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 十几减9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 十几减9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9 21:4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二十以内的减法破十法
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并区分“数”和“算”的不同意义,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推理能力,学会归纳总结,形成数学思维。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学生对“破十法”的思考过程繁琐,有“先分,后减,再加”三步,理解难。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对“破十法”理解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再次的计算。
教学方法 1.“破十法”的思考过程繁琐,有“先分,后减,再加”三步。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破十法”,接着填写思路图强化“破十法”,然后总结规律简化“破十法”的思路,从而灵活运用“凑十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把抽象的计算教学放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儿歌具体形象,便于记忆,让学生在反复背诵“凑十歌”的过程中熟练掌握10的组成。
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通过复习10 的组成,学生知道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五种组合,从而知道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牢记看到9想到1;看到8想到2;看到7想到3;看到6想到4;看到5想到5。
接着再出示练习: 9+1= 8+2= 7+3= 6+4= 5+5=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出示题目:通过图形获取信息:每人踢15个,明明踢进了9个,几个没进呢?
16人参赛,有9人踢完了,还剩几人没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足球摆一摆,边摆边想,有几种摆法?(这里的动手操作可以分成两步进行)
第一步,摆摆移移——助其悟
生1:先摆15根,再移走9根,还剩下6根。
生2:左边摆10根,右边摆5根,一共是15根。 先移走右边的5根,再从左边移走4根,还剩下6根。
我们得到这样的答案,就要追问:该怎样列式计算?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这里的追问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之所以不愿意用“破十法”,是不明白“破十法”的思路和“破十法”的优势。) 接下来深入探究:
教师引导:左边摆10根,右边摆5根,一共是15根。从左边移走9根,左边还剩1根,加上右边的5根一共剩下6根。
启发孩子理解,提问:你明白了吗?你是怎样想的? 该怎样计算?
第二步,看看比比——促其思
你认为哪一种操作更方便呢?这时,要引导学生对比操作的过程。先摆15根,再移走9根,要移动9次,然后还要数6次才知道还剩下6根;左边摆10根,右边摆5根,先移走右边的5根,要计算(9-5=4),才知道还要从左边移走4根,再计算(10-4=6)才得出还剩下6根,需要移动2次,计算2次;左边摆10根,右边摆5根,直接从左边移走9根,先计算(10-9=1),知道左边还剩1根,再计算左边的1根加上右边的5根(1+5=6)是6根,只移动一次,计算2次。通过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只移动一次的方法更简便。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先把15分成几和几?再把10分成几和几?为什么要这样分?最后算几和几?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三种方法,促使学生初步认识“破十法”,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感知其思路:“先分,后减,再加。” 发现“破十法”的优势,产生学习“破十法”的欲望,有利于深入学习和掌握“破十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7-8= 16-7= 15-8= 11-3=
14-7= 13-6= 12-5=
小结 让学生在学会“十几减九”的基础上,用相同的方法去探究“十几减八”、“十几减七”、“十几减六”、“十几减五”的规律,各个击破。只有他们发现“破十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退位减问题,才愿意主动学习“破十法”;学生只有从不同的分解与组合中才能归纳出“破十法”的规律,根据要破十的对象从10里面分出相应的数来和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