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一单元第3课《天窗》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让字词走进语境。
小小的天窗wèi jiè________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繁星闪shuò________的夜里,天窗上掠过的黑影会让你联想到bà________气的猫头yīng________,灰色的biān fú________……如同在沙tān________上的zhàng________篷里仰望美丽神奇的夜空,令人浮想联翩。
2.形近字组词。
藉________? 玻________? 璃________ ?烁________
籍________? 波________? 篱________? 砾________
3.选择括号里用得恰当的字。
(1)他的心情原本非常压________(抑 仰),抬头________(抑 仰)望天空,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2)我挑起蚊________(账 帐),摸索着找到了昨晚放在一旁的________(账 帐)本。
4.根据课文,用合适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的内容。
(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安慰。________
(2)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彻底清除了这世界。________
(3)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巨人似的神奇变幻的云彩。________
5.课文综合回顾。
《天窗》一文寓意深刻,是我国文学大师________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读了课文,我知道天窗的位置在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特定的场景来写天窗给孩子们带来想象的欢乐。
6.《天窗》首先交代了________,接着写了当________时或________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________,想到应该________。
7.填空。
《天窗》是著名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________只有前面一排________,夏日里下雨,夜晚孩子们被逼着去睡觉时,所有的________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这时候,屋顶上小小的________便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小小的________看到的点点面面,听到的点点声音,都能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这小小的________便成了心灵飞翔的________。
8.读课文《天窗》,说说文中数星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9.读课文《天窗》,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二、阅读理解
10.课内阅读。
???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孩子们根据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想象到了它们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________。
(2)为什么说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11.课外阅读。
窗
???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 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 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1)第2自然段是按照 ________?顺序写的。
(2)“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作者想到了________。“我每年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3)本文表面上看是写________,实质是写透过窗,看到了________美景。
(4)本文和本课课文都是围绕“窗”来写的,本文表达了________。本课课文则表现了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小练笔。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天窗”,透过教室的窗户看向外面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你模仿课文第七自然段,大胆地想象,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完成小练笔。
13.我会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①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②你会从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积累运用
1.【答案】 慰藉;烁;霸;鹰;蝙蝠;滩;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藉、烁、霸、鹰、蝠、帐”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慰藉、烁、霸、鹰、蝙蝠、滩、帐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2.【答案】 慰藉;玻璃;玻璃;闪烁;学籍;水波;篱笆;砾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 慰藉、玻璃、玻璃、闪烁、学籍、水波、篱笆、砾石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答案】 (1)抑;仰
(2)帐;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结合语境组词填空。
故答案为:(1)抑、仰 (2)帐、账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答案】 (1)慰藉
(2)扫荡
(3)奇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再依据词语的意思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句子通顺即可,不唯一。安慰:安顿抚慰。用欢娱、希望、保证以及同情心减轻、安抚或鼓励。神奇变幻:形容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故答案为:(1)慰藉(2)扫荡(3)奇幻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答案】 茅盾;屋顶;夏天阵雨来时;晚上躺在床上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茅盾、屋顶、夏天阵雨来时、晚上躺在床上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答案】 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夏天阵雨来了;晚上被逼上床“休息”;唯一的慰藉;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夏天阵雨来了;晚上被逼上床“休息”;唯一的慰藉;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7.【答案】 茅盾;房子;木板窗;木板窗;天窗;天窗;天窗;窗户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茅盾、房子、木板窗、木板窗、天窗、天窗、天窗、窗户 ?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8.【答案】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
【解析】【分析】他是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
【点评】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遭掌握课文中心思想的前提下,就很容易回答这道题了。
9.【答案】因为活泼天真,好像孩子一样,没有太多复杂的思想,所以能从很多事情的无看到有,从虚中看出实来。
【解析】【分析】因为活泼天真,好像孩子一样,没有太多复杂的思想,所以能从很多事情的无看到有,从虚中看出实来。
【点评】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要根据具体的意思来进行分析,还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来具体掌握。
二、阅读理解
10.【答案】 (1)雨脚;闪电;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威力比在露天时的要大十倍百倍;丰富
(2)因为这是孩子们想象出来的,突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雨脚;闪电;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威力比在露天时的要大十倍百倍;丰富
(2)因为这是孩子们想象出来的,突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点评】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11.【答案】 (1)时间
(2)祖国前进的步伐;我坐在窗前感受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美景
(3)外面的景物;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
(4)作者对祖国发展的赞美之情;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写作顺序。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短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由“四岁时、 五岁时、 六岁时、多少年过去了”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2)、(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时间
(2)祖国前进的步伐 ;我坐在窗前感受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美景
(3)外面的景物;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
(4)作者对祖国发展的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2)、(3)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语言表达
12.【答案】 透过窗户,你会从那玻璃上面的一片雪花,一粒灰尘,想象到无数美丽的玉色蝴蝶,无数穿着灰色衣服的小精灵;你会从那透过窗户的一束阳光,想象到这也许是妈妈温暖的双手,也许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也许是透亮的水晶剑……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课文第七自然段,大胆地想象,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透过窗户,你会从那玻璃上面的一片雪花,一粒灰尘,想象到无数美丽的玉色蝴蝶,无数穿着灰色衣服的小精灵;你会从那透过窗户的一束阳光,想象到这也许是妈妈温暖的双手,也许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也许是透亮的水晶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13.【答案】 ①雨越下越大,像瓢泼似的。
②我们未来的路也许鲜花簇拥,也许很平坦,也许很曲折,但是,重点是看我们去怎样走。
【解析】【分析】①从“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这句话中的”似的“可以知道是让写比喻句,
②从“你会从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这句话中的三个也许可以知道是让写排比句。
故答案为:①雨越下越大,像瓢泼似的。(语法合情合理即可)。②我们未来的路也许鲜花簇拥,也许很平坦,也许很曲折,但是,重点是看我们去怎样走。(语法合情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比喻句和排比句的区别,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做此题时应先清楚:比喻句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排比句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