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 随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 随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09 17:1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绿色化学”的宗旨是要求原料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肯定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每年的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国家节水标志”的图标是
A. B.
C. D.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制衣服用的棉花、羊毛、蚕丝等属于合成纤维
B.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并保护水资源
C.粉刷墙壁用的乳胶漆的主要原料——乳液是乳浊液
D.氢氧燃料电池可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化石燃料
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C.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
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
“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 100%)。CO 和 H2 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 CO 和 H2 合成的下列物质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甲醇(CH4O) B.乙酸(C2H4O2) C.乙醇(C2H6O) D.甲醛(CH2O)
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A.防止水龙头滴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使用节水器具 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城市污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 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 说法正确的是
A.“中水”是一种饮用水
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
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和蒸馏
在初中校园的学生洗手间内应该粘贴的图标是
A. B. C. D.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端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B.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不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明矾可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C.流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 2:1
2016 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
C.大力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减少污染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源 C.深埋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某学生设计的下列四个实验方案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 Cu稀盐酸CuCl2NaOH溶液Cu(OH)2
B. H2O通电O2MgMgO
C. CaCO3煅烧CaOH2OCa(OH)2Na2CO3溶液NaOH 溶液
D. MgCl2NaOH溶液Mg(OH)2FeMg
当前提倡低碳理念,保护环境,降低能耗,下列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受热制氧气
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C.水的电解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用水应该循环利用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
C.水被严重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D.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可以减少大量用水
2018 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在国际上研发出一种“超级材料”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全新可能,该“超级材料”由三维石墨烯和黑色二氧化钛两种材料混合而成,使用时,将该材料平铺于水面、 2 周以内,黑臭随之消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材料可能是催化剂 B.该材料属于氧化物
C.硬水通过蒸馏可转化为软水 D.水体污染与人类生活有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保护环境,可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试剂瓶
B.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地球淡水资源少,要爱惜水
C.汽车改用乙醇汽油可以完全避免对空气的污染
D.我国化石能源有限,应该禁止开采
“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将垃圾焚烧处理 B.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
C.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禁止生产和使用化肥
农业和城市的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家用洗涤剂(含有磷酸钠)就是污水中磷的主要来源,处理污水是否需要除去磷,以下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需要除去
B.含有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含磷污水排放到河道中会引起藻类繁殖,导致水域富营养化,必须除去
D.磷酸钠对人体无毒,是否除去无关紧要
二、计算题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如下:
请回答:
(1) 滤液中的溶质可作化肥使用,属于 。
(2) 实验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 。
(3) 氯酸钾中 (填符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4) 计算滤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三、综合题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1) 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生产过程中从合成塔中输出的气体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 生产过程中可重复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4) 1909 年,化学家哈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若用下面三幅模型图表示合成氨气的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实验室制备蒸馏水和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实验 I 中水从 A 转移到 B 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了的是水分子的 。为加速实验中试管内的液体冷却,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往实验 I 试管中的液体加入肥皂水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 水中氢、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实验 II 的 B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试管中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当 B 中气体的分子数为 n 时,A 中气体的分子数为 。
(3) 如图是科学家研究岀来的一种以太阳能为热源的碘硫循环分解水制氢气的反应流程图。箭头进入的是反应物,箭头出去的是生成物,箭头上方或下方有时还会标注操作。请结合图示回答:
i 反应 I 的符号表达式为 。
ii 该流程图总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在化学实验、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离不开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里的 Na2SO4,其作用是 。
(2)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3)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
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回答下列问题:
(1) 按要求从氧化镁、一氧化碳、氢氧化钠、碳酸钙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i 一种有毒的气体
ii 一种金属氧化物
iii 一种可溶性的碱
iv 一种难溶性的盐
(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已成为国家的意志,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试回答:
i 济南市已全面启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将全面得到无害化处理。现有下列四种生活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玻璃啤酒瓶 B、金属易拉罐
C、废弃水果皮 D、塑料饮料瓶
ii 保护水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自来水厂通常用高铁酸钾(K2FeO4)作为净水剂和消毒剂来处理天然水。在高铁酸钾中,铁、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iii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影响生态环境。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在二氧化硫(SO2)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现在的汽车排气管上都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如图),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NO2)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这样就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填下列选项序号之一)。
A、生成的 N2 属于单质
B、生成的 N2 和 CO2 都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C、生成的 N2 和 CO2 都不能燃烧
D、生成的 CO2 属于氧化物
iv 绿色化学也称环境友好化学,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实现从生产源头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单质铜制备硫酸铜,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制备实验方案:
甲:Cu→ΔO2CuO→Δ稀硫酸CuSO4
乙:Cu→Δ浓硫酸CuSO4(已知:Cu+2H2SO4(浓)===加热CuSO4+SO2↑+2H2O)
在上述两方案中,更符合绿色化学观念的是 (填“甲””乙”之一)。
若取相同质量的单质铜,分别用上述两方案制备硫酸铜,将两者理论上最多可制备硫酸铜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为 (填下列选项序号之一)。
A、甲方案较多 B、乙方案较多 C、二者相等
人类是生活离不开水,某生活污水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和碳酸钠等物质。现欲将其经去渣处理后作为清洗厕所的用水。请问:
(1) 捡掉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等较大的固体后,可对污水进行 操作除去其中捡不掉的固体物质;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在利用的目的是 。
(2) 实验室检验经(1)处理后的水中还存在氯化钠的实验流程如图:
i 试剂 A 的化学式是 ;试剂 A 加入过量的作用是 。
ii 写出步骤 II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步骤 I 先加入试剂 B,步骤 II 加入过量试剂 A 也能达到检验氯化钠的目的,理由是 。
工业上用如下工艺流程获得较纯净细白的碳酸钙用作食品添加剂,(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没有气泡产生)试回答:
(1) 石灰石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操作 a 的名称是 ,为了节约成本,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3) 有同学对流程中固体 A 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i 提出问题: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了?
进行猜想:①碳酸钙全部分解;② ;③碳酸钙没有分解。
ii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如表是对猜想①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加适量水溶解,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试液变为红色;取少量下层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碳酸钙全部分解
请你对猜想②进行探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加适量水溶解,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取少量下层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
纳米级超细碳酸钙是一种新型超细固体材料,是橡胶、塑料制品、油墨等工业重要填料。工业上用石灰石来制备纳米级超细碳酸钙的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操作 1 、 2 与实验室 操作类似。
(2) 沉淀池中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石灰乳一般是在氧化钙中加水生成的,存在着还没有溶解的氢氧化钙,则石灰乳是 (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3) 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设计实验方案如图。
(1) 写出步骤 a 、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 c 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
(3) c 操作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中原子团的名称是 。
(4) 该实验方案中 (填“a”“b”“c”“d”或“e”)步骤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 煤、石油和 常称为化石燃料。
(2) 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3) 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 - 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最简)为 ,生成的水和甲烷的质量比(最简)为 。
(4)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绿色出行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 根据表 1 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 物质用途金刚石切割玻璃石墨作电极活性炭净水对应特征①____②____②____
(2)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 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
(4) 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 和 NH3 可以合成尿素 [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6) 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7) 从表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2. 【答案】A
【解析】A、该图标为国家节水标志,选项正确;
B、该图标为物质回收标志,选项错误;
C、该图标为禁止吸烟标志,选项错误;
D、该图标为国家节能标志,选项错误,故选A。
3. 【答案】A
【解析】A.制衣服用的棉花、羊毛、蚕丝等属于天然纤维,选项说法错误;
B.水是生命之源,且地球上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分布不均匀,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并保护水资源,选项说法正确;
C.粉刷墙壁用的乳胶漆的主要原料——乳液是乳浊液,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氢氧燃料电池可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4. 【答案】D
【解析】A、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故A正确;
B、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臭氧等物质,故B正确;
C、由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并且污染严重,现在正在开发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故C正确;
D、由于淡水资源还不到总水量的 1%,所以必须想法开发海水淡化来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情况,故D错误。
故选:D。
5. 【答案】C
6. 【答案】B
7. 【答案】B
8. 【答案】B
【解析】A、“中水”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不是一种饮用水,故A错误;
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B正确;
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相同,故C错误;
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不需要蒸馏,故D错误。故选B。
9. 【答案】A
【解析】初中校园的学生洗手间内应该粘贴的图标是节约用水。
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点火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 【答案】A
11. 【答案】D
【解析】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否则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氧气与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故符合题意。
12. 【答案】C
【解析】A、废电池大量丢弃于环境中,其中的酸、碱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和水系的 pH,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碱性化,而汞、镉等重金属被生物吸收后,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在人体内聚集,使人体致畸或致变,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可以节约资源,故正确;
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不仅节约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减少污染,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不能禁止,故错误;
D、垃圾是被废弃的资源,分类回收,利用垃圾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可以减少污染,故正确;
13. 【答案】D
【解析】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故选D。
14. 【答案】C
15. 【答案】B
16. 【答案】B
17. 【答案】B
18. 【答案】B
【解析】A、防止污染试剂瓶内的药品,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错误;
B、由图标可知: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地球淡水资源少,要爱惜水,正确;
C、汽车改用乙醇汽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不能完全避免对空气的污染,错误;
D、我国化石能源有限,要合理开采石油等化石能源,不能禁止开采,错误。
故选 B。
19. 【答案】B
20. 【答案】C
二、计算题
21. 【答案】
(1) 钾肥
(2) 二氧化锰
(3) Cl
(4) 根据质量守恒,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即制得氧气:15.5?g-10.7?g=4.8?g。
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 x。
2KClO3====MnO2Δ2KCl+??????????????????????????????????????????????3O2↑14996x4.8?g
149x=964.8?g,
x=7.45?g,
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45?g50?g×100%=14.9%。
【解析】
(1)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2) 反应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可以循环使用。
(3) 氯酸钾中 K 、 Cl 、 O 元素的质量比 =39:35.5:(16×3)=78:71:96,所以氯酸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三、综合题
22. 【答案】
(1) 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化合
(2) 混合物
(3) N2,H2
(4) acb
【解析】
(1)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即配平即可,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化合。
(2) 生产过程中从合成塔中输出气体属于混合物。
(3) 氮气和氢气可以循环利用。
(4) 从开始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先是氮气、氢气混合,再变成原子,反应完成后,生成氨气。故答案为:acb。
23. 【答案】
(1) 间隔;放入冰水中;产生大量泡沫
(2) 1:8;O2;2n
(3) i I2+2H2O+SO2→2HI+H2SO4
ii 2H2O太阳能2H2+O2
【解析】
(1) 实验 I 中水从 A 转移到 B 的过程中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又冷凝成水滴,属于物理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向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没有沉淀产生振荡产生大里泡沫。
(2) 两个氢原子:氧原子 =2:16=1:8;电解水的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用观察法配平即可,反应条件是通电,氢气和氧气后面都标上上升符号;水电解的方程式是 2H2O====通电2H2↑+O2↑,图示中的 B 与正极相连,生成的气体是氧气,A 与负极相连,生成的气体是氢气,通过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当 B 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 n 时,A 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 2n。
(3) i 反应 I 的流程图是水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碘化氢和硫酸 I2+2H2O+SO2→2HI+H2SO4。
ii 总的反应为说在太阳能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2H2O太阳能2H2+O2。
24. 【答案】
(1) 1:2;增强导电性
(2) 煮沸;肥皂水
(3) ②④
【解析】
(1) 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及注意事项可知,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2,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 Na2SO4,由于 Na2SO4 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其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2)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3)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污染;
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会造成水体污染;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能防止水体污染;
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故选②④。
25. 【答案】
(1) i CO
ii MgO
iii NaOH
iv CaCO3
(2) i C
ii 1:4
iii 1:1;B
iv 甲;C
26. 【答案】
(1) 过滤;节约水资源
(2) i HNO3;除净碳酸钠
ii NaCl+AgNO2=AgCl↓+NaNO3;碳酸银沉淀能溶于硝酸,氯化银沉淀不能溶于硝酸
27. 【答案】
(1) CaCO3高温CaO+CO2↑
(2) 过滤;H2O 、 CO2
(3) i 碳酸钙部分分解
ii 没有气泡;溶液变红色,有气泡产生;碳酸钙部分分解或猜想②成立
28. 【答案】
(1) CaCO3高温CaO+CO2↑;过滤
(2) 化合;悬浊液
(3) CO2 和 H2O
29. 【答案】
(1) 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
(2) 漏斗
(3) Ca(OH)2;氢氧根
(4) d
30. 【答案】
(1) 天然气
(2)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 11:2;9:4
(4) B
(5) A
【解析】
(1) 煤、石油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
(2) 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加热催化剂2H2O+CH4,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 =44:(4×1×2)=11:2,生成的水和甲烷的质量比 =36:16=9:4。
(4)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 C 、 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 CO2 中 C 、 O 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 1:2。
A、根据化学式 CH4O,可知该物质中 C 、 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A错误;
B、根据化学式 CH2O2,可知该物质中 C 、 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B正确;
C、根据化学式 C2H6O,可知该物质中 C 、 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C错误;
D、根据化学式 C2H4O2,可知该物质中 C 、 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D错误。故选B。
(5)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B.植物光合作用会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符合题意;
C.绿色出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符合题意。故选A。
31. 【答案】
(1) ①硬度大;②导电性;③吸附性
(2) AB
(3) 节约用纸
(4) CO2+2NH3 CO(NH2)2+H2O
(5) 石油;不可再生
(6) CH4+2O2 CO2+2H2O
(7) 等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完全燃烧,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煤,放出的热量高于煤
【解析】
(1)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2)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故A正确;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故B正确;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但是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不变的,不能降低,故C错误;
(3)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节约用纸等;
(4) CO2 和 NH3 反应生成尿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 CO(NH2)2+H2O;
(5) 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6) 甲烷完全燃烧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7) 从表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等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完全燃烧,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煤,放出的热量高于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