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能从环境日主题中解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吗?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
目录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四、维护海洋权益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一)主体功能区是什么
松嫩平原
以提供农产品为主的功能区
辽中南地区
以提供工业品为主的功能区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功能区
(二)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目的
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三)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背景
1.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1.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山地多,平原少,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人均利用土地区域差异明显,决定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我国区域开发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的制约。以水资源为例,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少且分布很不均匀。水资源短缺区域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如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2.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3.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开发”是指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优化开发区域:
城镇化地区→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重点开发区域:
城镇化地区→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兰州-西宁地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虽然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限制开发区域:
① 农产品主产区→提供农产品
松嫩平原:有耕地559万公顷,土质肥沃,黑土、黑钙土占60%以上,盛产大豆、小麦、玉米、甜菜、亚麻、马铃薯等,是黑龙江省和国家的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限制开发区域:
② 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禁止开发区域: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世界遗产:安徽黄山
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
各类主题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很重要,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同。明确一定区域的主体功能,并不排斥该区域发挥其他功能。
优化开发区域内的国家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
范围:港澳+珠三角九市
面积:5.6万平方公里
人口:7000万
GDP:10.867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
京津冀协同发展
范围:京津冀三省市
面积:21.6万平方公里
人口:1 亿
GDP:8.5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
长江经济带
范围:长江沿岸11省
面积:205.23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 6 亿
GDP:40.3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
长江经济带
范围:长江沿岸11省
面积: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1%
人口:约 6 亿,占全国40%
GDP:40.3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占全国40%
长江经济带的优势和潜力: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1、长江黄金水道,年货运量超20亿吨;
2、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
3、完善的高速公路网。
长江经济带的优势和潜力:
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1、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2、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
3、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
4、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
长江经济带的优势和潜力: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1、城市分布密集,大城市较多;
2、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3、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格局
一轴: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两翼: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三极:指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格局: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效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效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
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
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效
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发挥大城市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不仅美丽,而且富饶
能量的源泉
未来的粮仓
我国的海洋国情
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我国的海洋国情
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我国的海洋国情
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丰富。
我国的海洋国情
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我国的海洋国情
海洋生态系统多样,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我国的海洋国情
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洋污染蔓延的势头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举措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发展海洋经济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维护海洋权益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案例 “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一带是指海岸带;
九区是指:
辽东半岛海域
渤海湾海域
山东半岛海域
苏北海域
长江口及两翼
海峡西岸海域
珠江口及两翼
北部湾海域
海南岛海域
案例 “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一带是指海岸带;
九区是指:
辽东半岛海域
渤海湾海域
山东半岛海域
苏北海域
长江口及两翼
海峡西岸海域
珠江口及两翼
北部湾海域
海南岛海域
多点是指重点城市、重点产业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
海洋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主要表现:
第一,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第二,开发更多资源
第三,升级海洋产业结构
严控污染物排放,开展蓝色海湾整治,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四、维护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一国可主张的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内水: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公
海
公
海
领海: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公
海
毗连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公
海
专属经济区: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海岛11000余个,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台湾岛
海南岛
舟山群岛
渤海
琼州海峡
东沙群岛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1.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城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2. 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3.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眦连区;
4.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5. 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东沙岛
西沙七连屿
南沙太平岛
南沙美济礁
南沙东门礁
南沙南熏礁
南沙渚碧礁
南沙赤瓜礁
2012年,我国为便于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
永署礁
永兴岛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1. 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
2. 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3. 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1. 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
2. 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
3. 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大国启航,经略海洋,走向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