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句话 3(长春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句话 3(长春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13 12: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8-2一句话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缄、霹、雳”3个生字,理解“缄默、霹雳、铁树开花”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句话”的含义,感悟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基础知识
霹雳: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闻先生曾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赤诚爱心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这种情绪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体现。
2.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一句话”的含义。
3.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4.教学突破点:
激情朗读。
四、教法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首诗中,再一次感受民族魂。这首诗的名字叫《一句话》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呢?快打开语文书,看看这句话是什么?
二、新课:
1.默读课文,画出这句话; “咱们的中国!”与“我们的中国!”“咱们的中国。”进行对比体会。体会那团强烈的爱国的烈火。
2.这是一句怎样的话呢?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一句话”的理解吗?有不懂的问题吗?能联系课文内容与时代背景,自学课文,想一想。小组讨论。
全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构思中心,运用写实和隐喻相结合的手法,反复咏叹,极力渲染烘托。第一节先用排比,通过“祸”与“火”的写实和比喻,揭露黑暗现实对民意的压制,也寓示着民众积蓄着的巨大的力量。接着进一步用火山作比,它虽然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这一喻象表明诗人对人民反抗的力量充满信心。第二节针对一些对中国前途悲观、不相信民众者发出警告,用“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来之不易但终会成事实。通过“我”坚信与“你”不相信的对比,引发出不信者可能会产生的惊慌、反感等种种诧异的表现,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民众反抗的必然性和突发性,表明诗人对民众解放自己、改造旧中国的潜在力量坚信不疑,并衷心拥护。他将民众的反抗与呐喊比喻成“青天里一个霹雳”既呼应“火”的意象,显示出无穷的威力,又是一种盛赞的口吻乙“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的两次反复,强烈地表达出对理想中国的期望与追求。此诗语言平易,形式上整齐匀称,又自然天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汇报学习:
学习第一节:以学生汇报为主,教师相机指导:抓“祸”、“火”体会这是句怎样的话:联系当时时代理解“祸”:军阀封建统治的黑暗现实对人的压制。
“火”:民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反映了民众尽管饱受压榨仍然保持缄默,但缄默背后却在酝酿着反抗与挣脱。
教师小结:这是句话在重压下,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的话。
读出这句话中蕴含的力量。
学习第二节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及时点拨。抓“铁树开花”体这句话。铁树开花来之不易,但终究会实现。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写出反动者慑于民众的爆发力量,企图极力维护自身统治所带去的恐慌和畏惧。
教师小结:这是句让反动派恐惧的话,也是能实现的话。读出作者对“咱们的中国”的渴望与赞美。进一步体会“咱们的中国!”把两节连起来读一读,思考:为什么这句话要重复两遍?你感受到什么?(对新中国的强烈的渴望与赞美。)读,读出这种渴望、读出这种赞美。
教师小结:正像同学们理解的那样,闻一多先生怀着赤诚爱国心,通过这首《一句话》表达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
五、板书设计
一句话
祸 缄默
火 霹雳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祈祷》闻一多
思考:闻一多祈祷什么?用我们学过的结合课文、联系时代背景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