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中国古代史(6辽宋夏金元时期)学案(知识梳理+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1】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中国古代史(6辽宋夏金元时期)学案(知识梳理+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2 15:2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中考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模块知识清单
专题一: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专题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专题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专题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专题五: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专题六: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专题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专题六: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时间坐标:
辽、宋、西夏、金、蒙古政权并立时期
元朝
契丹
北宋
西夏
金政权
金灭辽
金灭北宋
蒙古政权
元朝
元灭
元统一
元亡
建立
建立
建立
建立
南宋建立
建立
建立
南宋
全国
明立
10C初
960年
11C前期
1115年
1125年
1127年
1206年
1271年
1276年
1279年
1368

考点一:辽建立
北宋建立
澶渊之盟
1.辽建立
(1)耶律阿保机:辽河流域的契丹族崛起。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各部,960年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
(2)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后晋得到幽云十六州,实力进一步增强,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
(3)辽的历史地位:辽对于我国北部地区的开发和北方各族联系的加强,以及对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重要作用。
2.北宋建立
(1)时间:960年
(2)建立者:赵匡胤
(3)朝代:建立宋朝,赵匡胤被称为“宋太祖”
(4)定都:东京
(5)建立过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
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宋太祖、宋太宗用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3.澶渊之盟
(1)澶州之战:1004年秋,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取得胜利。
(2)澶渊之盟:1005年,宋辽议和,此后,宋辽之间100多年保持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二.女真族的崛起
金灭辽、北宋、南宋与金对峙
1.
女真族的崛起
(1)建立政权: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措施: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2.
金灭辽、北宋
(1)金灭辽:1125年,辽被金灭亡。
(2)金灭北宋: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
南宋与金对峙
(1)南宋的建立:1127年,宋伙宗的弟弟赵构即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2)岳飞抗金: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夺回了建康、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被人们称为“岳家军”。岳飞的功绩:建康大捷;收复寒阳六郴;打到朱仙镇;郾城大捷。
(3)宋高宗勒令岳飞撤军的原因:宋高宗担心战争胜利影响求和,又害怕抗金将领权力太大,威胁朝廷,勒令岳飞退兵。
(4)宋金和议产生的影响:宋金和议后,南宋五朝的统治得到暂时稳定。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三.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1.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原因:(1)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南方农业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北方
(2)自然因素:南方温度适宜、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自然环境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4)政策倾向:宋朝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表现
(1)粮食作物:南方水稻种植面积增长,改良水稻品种,水稻产量大大提高;南方水稻在北方得到推广;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城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
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为距缩小。
唐末、五代以来,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
宋代手工业兴盛:
(1)纺织业:宋代丝织业在民间出现了经营专业户,苏州、杭州、成都的官营织锦院有工匠几千人。棉纺织业在南方逐渐普及。
(2)制瓷业:陶瓷器的制作更加精美,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3)采矿业:采煤技术领先世界,许多地方煤已大量用于居民生活。
(4)造船业: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装有指南针。
商业的繁荣:
(1)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均有上百万人口,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城市周围出现的集市逐步发展为市镇。
(2)海外贸易兴盛,泉州、广州、明州等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四.蒙古政权建立
元朝统一全国
1.
蒙古政权建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长期游牧在蒙古高原。铁木真是蒙古族的一个部落首领,13世纪初他统一了蒙古各部。
(2)蒙古汗国的建立:1206年,铁木真做全蒙古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了以和林为都城的蒙古汗国。
(3)成吉思汗的扩张: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相继降服畏兀儿,攻灭西夏、金,招降吐蕃,占领大理,形成对南宋的包围之势。成吉思汗曾三次派兵西征,占领了今中亚直到欧洲东部和今伊朗北部地区,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4)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统一蒙古
2.
元朝统一全国
忽必烈建立元朝
(1)时间及都城:?1271年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2)建立者:忽必烈,又称元世祖。
忽必烈或元世祖的功绩:
①建立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
②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重视农业生产,鼓励人民开荒种粮,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3)治国措施:采用汉制汉法,国力日益强盛。
(4)意义:是我国封建时代继秦、西晋、隋之后又一次大的统一,它结束了自五代以来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分裂局面,为我国多民族融合创造了前提。
文天祥抗元和元灭宋
(1)文天祥:南宋军民在抗元斗争中涌现出的著名将领。被俘押送途中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2)南宋灭亡: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3)元统一: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
3.行省制度和宣政院
(1)元设行省制度的原因: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超过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管理,故设行省制度。
(2)在中央设宣政院的目的:管辖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3)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专题六中考预测
一.选择题
1.凉都六盘水被誉为“西南煤都”。请问早在哪个朝代我国的采煤技术就已经领先(?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苗族
3.与宋井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4.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下列事件中不属于该优良传统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康熙帝出兵雅克萨
D.?岳飞抗金
5.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
A.会子
B.交子
C.关子
D.瓦子
6.“青山有幸理忠骨,白骨无事铸佞臣的”对联中“忠骨”指的是谁(?
)
A.郑成功
B.岳飞
C.戚继光
D.左宗棠
7.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
A.开始使用牛耕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8.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政府财政收人依靠北方
9.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
B.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
C.外国使团随郑和船队来临安
D.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10.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但文化上并不繁荣
B.科技发达但政治上并不强大
C.军事强大但科技上并不先进
D.政治强大但经济上并不发达
11.发生“澶渊之盟”时,哪位皇帝在位?
(?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钦宗
12.新农具“秧马”开始出现在(?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3.泉州地区出现多处回族村庄,对回族的评述错误的是(?
)
A.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
B.信仰伊斯兰教
C.中国人与欧洲人通婚融合的产物
D.中华重要一员
14.“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15.下列关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的海外贸易发达
B.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交子
C.“苏湖熟,天下足”
D.景德镇的纺织品精美绝伦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面对材料叙述的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举一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通过阅读上面的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D
5.B
6.B
7.D
8.A
9.A
10.B
11.C
12.D
13.C
14.D
15.C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2)北民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南方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生产等。
(3)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出现娱乐场所瓦舍;商业(或海外贸易)繁荣,超过了前代;沿街设立店铺;有三大传统节日等。
(4)根据实际制定恰当的政策;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维持地区和平稳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