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章节复习精编讲义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知识点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交换律中变化的只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变的是这两个加数及它们的和。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3.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计算几个数连加的算式时,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4.连减的简便计算
(1)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各个加数。
用字母可表示:a-(b +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先把所有的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用字母可表示:a -b-c=a-(b+c)。
知识点二:.乘法交换律
1.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g
2.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知识点三:乘法及连除的简便计算
1.同一道乘法算式的不同简算方法:
计算某些特殊的乘法算式时,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折分成两个数的积,再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来进行简算;也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折分成两个数的和,再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算。
2.连除的简便计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可表示为:a÷b÷c=a÷(b ×c)。(b 0,c 0)
(2)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改为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用字母可表示为:a÷(b×c)=a÷b÷c。(b 0,c 0)
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1. (2020四上·龙华期末)下面的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A. 25×125×4=(25×4)×(125×4) B. 8×(25+50)=8×25+50
C. 38×99+38=(99+1)×38 D. 159-(59-23)=159-59-23
2. (2020四上·惠阳期末)与63×101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 63×100+1 B. 63×100-1 C. 63×100+63 D. 63×100×1
3. 157+466+243=157+243+466运用了( )。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D. 乘法结合律
4. 一个商店运来7盒手套,每盒12副.每副手套卖20元,一共可以卖( )
A. 84元 B. 240元 C. 1680元 D. 1580元
5. (2019四上·海淀期末)下面三位同学中,结合算式4×3+7×3正确说明了乘法分配律成立的是( )
芳芳:因为4×3+7×3一共是10个3,所以4×3+7×3=(3+7)×3
文文说:我用画图方法说明,
丽丽说:我用举例方法说明:我到文具店买了单价为4元的小练习本3个。单价7元的大练习本3个,求一共花了多少钱?
可以先分别求出大、小练习本的总价,再求一共花的钱数,也就是4×3+7×3;也可以先求大、小练习本的单价和,再求一共花的钱数,也就是(4+7)×3。
A. 芳芳和文文 B. 芳芳和丽丽 C. 文文和丽丽 D. 芳芳、文文、丽丽
二、判断正误(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6. (2020四下·株洲期末)76×101=76×100+1。( )
7. (2020四下·图们期末)小强的简算:25×101=25×100+25=2525 ( )
8. (2020四下·苍南期末)32×(7×3)=32×7+32×3。( )
9. 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10. (2019四下·阳东期末)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原算式的运算顺序,而加数的位置不变.( )
三、仔细想,认真填(共7题;13题每空0.5分,其他每空1分,共23分)
11. (2020四上·宝安期末)用运算律填空:15+34+85+6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填一填,算一算。
209+154+71+146
=209+71+154+146……………………加法________律
=(209+71)+(154+146) ………加法________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3.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填一填。
48×5=________×48 ________×60=________×9
________×25=________×12 50×7×4=50×________×7
(18×6)×5=18×(________×________) 35×(2×3)=(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8×4)=(15×________)×4 36×(________×6)=(36×________)×6
14. 如果要计算125、54、8三个数的积,你首先想到先算________和________的积,它们的结果再乘________比较快。
15. (2020四下·昌黎期中)小军在计算68×(☆+2)时把算式抄成68×☆+2,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值相差________。
16. 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81+791×9=________
17. 662+255+38=________+(________+38)
四、计算能手(共1题;共6分)
18. ( 6分 ) (2020四上·自贡期末)用简便方法计算。
(1)347-(247+75) (2)48-25-75+152 (3)57+138+43
五、解答题(共7题;共40分)
19. ( 6分 )
(1)买羽毛球拍花了多少元?
(2)每个羽毛球多少元?
20. ( 5分 ) 花园街第一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四(1)班44人,四(2)班48人,四(3)班42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1. ( 6分 ) (2020四下·兴化期末)一列特快列车和一列动车同时从甲城开往乙城,特快列车的速度是158千米/时,动车速度是208千米/时。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22. ( 5分 ) (2020四下·兴县期末)小燕用计算器计算1258×24时,发现数字键“4”坏了。如果还用这个计算器,可以怎样计算?请写出算式。
23. ( 6分 ) 学校开展植树活动。
(1)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
(2)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24. ( 7分 ) (2020四下·西山期末)小东在家探究用不同的思路计算两个长方形(如下图)拼组后的面积总和。
(1)小东想先分别求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面积总和,应该列式为________。
(2)小东想通过找寻拼成后大长方形的数据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应该列式为________。
(3)小东进一步探究,发现了这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一种运算定律。你知道是什么运算定律吗?请写出这种运算定律的名称,并用含有字母的算式把它表示出来。
25. ( 5分 ) 一件运动装上衣137元,一条运动裤63元,学校要给校运动队的25名同学每人购买一套运动装,一共需要多少元?
六、实际应用(共4题;共21分)
26. ( 5分 ) 商店上午卖出录音磁带49盒,下午卖出55盒.每盒磁带卖8元.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元.
27. ( 5分 ) 向阳小学的同学植树。四年级一班植了23行,每行25棵;四年级二班植了17行,每行也是25棵。两个班共植树多少棵?
28. ( 5分 ) 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橘子各80箱。苹果每箱20千克,橘子每箱16千克,水果店运来的橘子比苹果少多少千克?
29. ( 6分 ) 四(1)班和四(2)班为灾区小朋友捐款,平均每人捐了16元。
两个班一共捐了多少钱
一、精挑细选
1.C
25×125×4=(25×4)×125=100×125=12500
8×(25+50)=8×25+8×50=200+400=600
38×99+38=(99+1)×38=100×38=3800
159-(59-23)=159-59+23=100+23=123
方法正确的是C。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A:应用乘法的结合律使计算简便,把25与4结合起来相乘,再乘125即可。
B:应用乘法的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用8与25相乘,同时用8与50相乘,然后把它们的积相加即可。
C:应用乘法的分配律提出相同的因数,把相同因数38提出来,然后把1与99相加,再用它们的和与38相乘即可。
D: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去,去掉括号,括号里的符号变号,括号里的减号,去掉括号后变为加号。
2.C
解:63×101=63×(100+1)=63×100+63×1=63×100+63。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A
解:466和243交换了位置,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A。
思路引导: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公式表示为:a+b=b+a。
4.C
解:方法一:12×7×20=84×20=(80+4)×20=80×20+4×20=1600+80=1680(元) 答:一共可以卖1680元;
方法二:20×12×7=240×7=(200+40)×7=200×7+40×7=1400+280=1680(元) 答:一共可以卖1680元。
故选:C。
思路引导:本题方法一是先根据每份数×份数=总数,求出求7盒有多少副手套,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方法二是是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求出每盒多少元,再求7盒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注意计算中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
5.C
芳芳说法错误, 因为4×3+7×3一共是11个3,不是10个3,所以芳芳错;
文文第一个图有3排,每排4个圆,第二个图有3排,每排有7个圆,和在一起有3排,每排11个圆,共33个圆, 说明了乘法分配律 ,分析正确;
丽丽两种求法,大练习本的价钱+小练习本的价钱=总价;大小练习本的单价和×买的数量=总价,用算式表示为 4×3+7×3 = (4+7)×3 ,说明了乘法分配律,丽丽分析正确。
正确说明了乘法分配律成立的是文文和丽丽。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 =a×b+a×c。
二、判断正误
6.错误
解:76×101
=76×(100+1)
=76×100+76×1
=7600+76
=7676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a+b)×c=ac+bc。
7.正确
25×101
=25×(100+1)
=25×100+25×1
=25×100+25
=2525。
故答案为:正确。
思路引导:这道题把101拆成100+1,然后应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的。
8.错误
32×(7×3)=(32×7)×3,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据此判断。
9.错误
52+83+48
=83+52+48(加法交换律)
= 83+(52+48) (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本题中的算式先运用交换律,后运用结合律。
10.正确
解: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原算式的运算顺序,而加数的位置不变。
故答案为:正确。
思路引导:加法结合律:(a+b)+c=a+(b+c)。
三、仔细想,认真填
11.15;85;34;66
解: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知:15+34+85+66=(15+85)+(34+66)。
故答案为:15;85;34;66。
思路引导: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交换34和85的位置,然后把15和85相加,把34和66相加即可。
12.交换;结合;280;300;580
解:209+154+71+146
=209+71+154+146······加法交换律
=(209+71)+(154+146)······加法结合律
=280+300
=580。
故答案为:交换;结合;280;300;580。
思路引导: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13.5;9;60;12;25;4;6;5;35;2;15;8;5;5
解:48×5=5×48;
9×60=60×9;
12×25=25×12;
50×7×4=50×4×7;
(18×6)×5=18×(6×5);
35×(2×3)=(35×2)×3;
15×(8×4)=(15×8)×4;
36×(5×6)=(36×5)×6(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5;9;60;12;25;4;6;5;35;2;15;8;5;5。
思路引导: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14.125;8;54
解:125×8×54
=1000×54
=54000
如果要计算125、54、8三个数的积,你首先想到先算125和8的积,它们的结果再乘54比较快。
故答案为:125;8;54.
思路引导:因为125与8的积是1000,所以运用凑整法计算比较简便。
15.134
68×(☆+2)- 68×☆+2
= 68×☆+68×2- 68×☆+2
=68×2-2
=136-2
=134
故答案为:134。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原来的算式-现在的算式=相差的值,据此列式解答。
16.7200
解:81+791×9=9×9+791×9=(9+791)×9=800×9=7200。
故答案为:7200。
思路引导: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字母表示为: a×(b+c)=a×b+a×c;因为81=9×9,这时算式中有相同因数9,且另外两个因数9与791的和是800,所以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b+a×c的逆用:a×b+a×c=a×(b+c),计算比较简便。
17.255;662
662+255+38= 255+(662+38).
故答案为:255;662.
思路引导:根据整数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据此解答.
四、计算能手
18.(1)347-(247+75)
=347-247-75
=100-75
=25
(2)48-25-75+152
=48+152-25-75
=(48+152)-(25+75)
=200-100
=100
(3)57+138+43
=57+43+138
=100+138
=238
思路引导:(1)根据连减的性质得到347-247-75,据此简便运算;
(2)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得到(48+152)-(25+75),据此简便运算;
(3)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得到57+43+138,据此简便运算。
五、解答题
19.(1)25×16
=25×4×4
=100×4
=400(元)
答:买羽毛球拍花了400元。
(2)540÷(9×12)
=540÷9÷12
=60÷12
=5(元)
答:每个羽毛球5元。
思路引导:(1)用每副羽毛球拍的钱数乘16,然后把16看作4×4,运用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求出买羽毛球拍花的钱数;
(2)用每筒羽毛球的个数乘筒数求出羽毛球个数,然后用共花的钱数除以羽毛球个数,这样列出综合算式,运用连除的性质简便计算。
20.解:44+48+42
=44+(48+42)
=44+90
=134(名)
答:四年级一共有134名学生。
思路引导:把三个班级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学生总数,先列式再运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即可。
21.解:如图所示:
208×3-158×3
=(208-158)×3
=50×3
=150(千米)
答: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150千米。
思路引导: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的千米数=动车的速度×经过的时间-特快列车的速度×经过的时间,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2.解:1258×24=1258×3×8。
思路引导:本题可以考虑将24拆成2个数相乘的非4的数,即24=3×8。
23.(1)8×17+8×23
=8×(17+23)
=8×40
=320(人)
答:三、四年级一共有320人参加植树活动。
(2)问题: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
25×8=200(人)
答:五年级一共有200人参加植树活动。
思路引导:(1)三年级小组数8×每小组人数17=三年级总人数,四年级小组数8×每小组人数23=四年级总人数,三年级总人数+四年级总人数= 三、四年级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2)
五年级小组数8×每小组人数25=五年级总人数。
24.(1)a×c+b×c
(2)(a+b)×c
(3)解:这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解:(1)列式为:a×c+b×c;
(2)(a+b)×c;
故答案为:(1)a×c+b×c;(2)(a+b)×c。
思路引导:(1)用字母表示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把两个长方形面积相加即可;
(2)用加法求出组成的长方形的长,然后用长乘宽求出总面积;
(3)由于大长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这两个列式也是相等的,这实际就是乘法分配律。
25.解:(137+63)×25=5000(元)
答:一共需要5000元。
思路引导:一共需要的钱数=(一件运动装上衣的价钱+一条运动裤的价钱)×校运动队的人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六、实际应用
26.解法一:8×(49+55)
=8×104
=832(元)
解法二:8×49+8×55
=392+440
=832(元)
答:一天共卖了832元.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方法一:用每盒磁带的价钱×(上午卖出的盒数+下午卖出的盒数)=这一天一共卖出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方法二:用每盒磁带的价钱×上午卖出的盒数+每盒磁带的价钱×下午卖出的盒数=这一天一共卖出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27.解:23×25+17×25
=(23+17)×25
=40×25
=1000(棵)
答:两个班共植树1000棵.
思路引导:可以两个班植树的行数分别乘每行的棵数,分别求出两班各自植树的总数,相加后就是两个班共植树的棵数.
28.解:(20-16)×80=320(千克)或80×20-80×16=320(千克)
思路引导:苹果:箱数×每箱质量=苹果的总质量;橘子:箱数×每箱质量=橘子的总质量;苹果的总质量-橘子的总质量=橘子比苹果少质量。
29.解:(47+53)×16=1600(元)
思路引导:两班的总人数是47+53=100人,人数100×平均每人捐款数16=捐款总数1600元
知识互联网
知识导航
夯实基础
能力提升
能力达标百分训练(答案解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