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个性化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音乐巨人贝多芬》个性化导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13 11: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西溪乡中心学校有效教学导学案◎
科目:语文 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 主备人:苏翃 审核: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积累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贝多芬的精神。(重点)
3.学习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难点)
【知识链接】
1.名著导读:《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地沉沦,那么就定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
2.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193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1956年后主要从事散文的创作,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何为的散文,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深入的开掘,同时,又注意人物和故事的生动性,有较精巧的构思和深远的意境,语言简洁优美。
3.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戏剧《哀格蒙特》《雅典的废墟》配乐,钢琴协奏曲五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六部,小提琴奏鸣曲十首和弥撒曲两部等。
【预习过程】
一、基础积累:打开《同步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夯实基础”部分。
二、整体感知:
1.记叙线索──“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请你自读课文,概括“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
女佣开门── ──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事件:
3.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看看女佣眼中的贝多芬是什么样子。(请在书中找出相关语句。)
4.客人眼中的贝多芬:精读6、7、8、9段,从文章中画出描写贝多芬穿着和外貌特征的语句。这几段描写抓住了最能反映贝多芬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外貌描写还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进行外貌描写时使用修辞,如比喻、夸张,以其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理解体会并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
贝多芬的形象:

三、合作探究
理解句子含义:
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B: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
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浆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应如何理解?
D:“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应如何理解?
E:“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什么?
F:“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感觉!一个乐队只能演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延伸
1.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2.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 罗兰)
3.像贝多芬这样“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很多,你知道多少?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班级: 姓名:
贝多芬
米开朗基罗
托尔斯泰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