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2-17 18:2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观察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
2)将基因传递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学会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简单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珍爱。
2. 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产生对生物学家的敬佩之情,以及对生物研究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点】
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亲子代间具有遗传性,即在性状上具有相似性,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因此亲代的基因通过什么途径传给子代确立为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同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和数量是相同的,只有保持染色体数在亲子代间的稳定性,才能保持同种生物性状的稳定遗传,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为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回顾一下人是怎么来的?
播放《人的生殖过程》的视频。
思考:1、人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2、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什么?它是如何通过这个小桥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具体了解基因在亲子间是如何传递的。
出示课题: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回顾所学知识,学习新课
同学们,这部分知识我们在初一学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时已学过,现在请大家再回顾一下这几个问题:(结合课本29-30页的内容)
想一想,说一说:
1、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有多少对?水稻呢?
2、染色体由什么组成?其中主要是什么与遗传有关?
3、DNA的形态像什么?
4、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叫什么?
5、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6、你还记得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吗?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水稻有12对染色体,都成对排列。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与遗传有关。
3.DNA分子是一个双螺旋的结构,上面有基因,染色体成对排列,所以基因也成对排列。
4.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过度:染色体上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出示经过整理后绘制的男女染色体的图片:
观察思考:1、两幅图片有何区别?
2、比较第23号染色体,形态有何不同?
3、人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都是一定的,有何意义?
4、如果染色体异常会怎么样?
出示染色体异常的病人的图片。
得出结论: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这对物种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思考:
1、一条染色体有多少个DNA分子?那么人的体细胞里有多少个DNA分子呢?
2、在这个长长的DNA分子上又有多少基因呢?
学生回答;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那么人的体细胞里就有46个DNA分子,
  1个DNA分子上有数万个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那么基因也是成对存在。成对的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可遗传的性状。
过度:孩子有很多性状像父母亲,是因为父母把基因传递给了孩子,那么基因在亲子间是怎么传递的哪?因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要探究基因的传递,实质上探究染色体的传递就可以了。
老师列举几种推测让学生讨论分析:
推测1:  亲代    父亲(23对)  母亲(23对)
生殖细胞 精子(23对) 卵细胞(23对)
     受精卵 23对+23对==46(对)
子代 46对
子代还能正常表现人体的性状吗?
推测2:  亲代    父亲(23对)  母亲(23对)
生殖细胞 精子(23条) 卵细胞(23条)
     受精卵 23条+23条==46条
子代 23对
结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要减少一半。
对比科学家的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让学生看书: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0页最后一段了解科学家的研究。
2、尝试完成31 页的填图练习。
(一)、科学家的观察和论证:
师生共同分析马蛔虫染色体的变化的图片:
结论: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奈登对体细胞只有2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2条染色体(由每对里的1条组成)。而受精卵又恢复到2对染色体。
提问:所有有性生殖的生物都是这样吗?
科学家的验证结论
多种生物的体细胞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学生练习:
画出一对染色体传递的变化情况。
利用模型演示基因、染色体的传递过程:
3、填一填 人的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亲代 父亲( ) 母亲( )
生殖细胞 精子( ) 卵细胞( )
受精卵 ( )
子代 ( )
三、归纳总结:学生自己归纳,然后进行交流。
1.基因和染色体特点
2.基因、DNA、染色体三者的关系
3.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四、拓展视野
1.利用DNA做亲子鉴定
2.DNA鉴定可以进行人身识别
五、巩固练习:
1、识图练习
2、做综合能力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