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0 11:3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选择正确的读音
诣________(A.yì? B.zhǐ)
殷________(A.yīng? B.yīn)
挫________(A.cuò? B.chuò)
2.试一试,给形近字组词。
魅________
脂________
抑________
蔽________
瑰________
诣________
仰________
撇________
3.看谁猜得又准又快!
①一条渔船两杆桅,九只燕子绕船飞。六只落在桅杆上,一只落在船舱里。还有两只无处落,船头船尾各徘徊。________
②人累了靠在树旁休息。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汉字从甲骨文至今,已经有________的历史。以最为典型的五种字体分别是________。
(2)甲骨文是________的文字,主要在________时期使用。甲骨文字形________,字体________。“甲骨学”是研究________。
(3)金文是________的文字,又称为________。主要在________时期使用。字形________。
(4)据统计,全国“李”姓人口总数________,是________最多的姓氏,也是________最多的姓氏。
(5)是研究报告的写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唐伯虎画的黑狗图实际上是一则字谜,谜底是________?。
(2)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知道后,便让众人把门翻的原因是________。
(3)“枇杷”不是“琵琶”,________!若使琵琶能结果,________。
(4)写出下面汉字的简化字。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字形线条粗壮。
(3)普通话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唐宋时期使用。
(5)《门内添“活”字》这个故事赞扬了杨修的聪明、机智。
(6)研究性报告有多种形式,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是可有可无的。
7.综合性学习回顾。
(1)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________、________、分工情况。
(2)搜集资料有多种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字字体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________—小篆—________—________。
(4)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这几个部分:①问题的提出;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8.课内阅读。
??? ?“星”和“凤”的共同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由于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简化后,象形字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1)“星”和“凤”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
(2)象形字简化后的缺点是什么?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9.课文综合回顾。
(1)下列对汉字字体演变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今天的印章中常用到它
B.小篆是从秦国文字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隶书通用于两汉,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D.楷书在南北朝之后占据主导地位,比隶书更便于书写和认读
(2)人们把刻在________或________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是在________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________的成熟汉字,字形的图画性较强。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________代的王懿荣。
(3)我国的通用语言和文字是________和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10.课内阅读。
???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秦朝统一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
???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完全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是________。隶书的特点是________。
(2)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________。
(3)从汉字的演变表中可以看出,汉字的演变趋势是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眷眷”“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读翻译稿的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 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
(1)汉字的特点是:________。
(2)为什么“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
三、语言表达
12.口语交际。
如今,随着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的普及,小军不愿意用笔写字了,说手写费时、费力,还没有打印出来的美观、快速。你支持这种观点吗?请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13.习作。
我们每天都在和汉字打交道,你是否感受到汉字很有趣呢?请写一写自己在学习中与汉字有关的小故事。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4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积累运用
1.【答案】A;B;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诣(A.yì )、殷( B.yīn)、挫(A.cuò )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答案】魅力;胭脂;抑制;遮蔽;玫瑰;造诣;仰望;撇嘴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魅力、玫瑰;胭脂、造诣;抑制、仰望;遮蔽、撇嘴。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悲;休
【解析】【分析】猜谜语的方法:1、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2、加字法交待谜底加上一字所组成的字,用以暗示谜底。3、减字法交待一字减去一字(或两字)即为谜底。4、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
①一条渔船两杆桅,九只燕子绕船飞。六只落在桅杆上,一只落在船舱里。还有两只无处落,船头船尾各徘徊。——悲。
②人累了靠在树旁休息。——休。
【点评】掌握猜谜语的方法,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加强巩固所学的生字。   
4.【答案】 (1)三千多年;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2)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商周;图画性较强;不固定;甲骨文的一门学科
(3)铸刻在铜器上;铜器铭文;殷商和两周;线条粗壮
(4)超过一亿;全国人口;世界上人口
(5)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三千多年;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2)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商周;图画性较强;不固定;甲骨文的一门学科
(3)铸刻在铜器上;铜器铭文;殷商和两周;线条粗壮
(4)超过一亿;全国人口;世界上人口
(5)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5.【答案】 (1)默
(2)曹操嫌花园门造得太宽大了
(3)只恨当年识字差;满城萧管尽开花
(4)凤;祭;星;蜀;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默
(2)曹操嫌花园门造得太宽大了
(3)只恨当年识字差、满城萧管尽开花
(4)凤、祭、星、蜀、祭 ?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答案】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正确
(6)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正确 ;
(2)正确 ;
(3)错误;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错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从商朝时期使用。
(5)正确 ;
(6)错误;研究性报告有多种形式,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是必须有。
故答案为:(1)正确 ;(2)正确 ;(3)错误;(4)错误;(5)正确 ;(6)错误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7.【答案】 (1)活动内容;参加人员
(2)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
(3)金文;隶书;楷书
(4)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综合性学习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活动内容、参加人员;
(2)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
(3)金文、隶书、楷书;
(4)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点评】这道题是按综合性学习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综合性学习内容,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8.【答案】 (1)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
(2)象形字简化后的缺点是不容易辨认。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语段整体感知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
(2)象形字简化后的缺点是不容易辨认。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语段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9.【答案】 (1)A
(2)龟甲;兽骨;商周;早;清
(3)普通话;规范汉字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比较判断正误。(2)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3)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故答案为:(1) A (2)龟甲、兽骨、商周、早、清(3)普通话、规范汉字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区别、识记。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二、阅读理解
10.【答案】 (1)小篆;笔画简单、书写方便
(2)隶书的出现
(3)越来越简单,书写越来越方便
【解析】【分析】(1)、(2)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选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选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1、小篆2、笔画简单、书写方便
(2)隶书的出现
(3)越来越简单,书写越来越方便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1.【答案】 (1)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2)因为汉字已经同每个中国人融为一体,汉字还代表着中华民族。
【解析】【分析】(1)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选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3自然段找到答案。
(2)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2)因为汉字已经同每个中国人融为一体,汉字还代表着中华民族。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三、语言表达
12.【答案】 文字是书法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电脑打印所替代不了的。
【解析】【分析】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文字是书法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电脑打印所替代不了的。
【点评】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题目的要求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3.【答案】 略
【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感情要真挚,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