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2-17 20: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复习课)
知识专题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的定义与理解:
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3、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4、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5、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Fe和O2
C和O2
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固体
剧烈燃烧,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共同点
剧烈
发光
发热
氧化反应
关键词
一页
燃烧是( )变化,同时伴随能量变化
注意
化学
练一练:
1、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
B、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
D、燃烧时一定有气体放出
A
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消除一个即可)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说出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不慎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住
隔绝空气或氧气
2、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隔绝空气或氧气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5、用扇子将蜡烛扇灭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到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_ __________。
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促进燃烧的主要方法:
(1)增大氧气的浓度
(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增大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
(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根据燃烧的条件,假如燃烧现象不明显时,我们有什么方法促进燃烧呢?
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
以上促进燃烧的方法能使物质燃烧得更剧烈。那么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以上的方法促进燃烧,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爆炸
注意:1、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有的爆炸是物理变化,如气球爆炸 锅炉爆炸等都是物理变化.
2、可燃性气体(H2, CO, CH4)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
所以在油库,煤矿内必须要严禁烟火。
(2分钟)
气 体 二氧化碳(CO2)
药品名称
反应原理
反应条件
反应物状态
气体发生
装 置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常温
固态+液态
向上排空气法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石水变浑浊
将燃着的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满
CaCO3+2HCl=CaCl2+CO2↑+H2O
知识专题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气 体 氧气
药品名称
反应原理
反应条件
反应物状态
气体发生
装 置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常温
固态+液态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中,木条复燃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MnO2
2H2O2 ==== 2H2O+O2 ↑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 CO2是一种 色, 味的___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
2、化学性质:
(1)、___燃烧也____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变成___
(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石灰水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性质:







CO2 + H2O = H2CO3
红色
变浑浊
CO2+ Ca(OH)2 = H2O +CaCO3 ↓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
A、 石灰石和浓盐酸
B 、大理石和稀盐酸
C、 石灰石和稀硫酸
D 、碳酸钠和稀盐酸
【小试牛刀】:
B
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 )
A 将燃着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将少量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
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
3、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 )
A 排水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向上排空气法
D 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C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 (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A
5、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 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 ③向容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 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生成气体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① ④ ③ ② ⑤
6、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是( )
A、CO2通入水中
B、将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
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D
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 ____色, 味的___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



不易

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木炭与氧气
铁丝与氧气
石蜡与氧气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C+O2==CO2
Fe+O2==Fe2O3
点燃
3Fe+2O2==Fe3O4
点燃
错误
知识专题三:化石燃料
1、三大化石燃料: ____、____、____
都是_____ ,均为__ __ 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
(3)天然气是气体燃料
(主要成分:甲烷,化学式:CH4)
是较清洁的能源。

石油
天然气
混合物
不可再生
练一练:
1、随着“西气东输”工作的开展,在许多城市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印有“CNG”标志,代表它们是以天然气代替汽油为燃料的汽车。试回答:
(1)“西气东输”所输送的气体主要成分是 指____(填化学式)。
(2)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A.供给的氧气减少
B.供给的空气增加
C.使蜡烛着火点降低
D.使温度低于着火点
2、食用油在锅内不小心着火,将火熄灭的最好方法是( )
A.把油倒掉 B.用大量水灭火
C.迅速关闭火源 D.盖严锅盖
3.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 )
A.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
D.燃烧时一定有气体放出
4、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的仪器是 ( )
A.酒精灯 B.导管
C.锥形瓶 D.带孔橡皮塞
5、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石蕊试液由 色变成 色。此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 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了 。
取上述变色了的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并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管口,导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给试管加热可看到溶液由 色变成了 色,同时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 不稳定,易分解,澄清的石灰水变化说明了 分解后又生成了 。



碳酸


变浑浊
碳酸
碳酸
二氧化碳
6、某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可选用____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C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4)、CO2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CO2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则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
A B C D 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