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12 16:2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加减法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的相互换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预习导学
1、计算下面的题。
36+17=
323+147=
2、根据上面的加法每题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自学教材例题,分析并解答。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用加法计算,列式:3+3+3+3=12
用乘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枝,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
)。
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
2、有关0的运算
你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
a-0=(?????)????
??a+0=(?????)????
?a-a=(????)????
0×a=(????)???
???0÷a=(????)?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交流展示
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
2、通过合作学习后,我还知道了:
积=(
)×因数
因数=(
)÷另一个因数
商=(
)÷除数
除数=(
)÷商
被除数=(
)×商
四、过关检测:
1填空题。
(1)一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
)。
(2)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与它相同,他们的积是(
)。
(3)被除数是54,商是9,除数是(??
)。
(4)另个因数的积是72,其中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
)。
(5)0乘(
)都得0;0除以(?)都得0。
2、根据算式直接写得数。
(1)32×25=800?????
800÷(
)=25????
800÷32=(?

(2)425÷17=25?
17×25=


425÷(
)=17?
3、计算下列各题。
45+45×0=
0÷18+9?=
469+0=?
32×3×6×0=?????
430×0=?????
?0÷318?=
486-486=
546-0=
五、作业
1、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两个算式。
17×42=714
1125÷25=45
208×67=13936
1008÷48=21
2、填空
被除数
除数

余数
225
21
18
23
6
478
13
10
六、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
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的验算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