文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堂书写内容均与治家理财、保佑平安息息相关。
B.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是中堂远去的主要根源。
C.现代居室有中堂书架等,就可能有精神徜徉的空间。
D.“正大中和”中堂展创作理念和笔墨技法非常传统。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⑧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那么……关于
B.即使……也……至于
C.虽然……但是……对于
D.只有……才……但是
6.根据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正大中和”四个字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小城风雨
张炜
①近十余年来我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东部小城。这里,世纪末的喧嚣一点也不少。我在这里度过自己的白昼和夜晚。散散的小城,远远的小城,郊外有荒草的小城,追赶都市的小城。我抚摸它,如同抚摸我的血肉之躯。
②世界太大了,我只能注视这座小城。十年间有多少变化,我一直在目睹一座城市的“蜕变”。“风雨十年路,小城可吟诗,”这里的朋友个个爱笑,用笑声送走忧愁。我们去葡萄园,去海边,去一切让人追忆往昔的地方。昨天的林海已萎缩成一条防风林带,热闹的海岸已没有了渔人,代之以泳场和水上乐园;更大的海域则被黄色排污浸漫。在这儿悼念消亡,同时也企盼新生。
③来自几所大学的毕业生回到小城,兴致勃勃又难免沮丧。我们结成挚友。工作之余去郊外,一口气走上十几华里,天天如此。即便是大雨雪也不例外。有好几次在阴天走出,半路又被突降的暴雨赶回,浑身透湿,风雨掩去了呼叫。那个时刻,灰暗的水雾,起着水泡的田野,打得歪斜的稼禾,还有凄唱的树木,都让人心动。这是何地?呼啸的世界为何如此寂寥?神秘的力量左右了四周,在它面前,世俗退让得无影无踪了……
④一次,四个人一起去郊外。因为出门时天色不好,但料定不会在短时间降雨,所以只象征性地带了一把小雨伞。其中的一个朋友怀中还有一本书,有顺路捎来的几盘音乐带。想不到走出十华里左右,大风突起,雷鸣电闪,四野马上飞起了急急躲藏的鸟雀。大家相互看看,说一声“来了”,弓腰寻找避雨之地。其实一片原野只有蜿蜒的土路,连个草铺土屋都没有。大步往回跑,只跑了几步就明白来不及了。雷鸣就在头顶,大风愈加猛烈。雨来了,不是雨鞭,而是成吨倾下,击在身上。我们喊叫着蹲下,四个人挤抱在一起,把惟一的小伞扯紧。最中间的人藏好他的宝贝,我们再紧紧围裹。大水在伞上“蓬蓬”响,水流马上成河,从膝下涌过。四个人用大笑回应这突来的、罕见的暴雨……
⑤漆黑一片的田野,我们倾听叩击大地的脚步。不知度过了多少这样的夜晚。一起在渠畔树林驻足,遥望远城。无声无息的夜,感受和谛听的夜,如此美好……
⑥在秋夏农忙季节,我们中的大多数要去郊外农村流汗。一身汗湿的衣服来不及换洗,白色的盐碱干成一圈圈图案。每个人的头发都扑满了灰尘,乱成一团,双目却灼灼发亮。鞋中是土,没法穿袜子。手磨糙了,五指不能持笔。从这个季节出来,人全变了,变得陌生可爱,直爽通达。说到文事,说到城里掌故,让人觉得是很遥远的、另一个世界的事了。
⑦去海岛打鱼。只有海岛才有真正的渔民,近处的海不行了。岛上朋友用酒和鱼招待我们,我们一起干活。坐船,种“水地”、撒网,晕船就呕吐,一口气吐出几十年的淤积。一个月下来,回城时带走了十几盘拉鱼号子录音,还有海上传奇,都是原汁原味。
⑧据考证,小城历史上出了一个古怪人物,叫“徐芾(fú)”。他以为秦始皇采长生不老药为名,带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关于他的传说遍布城乡,《史记》上也有明确记载。搜集这些资料,考察古人行迹,成了我和朋友的大事,以至于兴味盎然十余年。我们想找一个徐芾出生地,找了个叫“徐家庄”的小村;想找一套完整的徐氏家谱,结果发现一卷又一卷。徐芾传说、研究文论,搞起了几百万字。我们走近了徐芾,就是从粗枝大叶的历史观中走出。我们真的受益不浅。什么时候接近过如此多的隐秘?什么时候抓起了这么多的“民俗”?什么时候又沉浸于这般深的史海?我们在小城荒郊挖掘、考古、鹦鹉学舌,直到皱纹爬上脸颊。
⑨后来我们参与盖了一座徐芾祠,塑了一尊高大的徐芾石像。动手的艺术家都是海内一流人物,而且个个敬仰徐芾。
⑩我的一个朋友从遥遥西部来到小城定居,极善诗文。他写了许多“徐芾诗”。深夜郊外听他吟诗不息,必有激动生出。而且我耳听弦外,听到了另一种鸣响。
⑾朋友中有个诗人,这在物欲大盛之年当是幸事。多少次不记得了,在风雨之中,在乐观赶走悲观的时刻,我的朋友高声吟哦。我们则一声不吭。大家都知道:他在用大声压抑风雨之声……
【注】①张炜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为写此书,他20多年深入生活,搜集资料,做了几十本田野笔记。
7.第②段“蜕变”的意思是 (2分)
8.辨析第③④两段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9.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10.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抚摸小城可以说是作者回忆与小城息息相关的生活。
B.小城风雨不断,所以让作者心情总是抑郁而又沮丧。
C.秋夏之际郊外农忙,让作者渐渐对文学失去了兴趣。
D.作者夸张地说海岛晕船似乎吐出心中几十年的块垒。
E.作者和朋友因为想宣扬徐芾所以四处搜集有关资料。
11.文章写徐芾的目的是 (3分)
12.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诗经·蒹葭》)
(2)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5)            ,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6)孰知不向边庭苦,            。(王维《少年行》)
(7)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也应四海少荒田。(王禹偁《畲田词五首》)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饮酒(其四)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①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①翮:鸟的翅膀。
14.陶渊明, (朝代)著名诗人,世称靖节先生。(1分)
15.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叠词“栖栖”“夜夜”“依依”写出离群之鸟日夜无所归依的恓惶。
B.前六句写鸟的失意与后六句写鸟遇到松树的境况构成鲜明的对照。
C.“值”通“植”,写诗人心生怜悯,手植松树让离群之鸟来此栖息。
D.离群之鸟将临风不凋的松树作为托身之地,愿与之相守,不再分离。
16.《归去来兮辞》中有写“鸟”和“松”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试分析其在写法上与本诗的主要区别。(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甲)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史记·项羽本纪》)
(乙)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史记·高祖本纪》)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 沛公欲王关中 ( ) (2) 不如因善遇之 ( )
(3) 沛公然其计 ( ) (4) 见谢项羽 ( )
1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令将军与臣有郤 B.无内诸侯军
C.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D.不然,籍何以至此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
20.推断“因以文谕项羽”的具体内容。(用甲文中语句回答)(2分)
21.《项羽本纪》详写鸿门宴而《高祖本纪》略写,试加以评析。(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园史序
(明)陈继儒
余尝谓园有四难:曰佳山水难,老树难,位置难,安名难。复有三易:曰豪易夺,久易荒,主人不文易俗。今江南多名园,余每过辄寓目焉。已复再游,或花明草暗而园主无暇至;或园不及新而其人骨且腐矣;或转眼而售他姓;或斫木作臼,仆石为础,摧栋败垣,如水旱逃亡屋矣。即使榱桷维新,松菊如故,而拥是园者为酒肉伧父,使见者欲呕,掩鼻蒙面而不能须臾留也。夫有之以为恨,讵若亡之以为快乎?
吾友费无学,天下才子也。其先文宪公有晁采园,太仆公有甲秀园,君复自辟日涉园。君出入三园中,饶有湖山竹木之胜。而又性不耐苛碎,体不工献酬,摆簪裾,遁名誉,先别妻子,次辞亲友,尝为文以见志。其中畜建康朱琴、黄鲁直风字砚、苍玉斗各一,而三教之书聚焉。居恒著述甚富,前无古人。间以其暇,为韵人韵事,歌咏品题,漫兴而续书之,遂成一家《园史》。大抵言志类萧大圜,诫子类徐勉。逍遥磅礴,文采隽逸,能写其意中之味与方外之乐,即陆天随之《幽居》,罗景纶之《鹤林》,皆未始有也。
吾昔与王元美游弇州园,公执酒四顾,咏灵运诗云:“中有天地物,今为鄙夫有。”余戏问曰:“辋川何在?盖园不难,难于园主人;主人不难,难于此园中有《四部稿》耳!”公乐甚。今吾于《园史》亦云。
虽然,以无学之才品,当置之翰林一席地,而乃使如椽之笔,退而修《园史》以寄傲,亦足悲已。知我者稀,无学且秘之。苟非文士,宁许窥园,不得许轻窥《园史》。
22.园有“四难”“三易”,本文最强调其中的一点是 (2分)
23.“夫有之以为恨,讵若亡之以为快乎”的含义是 。(2分)
24.对《园史》这本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园史》记叙不同园林的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
B.《园史》一书中记载了不少韵人韵事以及歌咏品题等。
C.《园史》作者希望通过写作此书抒发情志,教育子女。
D.《园史》风格逍遥磅礴,文采隽逸,别有情趣和意味。
25.“今吾于《园史》亦云”的具体意思是 (3分)
26.简析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3分)
二、写作 70分
27.作文
有人主张要有批判精神,“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有人主张要能够容忍,认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这两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松江区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2012.1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1.(2分)工整匀称(或条屏);平安。
2.(2分)对联没有押平声韵;“诗书”和“孝心”词性结构不一致;“心”和“书”的平仄没有相对。(任意一点1分,可改为“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
3.(4分)(1)强调这里的中堂指堂屋正中高挂的字画,不是指厅堂;(2)强调厅堂是家庭或家族活动的中心场所,所以中堂要十分讲究才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艺术;(3)总说开启下文,说明下文重点讲厅堂正中的字画,但又不是简单的写中堂字画,还写中堂两边的对联,以及中堂的悬挂与厅堂的整体布置浑然一体。(任意一点2分)
4.(3分)D
5.(3分)B
6.(3分)坚持传统,注重传承,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做到天人合一,大气开合,自然和谐;坚持中庸之道,尊重差异,包容万物,刚柔相济,温柔敦厚,达到一定的审美境界。(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7.(2分)美好自然的城市变得生态环境恶化,充满现代气息。
8.(4分)第③段侧重于写自然,为了表现自然风雨力量的强大;第④段侧重于风雨中的人,强调人在风雨中的精神和力量。
9.(3分)通过生活细节写出一批年青文学爱好者深入生活,采集生活素材;表现他们对于历史和民俗的热爱;表达对最原始最本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资料的珍视,对于草根文化的热爱;开启下文对于小城历史人物的描写。(任意两点3分)
10.(4分)A、D
11.(3分)写小城历史上的人物徐芾,表达对小城的喜爱和对历史的热爱;年青人搜集徐芾的资料,表现用文化抵抗世俗的侵袭;徐芾是值得敬仰的有成就的人物,表达青年人希望有所作为。
12.(4分)风雨之声语意双关,即指自然界的风雨之声,又指世俗的力量,委婉地表现一批青年文学爱好者抗争世俗的激情和力量;照应文章题目以及前文两次对于风雨的描写;省略号意味深长,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等。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6分)(1)道阻且跻;(2)栗深林兮惊层巅;(3)郴江幸自绕郴山;(4)驽马十驾;(5)何时倚虚幌;(6)纵死犹闻侠骨香;(7)佳木秀而繁阴;(8) 愿得人间皆似我。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14.(1分)东晋。
15.(3分)C
16.(4分)都运用了比兴手法。但《归》中有比有兴,有实有虚,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由鸟倦飞知返比喻自己厌倦官场而归隐,抚孤松而盘桓既是实写作者行动,又暗指诗人向往高洁。本诗主要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鸟自喻,无枝可依,终于找到高洁的松树作为依托,并甘愿永远相守。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17.(4分)(1)称王;(2) 趁着、趁(此);(3)认为……正确;(4)道歉
18. (2分) D
19.(5分)(1)第二天犒劳士兵,替(我)击败沛公的军队。(得分点:飨、为、省略“之”)(2)正赶上项伯想让张良活下来,连夜去见张良。(得分点:会、活)
20.(2分)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21.(3分)这是《史记》写作的恰当安排,避免重复,同一事件相互参照;鸿门宴难以突出高祖刘邦的光辉形象,所以不在《高祖本纪》中叙述,而鸿门宴有利于突出项羽的主要的性格特点,对于项羽来说,又是他由胜转败的重要转折点,所以在《项羽本纪》中详写。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22.(2分)主人不文易俗。
23.(2分)如果拥有园的人是酒肉伧父这样的粗鄙之人,是很遗憾的。还不如让这些园荒芜败亡,这样反而痛快一些,表现作者非常注重园主人的品行要求。
24.(3分)A
25.(3分)作者认为拥有园林不难,难得在于园的主人;有园的主人不难,难得是园的主人能写出像《园史》这样的书。
26.(3分)文章以散句为主,整散结合,句式富有变化,有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和感叹句等不同句式,写出了园林的情趣情调;语言清新流畅,注重遣词造句,用词典雅,如“斫木作臼,仆石为础,摧栋败垣”中的词语比较古朴,与园林的历史协调一致;引用谢灵运的诗和有关王维的典故等,显示一定的文化底蕴等。
二、写作(70分)
27.评分标准
一类卷 (63—70分)
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
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
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
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脱离材料。(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文面不整洁,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