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贞观之治”[课件][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贞观之治”[课件][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17 16: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三点
五河
四段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与此有关?
暴君隋炀帝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
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
将所杀,隋朝灭亡。
一、隋亡唐兴
1、隋朝灭亡:
2、唐朝建立:
618年 隋的暴政
618年 李渊(唐高祖)长安
唐高祖—李渊
皇帝(李渊)
太子(李建成)
秦王(李世民)
齐王(李元吉)
一、隋亡唐兴
1、隋朝灭亡:
2、唐朝建立:
618年 隋的暴政
618年 李渊(唐高祖)长安
3、李世民即位:
玄武门政变
年号:贞观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通过非常手段登上帝位,他到底做对了吗?
中国历代皇帝排行
排名 姓名 得分 朝代
1 李世民 934 唐朝
2 康熙 918 清朝
3 乾隆 914 清朝
4 李隆基 907 唐朝
5 成吉思汗 902 南宋
6 刘彻 881 西汉
7 武则天 846 唐朝
8 朱元璋 825 明朝
9 刘邦 812 西汉
10 赵匡胤 804 北宋
二、贞观之治
1、开明的治国思想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中有45次谈到以隋亡为戒
二、贞观之治
1、开明的治国思想
2、政策和措施
(1)任用贤才
秦叔宝





“为政之道,惟在得人。”







房玄龄
杜如晦
二、贞观之治
1、开明的治国思想
2、政策和措施
(1)任用贤才
(2)善于纳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二、贞观之治
1、开明的治国思想
2、政策和措施
(1)任用贤才
(2)善于纳谏
(3)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
(经过唐太宗的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二、贞观之治
1、开明的治国思想
2、政策和措施
(1)任用贤才
(2)善于纳谏
3、治世局面的出现(P9)
(3)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昭陵全景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
飒露紫
昭陵六骏
拳毛騧
白蹄乌
特勤骠
什伐赤
青骓
  武则天(624~705)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改唐为周,自己做了皇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为维护唐朝的强盛和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
三、女皇武则天
1、统治措施
  武则天重用人才采取了哪些措施?
重用酷吏
你知道“请君入瓮”的故事吗?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
三、女皇武则天
1、统治措施
2、统治成效
1、“贞观遗风”
2、“启政开元,治宏贞观”
乾陵——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合葬墓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
无字碑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隋:
汉唐:
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都是亡于暴政
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课堂练习
(1)、《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一句,这里的“唐宗”是指
A 唐高祖 B 唐高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3)、唐太宗、武则天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 重用人才B 善于纳谏 C 合并州县 D 轻徭薄赋
C
D
A
武则天的统治在历史上应予以肯定,主要是因为
A.她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能选拔贤才
C.建立周朝
D.她的统治使唐朝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