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3.1.2 呼吸的过程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3.1.2 呼吸的过程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12 16: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如何进入组织细胞的,那么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体内的组织细胞要经过哪些过程呢?
第一节呼吸-呼吸的过程
学习目标
1.解释呼吸运动实现肺通气的原理。
2.描述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气体交换的原理。
3.概述呼吸的实质。
人体的气体交换
01 肺的通气
02 肺内的气体交换
03 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04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一:肺通气

胸骨
肋骨
脊柱

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包括吸气、呼气。
做一做:一只手按在胸骨处,另一只手按在肋骨处,尽力吸气,体会吸气时胸廓的大小及胸骨、肋骨移动情况。
一、肺通气
胸骨
肋骨
肋间肌

胸廓扩大


肋间外肌收缩
膈肌收缩
胸骨前移
肋骨向上向外移
膈顶下降
胸廓上下径变大
胸廓左右径变大
胸廓前后径变大
肺扩张
肺内气压变小
吸气
一:肺通气
胸廓缩小

肋间外肌舒张
膈肌舒张
胸骨后移
肋骨向下向内移
膈顶上升
胸廓上下径变小
胸廓左右径变小
胸廓前后径变小
肺缩小
肺内气压变大
呼气
一:肺通气
呼气与吸气相反
人体呼吸时胸廓的变化示意图
肋间外肌收缩
膈肌收缩
吸气
呼气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增大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减小
胸廓容积增大
胸廓容积缩小
肺扩张肺内气压
小于外界大气压
肺回缩肺内气压
大于外界大气压
空气进入肺
气体排出肺
气管
支气管


呼吸模型
想一想
模型中的玻璃管、气球、橡皮膜分别代表什么?
如何操作表示吸气和呼气呢?
气球 (回缩/膨胀)
气球内气压 (增大/减小)

气球 (回缩/膨胀)
气球内气压 (增大/减小)
膈顶 (上升/下降)
膈肌 (收缩/舒张)
胸廓上下径 (增大/减小)
气体 (进入/排出)
舒张
上升
减小
回缩
膈顶 (上升/下降)
膈肌 (收缩/舒张)
胸廓上下径 (增大/减小)
气体 (进入/排出)
收缩
下降
增大
进入
排出
膨胀
呼气
吸气
增大
减小
松手
下拉橡皮膜
肺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二:肺内的气体交换
三: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肺部获得的氧气是怎样运往全身组织细胞的呢?
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
四: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静脉血
动脉血
在肺部为什么氧气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正好相反呢?
你知道吗?
好香啊!
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排序:动脉血、静脉血、肺泡、组织细胞。
肺泡
动脉血
静脉血
组织细胞
氧含量:



CO2含量:
组织细胞

静脉血

动脉血
肺泡

想一想
衡量肺工作能力的指标——肺活量
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称肺活量
(注意:测量时取最高值 )
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肺工作能力!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呼吸肌舒缩能力加强,
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肺活量增大,
呼气功能增强。
指导生活
储存蔬菜的地窖
意大利“屠狗洞”
他为什么会晕倒?
进入深坑、深洞前做灯火试验。
煤气中毒:是由于人吸入一氧化碳造成的,一氧化碳比氧气更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组织细胞缺氧。 
指导生活
板书设计:
1.呼吸肌舒缩的结果实现了(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肺的通气     
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D.体内的气体交换
2.呼吸的实质是(   )
A.吸进氧,释放二氧化碳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  
D.完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B
B
练一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运动就是肺通气
B.测肺活量要取平均值
C. 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都增加
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肺泡数量增多
4.肺内的气体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依赖于( )
A.呼吸作用 B.呼吸运动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气体的扩散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