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课题
多分支
结构程序设计
单元
Python
程序
基本结构
学科
信息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多分支结构,理解if-elif条件语句的格式和执行流程。
2、理解if-elif条件语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理解if-elif条件语句中的try/excep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并能进行实际应用。
重点
if-elif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与执行流程。
难点
try/excep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回顾
回顾分支结构的流程图和语句格式:
876303302000
二、认识多分支结构
167005169545001、生活实例:分岔路口的选择
2、总结多分支结构流程图
1708151714500
3、举实例:
给出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和E。90分以上为A,80~89为B,70~79为C,60~69为D,60分以下为E。
444533655
19862803810001355090159385
4、认识if-elif条件语句
二、实例探究
任务一:比较三个数a、b、c,输出其中最大的数。
1、问题分析
如何找出三个数中的最大数?请同学们尝试使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参考答案:任何一个数都不小于其他两个数,则该数是最大数。)
210121555880002、算法设计
输入:输入三个数a、b、c
处理:
如果a大于b和c,则a最大
否则如果b大于c,则b最大
否则c最大
输出:输出最大数
3、编写代码
57153111500
总结过程:先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下执行过程,然后试着在纸上绘制流程图,再编写程序代码,调试运行。
思维拓展1:你还有其它方法找出三个数中的最大数或最小数吗?想一想并动手试试看!
(参考答案:先找出两个数中的最大数,再用最大数与第三个数进行比较。)
思维拓展2:能否使用多分支结构,找出n(n≥10)个数中的最大数?
三、拓展延伸
任务二:编写程序,实现算术四则运算的简易计算器功能。
64770177800001、问题分析
2、算法设计
输入数据:x、 y、 op(+、-、*、/)
处理:根据输入的运算符号执行运算操作
输出数据:运算结果c
69853048000
5715184785003、编写代码
6350187325004、调试运行
76201778000
2060575157480005、修改算法和代码
-6159513335000
1785620151765
107315166370
7620186055006、异常处理
17081503810000try/except语句格式:
try:
<正常时执行语句块>
except:
<异常时执行语句块>
18554706604000387353619500
四、完成上机作品
完成自己的作品并上交作业。
六、总结
1、多分支结构的流程图和if-elif条件语句
2、异常处理语句:try/except语句
七、布置作业
1、随堂练习p31
学校运动会比赛取前六名成绩,其中第一名得7分,第二名得5分,第三名得4分,第四名得3分,第五名得2分,第六名得1分。
(1)# 输入名次,输出得分
mc=int(input(“参加运动会项目名次(1-6):”))
# 计算并输出得分
if mc==1:
print(“得分为:7分”)
elif mc==2:
print(“得分为:5分”)
elif mc==3:
print(“得分为:4分”)
elif mc==4:
print(“得分为:3分”)
elif mc==5:
print(“得分为:2分”)
elif mc==6:
print(“得分为:1分”)
else:
print(“输入的名次不在1-6范围!”)
(2)# 输入名次
mc = int(input(“参加运动会项目名次(1-6):”))
# 利用列表,计算得分
lst = [7,5,4,3,2,1]
if mc>=1 and mc<=6:
df = lst[mc-1]
print(“项目得分为:”, df)
else:
print(“输入的名次不在1-6范围!”)
2、作业本第6课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