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卷】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过关卷】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0 09:5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过关卷(4)
题号



总分
得分
(时间:120
满分:120)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请在下面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小题2分;
第8题每小题2分)
1.城阙辅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句子是:

。?
4.《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chǐ)
?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②(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
(疯狂放肆)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
?(。?!)在害怕啊!
(1)根据第①句中括号内拼音将汉字填在横线上。
(2)在第②句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3)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的标点,填写在横线上。
6.下列关于“酒”的书法作品,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是行书,飘逸洒脱,如一个人的行。
B.(2)是楷书,端庄秀丽,如一个人的坐。
C.
(3)是草书,灵动奇异,如一个人的舞。
D.
(4)是隶书,潇洒自由,如一个人的跑。
7.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8.
张伯新开了一个二手书店,大家前来表示祝贺。
(1)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一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
B.
上联:远求海外珍本
下联:琳琅满架,唯待人求
下联:精印人间好书
C.
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
D.
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
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
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疾
(2)有的同学说买书就要买新的,二手的图书没有人会要,你觉得对吗?
二、阅读(43分)
(一)课外文言文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1题。(5分)
造竹纸
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当笋生之后,看视山窝深浅,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砍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恐塘水有涸时,则用竹视①通引,不断瀑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其中竹穰②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③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
【注释】①竹视:毛竹做的水管或水槽。②竹穰:同“瓢。③楻桶:大木桶。
9.“恐塘水有涸时”中“涸”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10.?本文介绍了竹纸制造过程的哪几个环节?(2分)
11.?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7分)
故?乡
梁孟伟
①故乡,是一幅秘藏的圣符,是一座精神的殿堂。
②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草鞋”,鞋面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一点。夏天,圆月在天时,我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种出满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蚂蟥总是在腿上吃得滚圆……缺吃少穿、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我曾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山冈,久久眺望山外的世界;一次次诅咒过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
③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地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换。除了探望父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星光日益陌生。
④记得有一年,因病修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乡亲们用古铜色的脊背,背我走过村前的木桥,张家大妈王家阿婶端来了飘香的饭菜,董家大叔吕家兄弟送来欢声笑语……啊,在温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每个细胞都享受着抚爱;我的整个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变得澄澈。
⑤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这种留恋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也构成我的精神家园。
⑥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正当我为建房选址、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时,却传来家乡要筑水库的消息,网上甚至流传出了库区的三维地图。忽然,我有一阵被掏空般的晕眩,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原来,故乡的根已经深深扎入我的心田。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心里却一直茫然:梦还有多久?路还有多远?短暂停留,这才发现,惟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
⑦为此,我特地回了趟家乡。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人的习惯。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⑧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药平静得多。不过,偶尔也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心境:老人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修改;年
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
⑨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径,慢慢地、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霭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华照亮了我的泪眼。
⑩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明天,乡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
?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
12.?第③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3.?请结合全文赏析第7自然段画线的句子。(4分)
14.?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们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4分)
15.?文章开始写“我”一次又一次的诅咒故乡,后面又写“我”因故乡建水库被淹而痛苦,这样的安排并不矛盾,为什么?(5分)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13分)
放下偏见
周礼
①几年前,我们单位来了一位女同事,因为她穿着过于时髦,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于是我对她产生了偏见,认为这人只是一个花瓶,不会有什么过人的本领,因此,但凡有什么重要的任务,我总是分配给其他人,而从不让她参与。后来,这位女同事调离了我们单位,去了另外一个部门工作。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不到三年的时间,她竟被评为市十佳青年。听说,她在新单位的工作业绩特别突出,还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重要期刊发表,深得领导的赏识和器重。因为自己一时的偏见,结果让一个人才白白地流失了,虽然上司没有责怪我,但我仍然感到十分后悔。
②经历了这件事后,我发现我们很容易带着偏见看待人或事,比如,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脸上有块刀疤,就错误地认为这个人不是一个好人,赶紧避而远之;当我们看到别人来自农村,就错误地认为这个人没有修养,从而看不起他,小瞧于他;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身上有着某方面的缺陷,就错误地认为这个人哪一个方面都不行,不愿再给他任何的机会……其实,我们认为别人不行,并非别人真的不行,而是我们带了一副“有色眼镜”看人。
③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会产生偏差,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包容这种差别,不要因为别人的见解与自己相左就歧视别人,打压别人。人生本来就很坎坷,我们又何必再人为地加上一层偏见呢?如果我们做人、行事过于情绪化,往往会影响到我们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到头来,既伤害了别人,自己也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
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很多时候,偏见会令我们陷入痛苦、烦恼的泥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你仇视别人,别人同样不会看好你,与其相互敌视,相互嫉恨,不如放下偏见,求同存异,包容他人,接纳他人。
⑤子发是楚国的一位名将,有一次,一个贼眉鼠眼的小偷前来投靠他,宾客们都十分瞧不起他,就连子发刚开始也对他持有偏见,但楚国正是用人之时,念在他有一技之长的份上,子发将他留了下来,并以上宾之礼待之。不久,齐国进攻楚国,子发率部众迎战,可是面对如狼似虎的齐军,楚军根本无法抵挡,三次交战都败北而归。子发及宾客束手无策,眼见城池不保,大家心急如焚,就在这时,那个小偷站出来主动请缨,愿孤身一人前往齐营,化解这场危机。第一晚,小偷潜入齐营,偷了主帅的帷帐,并让子发派人送回去。齐帅收到帷帐,心中大骇。第二晚,小偷又潜入齐营,偷了齐帅枕头,子发依旧送还,齐帅甚惧,夜不能寐。第三晚,小偷再次潜入齐营,偷了齐帅头上的发籍子。齐帅感到万分恐慌,他对左右说:“如若再不撤军,子发恐怕要派人来取我的项上人头了。”就这样,齐军不战而退,楚军免受了一场灭顶之灾。
⑥大海之所以能纳百川,就是因为它没有偏见,能够包容一切。如果对一个人持偏见,就会影响到公平与公正,如果对一群人持偏见,就影响到友爱与团结,而对一个民族持偏见,就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安定与发展。放下偏见,是为人之本,是公正之源,也是快乐之泉。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4分)
17.文中第5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5分)
(三)名著阅读(8分)
19.?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甲】保尔打定主意,要向瓦西里神甫问个明白。等到上圣经课的时候,神甫刚坐到椅子上,保尔就举起手来,得到允许以后,他站起来说:“神甫,为什么高年级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了,并不像圣经上说的五千……”他刚说到这里,就被瓦西里神甫的尖叫声打断了:“混帐东西,你胡说什么?圣经课你是怎么学的?”保尔还没有来得及分辩,神甫就揪住他的两只耳朵,把他的头往墙上撞。一分钟之后,保尔已经鼻青脸肿,吓得半死,被神甫推到走廊上去了。
【乙】保尔感了好久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终于爆发了。他总是这样,一发起火来,动作就异常迅猛。“怎么,你们这帮坏蛋、奸商,竟敢欺负人?”保尔像蹬着弹簧,两手一撑就蹿到中铺上,挥起拳头,朝莫季卡那副蛮横无耻的脸上猛力打去。这一拳真有劲,那个家伙一下子就栽下去。跌落在过道里的人们的头上。“你们这帮混蛋,统统给我滚下去。不然的话,我就要你们的狗命!”保尔用手枪指着上铺那四个人的鼻子,怒冲冲地吼着。这样一来,局面完全改变了。丽达密切注视着周围所有的人,要是有谁敢碰碰保尔,她就准备开枪。上铺马上腾出来了,那个贼眉鼠眼的家伙也慌忙躲到隔壁的铺位上去。
(1)甲乙两段都选自小说《
》,作者是
(2分)
(2)甲乙两段文字说的是同一时期的事情吗?请分别概述。(3分)
(3)甲乙两段文字突出了保尔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治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2分)
.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6分)
(二)写作(50分)
21.?(改编题)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这段日子不寻常
作文(2)阅读疫情期间小汤山援鄂医疗队员的请战书,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
尊敬的南方医院党委:
我们是2003奉命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当年为全国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
17年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冠状病毒的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我们特此向院党委请战,愿为战胜新SARS样疫情,随时听候调令,我们小汤山全体队员都义无反顾,奔赴一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此,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必召回,战必胜!
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医疗队全体队员
2020年1月23日
(请战书上面有队员的签名和按下的鲜红手印)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过关卷(4)参考答案
1.
烟望五津
2.
满面尘灰烟火色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5.(1)耻(2)疯狂(3)!
6.
D【解析】经分析,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所以说隶书“潇洒自由,如一个人的跑”的看法是不恰当的。故选D。
7.
A【解析】BCD三项都有借代手法。“烽火”指代战争;“孤帆”指代客船;“红”指代花。
8.
(1)A【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题干要求,认真审读每个选项,所选对联内容要符合“二手图书书店”的特点。A项“锦绣成文,原非我有”暗合“二手书”之意,“琳琅满架,唯待人求”符合“出售”特点;B项由“精印人间好书”可知此联适合印刷店;C项由“楚辞汉赋”“夏鼎周钟”可知此联适合古玩字画店;D项由“扁鹊难医微恙”“华无奈小疾”可知此联适合药店。故选A。
(2)表示肯定,符合情理即可。示例:我认为不对,图书并不是非要新书才能读,二手图书有之前读者的标注,也值得借鉴交流,而且有一些已经不再出版的图书,在二手图书店也可以买到。
9.
积水无存(或水干)
10.
选材(竹)、砍材(竹)、浸泡、槌洗、火煮等。
11.
列数字,如:“截断五七尺长”;打比方,如:“其中竹种形同苎麻样”。
12.
内容上:交待了自己“远离”故乡的途径与时间,及成为城里人后对故乡日渐陌生。与后
文对故乡的留恋形成对比。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诅咒故乡、发誓离开”的情节;引出下文“我重回故乡及心理变化”的叙写。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构思,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作答。这一段共三句话,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句交代离开家的时间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离家的意义是“逃难”,“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第二句话写自己平时很少回去;第三句写因此日渐疏远故乡。从内容上看,与后文对故乡的情日浓形成了对比。结构上,这是典型的过渡段,承上(诅咒故乡,发誓离开)启下(引出重回故乡及心理变化)。
13.
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将乡亲们与家乡的联系比作脐带,生动形象地表明故乡对于乡亲们来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同时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希望也不相信乡亲们会隔断与故乡的联系,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不舍与眷恋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中的重点句子。如果明显使用了某种手法,要答出来。这个句子中,运用比喻,作者把乡亲们心底的故乡比作“脐带”,反问“真能一刀剪断”意思是“不能剪断”。从比喻的角度来看,意在表明乡亲们浓浓的故士情结,难以割舍;从反问的角度看,是说作者的乡土之情是不能被割断的,这就表明了即使漂泊在外的游子,也有着浓浓的乡土之情。
14.
老人们:生于故乡,长于故乡,已经习惯了故乡的生活。对搬离之后的未知生活心怀担忧,加之故土难离、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所以不希望离开。
年轻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可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二可借此机会,走出乡村,改变现状。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老人们,包括“我”。从67段来看,故乡的根已经“扎入我的心田”,“惟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故土难离的传统和安土重迁的习惯,使我们不愿离开故土;年轻人的想法文中并没有提及,要结合生活经验作答,如年轻人则希望通过移民搬迁,创造出走乡村,实现致富的梦想。
15.
这样的安排,体现出“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故乡的认知与情感也发生了改变;诅咒故乡,是因为故乡的贫瘠,让儿时的我备尝艰辛;感到痛苦,是因为自己依恋的故乡(精神家园),即将被淹没,以后只能梦回乡关。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选文第2段省略号后的“缺吃少穿、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这句话,总结上文,概括了“我”诅咒故乡的原因在于故乡的贫瘠,让“我”苦不堪言。文章结尾说“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呼应前文修水库移民,同时说明故乡被淹,自己再也见不到温馨甜蜜、如诗如画的故乡,只能在梦中回到故乡,令人痛苦不堪。
16.
我们应放下偏见,求同存异,包容他人,接纳他人。
17.
举例论证。列举了楚国大将子发因放下偏见,重用一个“贼眉鼠目”的小偷,从而让齐军不战而退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8.
不能删去。选文最后一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一步阐释放下偏见的重要意义,从个人到国家,深化了中心论点,并得出“放下偏见,是为人之本,是公正之源,也是快乐之泉”的结论,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和完善,使论证更加严密,因而不能删去。
19.(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2)不是;甲段写的是童年时期保尔上课时对神甫讲的内容提出疑问,遭到神甫的惩罚。乙段写的是青年时期的保尔在火车上与流氓作斗争的场面。
(3)乐于思考、诚实、爱憎分明、敢于跟恶势力作斗争的性格特点。
20.(1)材料一着重说民族的阅读重要,材料二着重说个人的阅读重要。结合两则材料: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
(2)①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
【解析】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一般多用对偶的形式来拟写。分析题干可知,拟写标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养成读书的习惯。

示例:童将军(童老)您好!我是某校学生代表,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我校即将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想请您去作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我们恭候您的光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述时,一定要有称呼,有问候语,目的要明确,要围绕读书来进行,据此可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