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英雄雨来(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9《小英雄雨来(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9 23: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六单元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qiānbǐ
bākāi
gē bo
Jié nàn
shī shou
huāng má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恰当的搭配词语。
________的芦花?? ?????________地哭着??? ????________的浮云
________的眼睛?? ?????________地看着??? ????________的苇絮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大概——________????? 沉寂——________???? 垂头丧气——________
4.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字。
(1)刚走出屋,凛________(咧? 冽)的寒风就把孩子们冻得________(咧? 冽)开了嘴,搓着手。
(2)他不顾疼________(痛? 诵? 涌 )在汹________(痛? 诵? 涌 )的波涛中救人的事迹被大家广泛地传________(痛? 诵? 涌)。
5.请你给课文各部分加上合适的小标题。
①游泳本领高? 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6.课文中有许多描写都使用模仿声音的词,找一找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人入水中:________????? 许多人小声说话:________
人跑的声音:________???? 爸爸抽烟袋:________
翻课本:________??????? 门响声:________
枪栓响:________?????? 日本鬼子说话:________
7.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________次。正是由于雨来________,才________。
8.按课文内容填空。
太阳已经落下去。________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________,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________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________地飞着。
9.按课文内容写比喻句。
(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________。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________,怎么也抓不住。
(3)雨来像________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4)啊!那双手就像________,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二、阅读理解
10.课内阅读。
???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1)把选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选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突出表现了敌人的________。
(3)对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是(??? )
A.血滴在课本上弄脏了课本。
B.表现了雨来用鲜血和生命保护李大叔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
C.写出了敌人的凶狠毒辣。
(4)从雨来面对鬼子毒打的表现中,你能感受到雨来怎样的品质?
11.课外阅读。
小通讯员
??? 解放战争时期,14岁的小通讯员马林奉命到敌占区八里屯去侦察情况。他化装成一个拾柴火的孩子,一边拾柴,一边观察敌人的动静。
??? 突然,一个敌人从碉堡里跑出来,问马林是干什么的。马林不慌不忙地指着身边的一捆柴火说:“拾柴火的!”“胡说!你是给共产党探听情报的!”那个敌人吹胡子瞪眼地大声喊着,又说:“你家住哪儿?”“村东头!”敌人朝马林冷笑一声说:“走,领我看看去!你要是撒谎,老子崩了你!”
??? 马林硬着头皮往村东头走,指着一间破草屋说:“这就是我的家。”说来也巧,正在这时,从破草屋里走出一位老大娘。马林立刻跑过去扑到她的怀里,哭着说:“娘!他要枪毙我,他说我是给共产党探听情报的。”
??? 马林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老大娘吓了一跳。但她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紧紧地搂住马林,说:“孩子,别害怕!人家长官跟你闹着玩呢!娘给你煮的粥都快凉了,快吃去吧!”那个敌人无可奈何,瞪了大娘一眼,转身走了。
??? 马林在大娘的掩护下,完成了侦察任务。部队得到准确消息以后,做出战斗部署。第二天骑兵连包围了八里屯,把敌人全部歼灭了。
(1)划线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这句话写出了马林的________。他的这种做法用一个成语表示叫________(随机应变? 随遇而安)。
(2)马林之所以管老大娘叫娘,是因为________。
(3)你觉得马林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语言表达
12.根据课文内容的顺序,把两边的内容连起来。
课文写作的顺序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误以为牺牲,大家伤心
第二部分???? 机智脱了险,人们高兴
第三部分???? 被敌人拷打,宁死不屈
第四部分???? 上夜校念书,明白道理
第五部分???? 掩护李大叔,雨来被抓
第六部分???? 游泳本领高,伙伴佩服
13.缩写《小英雄雨来》。要求:写出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3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积累运用
1.【答案】 铅笔;扒开;胳膊;劫难;尸首;慌忙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铅、扒、膊、劫、慌”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铅笔、扒开、胳膊、劫难、尸首、慌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 雪白;悲伤;飘着;明亮;惊慌;鹅毛般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故答案为:雪白;悲伤;飘着;明亮;惊慌;鹅毛般。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3.【答案】 准确;喧闹;得意忘形
【解析】【分析】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如:大概:大致内容或情况;表示推测;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不很精确的估计。根据其意思,大概的反义词可以是“肯定、一定、准确”中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
沉寂:非常寂静。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故答案为:(1)准确;(2)喧闹;(3)得意忘形。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答案】 (1)冽;咧
(2)痛;涌;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结合语境组词填空。
故答案为:(1)冽、咧
(2)痛、涌、诵 ?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5.【答案】 雨来上夜校;爸爸夜归家;掩护李大叔;与鬼子斗争;雨来没有死
【解析】【分析】考查拟定小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看看每部分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概括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故答案为:雨来上夜校、爸爸夜归家、掩护李大叔、与鬼子斗争、雨来没有死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段落标题的能力。
6.【答案】 扑通;嗡嗡嗡嗡;咕咚咕咚;吧唧吧唧;哗啦哗啦;哐啷;卡啦;呜哩哇啦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
故答案为:扑通、嗡嗡嗡嗡、咕咚咕咚、吧唧吧唧、哗啦哗啦、哐啷、卡啦、呜哩哇啦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7.【答案】 三;深深热爱祖国;勇救交通员,智斗鬼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三;深深热爱祖国;勇救交通员,智斗鬼子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8.【答案】 蓝蓝;一块一块红绸子;一大朵一大朵;飘飘悠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蓝蓝;一块一块红绸子;一大朵一大朵;飘飘悠悠。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9.【答案】 (1)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2)条小泥鳅
(3)小鸭子
(4)鹰的爪子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 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2) 条小泥鳅 (3) 小鸭子 (4) 鹰的爪子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二、阅读理解
10.【答案】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动作;语言;凶残
(3)A
(4)可以感受到雨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坚强意志。
【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动作、语言、凶残(3) A (4) 可以感受到雨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坚强意志。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11.【答案】 (1)动作;语言;聪明机智;随机应变
(2)告诉老大娘他被敌人威胁,让大娘明白他在敌人面前说这是他的家,以取得大娘的配合
(3)例:我觉得马林是个聪明、有正义感的孩子。
【解析】【分析】(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2)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选文整体感知语段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动作、语言、聪明机智、随机应变
(2)告诉老大娘他被敌人威胁,让大娘明白他在敌人面前说这是他的家,以取得大娘的配合
(3)例:我觉得马林是个聪明、有正义感的孩子。
【点评】(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三、语言表达
12.【答案】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各部分及段意连线。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连线,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完成好。
13.【答案】 略
【解析】【分析】缩写文章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能用概括的方式压缩与中心内容意思不很密切的内容,把作文写得简洁,把一件复杂的事情简单明白地告诉别人。注意要保留主要内容意思准确、完整,语句也要通顺连贯。
【点评】解答本题,小作者删去与课文主要意思无关的情节,压缩与课文主要意思不很相关的情节,保留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