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写作
文从字顺
第一课时
时光静寂,岁月清浅,我拈一颗素心,在春日的暖阳中瞭望。当指尖划过岁月,拨动心弦上的点滴温情,便如漫天的霓裳,在素色的年华里,安然握住属于我的那份爱。
那是一个周末,放学回家,路过池塘的时候,有什么轻柔的东西碰到脸上,细细的。是什么?放慢脚步,抬头一看,原来是杨柳的枝条。放眼望去,原来池塘边栽了不少杨柳呢。枝条真美,每一条都那么细,绕到手指上,凉凉的。顺着河岸往前数,水边共有五六棵柳树,在微风的轻抚下,柳条垂下,水下的倒影更加青翠。向远处望去,只见红彤彤的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色彩竟然浓得像化不开似的。池塘的那边,一群不知谁家的鸭子在嬉戏。它们有时把脖子伸进水里喝水,有的在水中捕鱼,有的你追我赶地在池塘中比赛谁游得快,谁游得远。
真是美不胜收啊!我享受地侧过脸,在缱绻潋滟的时光中,我站在池塘边,久久不愿离去。
描绘生活美景,文笔优美,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不够流畅。文从字顺上有欠缺。
导入新课
1.了解并掌握文从字顺的注意点与方法。
2.名篇引路,培养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课时目标
文从字顺
从:服从,
顺从
顺:通顺
语言表达符合写作内容的需要,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
文从字顺
②句子连贯,
思路清楚。
③多朗读,
多修改。
①用词恰当,
表意明确。
提炼信息
提炼信息
①
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火焰,没有你,我的世界不再转动,我将在沼泽森林中迷失方向。
②
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③
一位胖得像肥猪一样的阿姨又挤上了车。
④
三个学校的领导来开会。
“胖得像肥猪”带有贬义色彩,用词不恰当。
“烧毁”与“洗劫”的次序不当,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
是“三所学校的领导”还是“一个学校的三个领导”,表意不清。
“转动”与前面的“火焰”搭配不当。
习得方法?准确表达
①
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火焰,没有你,我的世界不再转动,我将在沼泽森林中迷失方向。
②
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③
一位胖得像肥猪一样的阿姨又挤上了车。
④
三个学校的领导来开会。
一位肥胖的阿姨又挤上了车。
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了圆明园。
学校的三个领导来开会。
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火焰,没有你,我的世界不再温暖,我将在人生的森林中迷失方向。
习得方法?准确表达
①
辨析词义,准确把握词义,用词妥帖,搭配恰当;
②
合理安排词序,根据词义范围和轻重,表达清晰,轻重合宜;
③
注意词语的感彩,恰当选用褒贬词,情感鲜明,语言得体;
④
恰当地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消除词语歧义,表达准确,表意清楚。
准确表达?方法小结
连贯:句与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表意合乎逻辑事理,表达脉络清晰,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
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习得方法?连贯表达
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①
内容不连贯;
没有保持统一话题
②与其余句子的句式不一致
③
空间顺序混乱,句序不合理
门前是一条河,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习得方法?连贯表达
①
话题保持统一
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②
句序保持合理
按照一定顺序,使表达紧密妥帖;
③
表述保持同一角度
注意前后衔接与呼应,语气通达,文气流畅。
习得方法?连贯表达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文从字顺:从恰当用词和语句连贯表达两个角度分析。
名篇引路
?
准确描摹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①
恰当用词,准确表达
①花苞——紫色沉淀在每穗花的下面,而下面是待放的部分,所以是沉淀在花苞里;
②
舱——前句已将盛开的花比作帆,顺着“船”的比喻,所以帆下就是舱。
③
张满——盛开的花朵形态是鼓鼓的,就像张满了的帆。
④
忍俊不禁——用来修饰“笑容”,表现花的美丽,也表达作者赏花时的愉悦心情。
名篇引路
?
准确描摹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②
连贯表达,思路清楚
①
按照一定的顺序
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②
前后衔接与呼应
首句说“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后面先写花朵盛开的情态,再写花朵含苞待放的情态。
③
情由景生,情由心生
前面着重描摹紫藤萝之美,后面写自己的感受与行动,衬托紫藤萝之美。
名篇引路
?
准确描摹
①
选好角度,准确表达
从形状、色彩、香气、声音、数量、神韵、动态变化等角度
②
按照顺序,连贯表达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等)
③
生动描写,突出特点
用修辞,加修饰(表示性质、颜色、状态的词语)
④
情景交融,围绕话题
描写人物的感受与言行,侧面烘托表达的内容
准确描摹?方法小结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阅读《一棵小桃树》第13自然段,思考小桃树的生命状态与作者所抒情志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名篇引路
?
抒写情志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风雨的侵袭
遭受磨难、不幸
坚强不屈的
性格和志向
千百次俯身
与挣扎
枝头欲绽的花苞
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小桃树的
生命状态
所抒情志
名篇引路
?
抒写情志
①
关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对景、物要有感情。
②
细致观察,抓准景、物的特征,形象、有条理地描写。
③
“物”与“志”、“景”与“情”之间建立联系,物能达意,表达
心中的志向或期望;所写之景和所抒情思一致,情从景出,议从景出。
抒写情志?方法小结
①时光静寂,岁月清浅,我拈一颗素心,在春日的暖阳中瞭望。②当指尖划过岁月,拨动心弦的点滴温情,便如漫天的霓裳,在素色的年华里,安然握住属于我的那份爱。
①那是一个周末,放学回家,路过池塘的时候,有什么轻柔的东西碰到脸上,细细的。②是什么?③放慢脚步,抬头一看,原来是杨柳的枝条。④放眼望去,原来池塘边栽了不少杨柳呢。⑤枝条真美啊,每一条都那么细,绕到手指上,凉凉的。⑥顺着河岸往前数,水边共有五六棵柳树,在微风的轻抚下,柳条垂下,水下的倒影更加青翠。⑦向远处望去,只见红彤彤的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色彩竟然浓得像化不开似的。⑧池塘的那边,一群不知谁家的鸭子在嬉戏。⑨它们有时把脖子伸进水里喝水,有的在水中捕鱼,有的你追我赶地在池塘中比赛谁游得快,谁游得远。
①真是美不胜收啊!②我享受地侧过脸,在缱绻潋滟的时光中,我站在池塘边,久久不愿离去。
①恰当用词,
准确表达。
捧
柔柔的
在微风的轻抚下,柳条低垂,水中的倒影更加青翠
X
“嘎嘎地”
X
实践演练
①时光静寂,岁月清浅,我捧一颗素心,在春日的暖阳中瞭望。
当指尖划过岁月,拨动心弦的点滴温情,便如漫天的霓裳,在
素色的年华里,安然握住属于我的那份爱。
②句子连贯,
思路清楚。
⑴第1段和第2段不连贯。
实践演练
实践演练
时光静寂,岁月清浅,我捧一颗素心,在春日的暖阳中瞭望。
①那是一个周末,放学回家,路过池塘的时候,有什么东西碰到脸上,细细的,柔柔的。②是什么?③放慢脚步,抬头一看,原来是杨柳的枝条。④放眼望去,哇,原来池塘边栽了不少杨柳呢。⑤枝条真美啊,每一条都那么细,绕到手指上,凉凉的。⑥顺着河岸往前数,水边共有五六棵柳树,在微风的轻抚下,柳条低垂,水中的倒影更加青翠。⑦向远处望去,只见红彤彤的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色彩竟然浓得像化不开似的。⑧池塘的那边,一群不知谁家的鸭子在“嘎嘎地”嬉戏。⑨它们有时把脖子伸进水里喝水,有的在水中捕鱼,有的你追我赶地在池塘中比赛谁游得快,谁游得远。
⑵没有一个主语,影响内容的连贯性。
我
⑶
写
景
无
序
先写近景,由拂脸的柳枝写到柳树再写倒影;然后写远景,写夕阳、鸭群。这样由近及远,更有条理。
⑷“有的”,排比更工整,语句更流畅。
②句子连贯,
思路清楚。
实践演练
时光静寂,岁月清浅,我捧一颗素心,在春日的暖阳中瞭望。
那是一个周末,放学回家,路过池塘的时候,有什么东西碰到脸上,细细的,柔柔的。是什么?我放慢脚步,抬头一看,原来是杨柳的枝条。枝条真美,每一条都那么细,绕到手指上,凉凉的。顺着河岸往前数,水边共有六棵柳树,在微风的轻抚下,柳条低垂,水中的倒影更加青翠。向远处望去,只见红彤彤的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色彩竟然浓得像化不开似的。池塘的那边,一群不知谁家的鸭子在嘎嘎地嬉戏。它们有的把脖子伸进水里喝水,有的在水中捕鱼,有的你追我赶地在池塘中比赛谁游得快,谁游得远。
真是美不胜收啊!我享受地侧过脸,在缱绻的时光中,我站在池塘边,久久不愿离去。
实践演练
①
通过练习,了解并掌握了文从字顺的注意点与方法,
写作时要注意用词准确、句子连贯;
②
名篇引路,学习了写景抒情、托物言志作文的写法,
培养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课堂小结
写作
文从字顺
第二课时
1.习作分享,提高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2.例文评析,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进一步
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课时目标
桃花盛开又一春》
周末,我们来到公园寻找春天。进入公园,我们便直奔桃园。看,那繁盛茂密的桃林中,红艳艳的桃花密密匝匝地开着,仿佛在向我们微笑,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远远望去,红粉灼灼,宛如一片朝霞。靠近细细观察,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整个枝丫。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它们。这一朵桃花像在枝头沉睡,那一朵桃花像在和它身边的蝴蝶交谈;这一片桃花像一抹绯红的云,那一片桃花像一匹华丽的锦缎。风儿吹过,带来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撒下一片花瓣雨。看着这美丽的花雨,我仿佛看见满树的桃花变成了一个个又大又甜的桃子。桃花盛开又一春!我爱春天这艳丽的桃花!
点评:①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作;②充分调动了视觉、嗅觉等感官;
③恰当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④
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语言生动,文从字顺。
习作分享?佳作展示(一)
2.《画春》①
⑴
近了!近了!春的脚步声近了!我迫不及待地背起行囊,拿起画具,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把它永远定格在我的画册里。②
①
题目引人注目,具有吸引力。
②
仿写《春》的开头,新颖别致,开门见山。
习作分享?佳作展示(二)
春之色彩
⑵
看!春天的桃园里,桃树上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远远望去,红粉灼灼,宛如一片朝霞。近看,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它们。这美景引来了翩翩起舞的彩蝶,招来了跳八字舞的小蜜蜂,还迎来了众多游人。你看,那对携手相看的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窃窃私语,幸福写在他们的脸上;那边忙着拍照的小情侣正对着镜头灿烂地笑着,浪漫写在他们的脸上……
③
⑶
人们的欢笑声,吵醒了沉睡的小草,它努力地伸着身子,终于钻破了头顶上的泥土,探出了半个头。看到这热闹的景象,它又赶紧努力地把脖子往外探,生怕错过美好的风光。很快,它便随着风儿摆动,融入愉悦的氛围中,为春绘上了富有生命力的色彩——绿色。④
③
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的美丽、春的生机勃勃;用桃树下人们的幸福、喜悦衬托花的美好。
习作分享?佳作展示(二)
④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活泼、顽皮的情态。
春之歌
⑷
春,有时候也会闹点儿脾气⑤。你看,它将手中的甘霖,用力地洒向大地,形成了密密的斜织着的雨。雨滴落在地面上,滴答滴答,仿佛在演奏古典的乐曲;雨滴偶尔撞击在石头上,啪啪啪啪,仿佛在播放摇滚音乐;雨滴落在湖面上,叮咚叮咚,仿佛在演奏钢琴曲……各种各样的声音交汇在一起,奏出了一曲优美的春之交响乐。⑥
⑸
天放睛了,鸟儿的鸣叫声,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孩子欢快的歌声,还有田间拖着犁、撵着牛的农民伯伯们的吆喝声,交织成了一首充满希望的春之歌。⑦
⑤
语意转折,
引起下文。
⑥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描绘春雨的声音,使人浮想联翩。
⑦
自然的合唱,充满活力与希望。
习作分享?佳作展示(二)
春之希望
⑹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春雷刚刚响过,闲不住的人们便已开始了春耕。田地里,辛勤忙碌的农民在播种希望;教室里,高声读书的孩子在勤奋学习……
?⑺
春,这个充满色彩和希望的季节,它的美丽谁能够画得出来呢?赶紧走进大自然,让春天的气息唤醒你的灵魂,给予你无限的希望吧!⑧
⑧
照应题目,升华主题。
总评:
①采用片段组合式来描写春的色彩、声音,最后升华到春之希望;②文章所写之物具有代表性,符合季节特色;③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描述形象、生动、富有灵性;④语言生动形象,文从字顺,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习作分享?佳作展示(二)
3.《月亮》
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①每当我读到这首古诗时,就会想起八月十五这个快乐的节日。这不,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⑵
夜幕降临了,黑色的天幕上,稀稀落落的几个星星像害羞似的,若隐若现,窥视着人间。在它们中间有个银盘似的月亮,它那圆圆的脸盘上挂着慈祥温和的笑容,静静地望着大地。几朵薄薄的云萦绕在它的身旁,宛如仙女翩翩起舞。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银灰色的纱裙,我的窗前好像铺盖了一层银辉。那月光很柔和,与带点香味的夜气交织在一起,使人心情舒畅,无比惬意!②
①
引用
关于月亮的诗作为开头,增强文章的诗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
写景
调动多种感官分别从视觉、嗅觉展现月夜美景。拟人修辞的使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意境更幽美。
习作分享?佳作展示(三)
⑶
晚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月饼,赏着这轮明月,奶奶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③
再举头望明月,看见那明亮而美丽的月亮,心中就多了很多对月亮的想象和联想。月宫中的嫦娥,你此时是否和苏轼一样有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月的阴晴圆缺,是不是诉说着你对人间无限的留恋?④
你把清辉洒向人间,照亮了多少行人夜行的路;你把清辉洒向人间,丰富了多少文人追美的梦;你把清辉洒向人间……
⑤
③
叙事
紧扣中秋节,写“我们”中秋节的赏月活动,为下文写月下遐想做铺垫。
④
展开想象
设想月宫中嫦娥的活动。想象合理,文从字顺。
⑤
排比
表达了自己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习作分享?佳作展示(三)
【
】
【
】
⑷
晚上,我睡着了。在梦里,梦到了我乘坐着航天飞船登上了人类心驰神往的月球,我仿佛看到嫦娥和玉兔在为中秋而忙碌,他们正忙着做月饼,我给嫦娥讲述着我们地球上的故事……⑥
⑥
以“梦”结尾,意韵悠长。
总评:
紧扣标题,展开遐想,由景入情,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描写、叙事、抒情紧密结合,使文章更显灵动,意境清幽,情意悠长。文章最后别出心裁。
习作分享?佳作展示(三)
樱花赞(写景片段)
阳春三月,正是花开遍野的季节。樱花抽枝吐叶,最初几个与众不同的芽儿先怯怯地探出头,之后又是几个从叶间拱出来。过几天再来看,紫褐色的枝丫上,淡绿而稀疏的叶片中缀满了小巧玲珑的花苞。之后,花苞绽成一个个绯色的灯笼,含苞吐萼。等到三月末,满树的花苞不知在哪一夜统统炸开,层层叠叠,粉嫩嫩的花瓣可与牡丹的国色天香媲美,金灿灿的蕊与粉艳艳的瓣相映成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嫣红如云似霞,吐露着春的气息。
以时间为序,展现樱花的绽放过程,文从字顺。
习作分享?范例比较
樱花赞
⑴樱花盛放。在百花齐放的季节里,不知可曾有人从姹紫嫣红的缤纷中,注意到樱花如梦如幻的浅红,并为之再三回眸?①
⑵阳春三月,正是花开遍野的季节,樱花抽枝吐叶,最初几个与众不同的芽儿先怯怯地探出头,之后又是几个从叶间拱出来。过几天再来看,紫褐色的枝丫上,淡绿而稀疏的叶片中缀满了小巧玲珑的花苞。之后,花苞绽成一个个绯色的灯笼,含苞吐萼。等到三月末,满树的花苞不知在哪一夜统统炸开,层层叠叠,粉嫩嫩的花瓣可与牡丹的国色天香媲美,金灿灿的蕊与粉艳艳的瓣相映成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嫣红如云似霞,吐露着春的气息。②
①
问句形式,引出话题,且开篇营造一种诗意的意境。
习作分享?范例比较
⑶
这是樱花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却也是樱花生命的尽头。③俗语说,樱花七日。樱花虽美,可花开花落只有短短七天。七天后,它们像是约好了似的,没有一丝留恋,满树繁花洋洋洒洒、轰轰烈烈地奔赴死亡,而昨日的瑰丽繁华仿佛是转瞬即逝的梦幻。
⑷
这不正是樱花令人肃然起敬的美吗?④即使只有短短七天光阴,樱花树也为之努力奋斗着。这七天之外,它没有浓绿的树冠可以与其他树木相比,也没有甘甜的果实能奉献。在不开花的季节里,没有人会注意这种平凡的树。但它没有放弃,也不在意花期的长短,它每分每秒都在努力着,努力汲取养分,努力活下去,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终于盼到花开的七日,它轰轰烈烈地盛放着,用一年的努力换来满树繁花,展示着生命的美丽。七天后,它知道,花虽凋谢,但希望还在,明年依旧会花开满树。
③
承上启下
引出樱花具有的品质。
④
感悟樱花
“肃然起敬”点出对樱花的情感,总领议论、抒情部分。
习作分享?范例比较
【
【
】
】
⑸
白居易曾云:“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樱花的妩媚娇艳自古以来便令人着迷,而它的精神更令人赞叹不已。它的无私、努力、坚持,还有那看淡生死的从容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⑤
⑤
揭示主旨,深化中心。
比较:
片段作文——描写樱花的绚丽
成型文章——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巧妙抓住樱花绚烂而花期短暂这一特征,嵌入生活的思考,表达对樱花无私、坚持、努力和从容的精神态度的赞叹。
文章由景到情,先叙后议,文从字顺,语言生动。
习作分享?范例比较
“新诗改罢自长吟。”
——杜甫
“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来顺口。”
——鲁迅
例文评析
《落叶也美丽》
(1)
一夜凉风,万叶落尽。
(2)
又一阵秋风吹过,树木枝叶摇曳,发出沙沙的凄鸣,它们在向秋天做着最后的殊死拼搏,但仍然无济于事。当叶竭尽了它最后一份生命力时,伴着秋风,打着旋儿,轻轻飘落下来,缓缓地飘在泥土上,飘落在我眼前。
①“殊死拼搏”与前文“凄鸣”相矛盾。可以修改为“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例文评析
(3)我小心翼翼拾起那片飘落在土壤上的枯黄树叶,仔细端详起来。这是一片宽大的、早已干枯了的杨树叶,是饱经风霜了的树叶。褪去的色彩定格为绚烂的金黄,生命的激情也便定格在了这灿烂的色调中。叶片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像被毛毛虫啃过似的。就连那叶与经脉也呈清一色的枯黄。叶边儿微微向内卷起,又薄又脆的。看来,它的确到生命尽头了。
②
这句话描写颜色,表现生命华丽消逝,但与上下文衔接不适。建议放到本段最后一句。
+
②褪去的色彩定格为绚烂的金黄,生命的激情也便定格在了这灿烂的色调中。
例文评析
(4)“唰,唰——”风,吹着;叶,还在落着。翻飞着,翩跹着,静静地落在地面上。一片,两片;一层,两层。一片又一片充满希望的树叶,像一只只纷飞的金色蝴蝶般飘过我眼前,我的心也不由地随着紧缩:又是一个生命的凋零啊!
(5)大自然永远是一位大手笔的艺术家。昨天还黄叶缀满的树,现在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寂寞地迎着灰暗深沉的天空背景,展现着孤凄的生命。树枝儿光秃秃地在狂风中摇摆,一脸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感受到了它惆怅的心绪:无奈于宿命的安排,想极力留住残存的生命,却拗不过大自然的安排——给了它绚烂的色彩,就必须以生命作为代价。
③
“充满希望”“金色蝴蝶”与下文作者的哀叹情感色彩不一致。
建议修改为:一片又一片凋零的树叶,像被遗弃的孩子一般无助地坠落着。
例文评析
(6)风继续咆哮着,落叶颤抖着,柔弱的身躯在风中挣扎,时而被重重摔下,时而又被卷上半空中。它后悔了吗?它退缩了吗?不,它的消失,它的飘落,是要为大树增添一份养分。落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整片树林延续。“牺牲一片落叶,换来整片树林。”落叶,有生命,有活力,有理想!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是一种归宿,也是一种开始。它不愿贪恋枝头,因为有着更为重要的工作,有着更为远大的理想。落叶把脱离大树的美,转化成了归附大地的美。再过一段时间,它会化作肥沃的泥土,完全融入大地母亲,一任树木吸取它的点点滴滴,从而开始生命的再现与复苏,把生命持久而永恒地延续下去。
④
议论过于突兀,可以增添承上启下的衔接句。
建议添加:我相信,叶有生命,叶也有灵魂,与人一样有着复杂的情感,喜怒哀乐,悲苦欢愁。
例文评析
⑤
引用
议论
赞美落叶无私奉献,照应文题“美丽”。
(8)
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孕育了春天;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它本身的色彩;也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它无私奉献的一生。落叶的美丽在于过去,在于现在,更在于将来!
(9)
望着手中这片枯黄落叶,看着落叶的绚丽飞舞,我心里不由得充满了对落叶的深深敬意。原来,落叶也美丽!
⑤
运用排比点明了落叶的内涵,但要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安排。
建议修改为“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它本身的色彩;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孕育了春天;也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它无私奉献的一生。”
例文评析
立足篇章,推敲字句的准确与连贯,进一步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习作分享
通过佳作示范引领,提高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例文评析修改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