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名著导读专题练习——《红星照耀中国》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A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的联系,他从自身昭示出红军奋斗的原因。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两个孪生天才A、B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实际上许多中国人都把A、B看作一个人。B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A有一颗热烈的斗争的心,它决定了A一生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完全操纵红军,A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正是原因之一。从A、B直到所有军官和政治委员中间没有任何斗争。A、B的联合,非但不会冲突,而且有相辅的作用。A在各方面都没有政治的雄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施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
(1)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__,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己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_______________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2)文段中所说的A是_______________(填人名),B是_______________(填人名),从文段中可以看出A最优秀的品质是_______________。
(3)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
?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份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A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
xuán
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1)给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炯炯有神(?
?
?
?
)?
?
颧骨(????????)?
?
xuán
赏(????????)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部分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_描写方法。
(4)语段节选自《____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___》,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人名)。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零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_______________篇,又名《_____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文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__。作者第二次见他的时候,他正和_______________谈着话,南京虽然悬赏_______________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路旁的行人一起走。
(3)下列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的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阶级斗争》
D.《社会主义史》
(4)苏维埃政府的“四巨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___________。
(6)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主要内容。
?
4.
《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一边和他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他,因为在中国,像许多其他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以上片段选自美国记者①_______________的《红星照耀中国》。其中“他”是②_______________。在作者动身前往红都保安时,“他”给了“我”哪些帮助?
6.
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特写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重要事件,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长征的艰险和红军的伟大精神。
(2)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_写的《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_______________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乐观主义情绪和紧密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像一把烈焰,贯穿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请结合选段内容和你的理解,概括出长征精神的两点内涵。
(2)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认为“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是什么?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
8.
1936年,有一名美国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写成了一本世界畅销书。这名记者是谁?这本书叫什么?书中描写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个)
?
9.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学校开展“班班读名著,书香满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们班决定向全校同学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作为一部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请你根据以下两段选文,写出这位领袖的名字:________。
(选文1)
他继续说:“我正好走过他家,便停下来看示威。我看到很多人都已饿得半死,我知道那个人的米仓里有一万担大米,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肯帮穷人的忙。我生气起来,便带领农民攻打他的家,他们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我事后想起来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要是不卖,他们把米拿走是应该的。”
(选文2)
我必须承认他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
(2)为了让更多的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你们班决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推荐这部书,请你设计三种活动形式。
(3)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过程中,很多同学被红军身上的精神深深感染,认为值得学习和发扬;也有一些同学觉得时代在变化,所谓“红军精神”已经落伍了。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字)。
?
10.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有A、B、C三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
A:(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
B:(人名)________
C: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孔子曰:“仁者不扰,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红星照耀中国》中的许多人物都兼具了仁者、智者、勇者的品性,请你任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2.
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后,为了帮助同学们整合阅读所得,语文课代表做了一份“领袖形象”专题梳理表,请从表中三个人物中,根据外貌特征判断他是谁,并结合书中内容对其个性特点举例分析。
人物姓名
外貌特征
个性特点
举例分析
A________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勤奋博学
有反坑精神
???________
B________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吃苦耐劳
有军事智慧
???________
C________
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爱好广泛
身先士卒
???________
?
13.
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中国根据地,根据实地采访和考察得来第一手资料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一文,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这本书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请根据你对全文的阅读,说说哪一个书名更好。
?
14.
班级要举行《红星照耀中国》新书推介发布会,邀请你参加,请你完成以下的阅读任务。
①介绍红军发展。下图是________路线图。它正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这本书中写到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②设计新书腰封。腰封也叫书腰,是在书籍中间另曾一条类似腰带的文字介绍,以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请仿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示例,设计《红星照耀中国》的腰封。
示例:一部激励了无数青少年的励志之作
本书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经典形象。他执着于革命信念而坚忍不拔的崇高人格已经跨越了时空,让更多的人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
1.
【答案】
(1)《西行漫记》,西北
(2)朱德,毛泽东,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
(3)B
2.
【答案】
(1)jiǒng,quán,悬
(2)知识份子,知识分子
(3)外貌(肖像)
(4)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毛泽东
3.
【答案】
(1)12,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
(2)毛泽东,两个年轻的农民,二十五
(3)B
(4)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
(5)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6)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埃德加·斯诺笔下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4.
【答案】
示例: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
示例: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凶险的情形下过桥。
示例: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
5.
【答案】
①埃德加·斯诺
②周恩来
动手替“我”起草采访旅程、答应让“我”骑马去保安并安排第二天早晨就动身、给毛泽东和苏区其他干部打电报,告知“我”就要来到等。
6.
【答案】
(1)强渡大渡河,过草地
(2)法布尔,生命
7.
【答案】
(1)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2)①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苏维埃人民及其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技巧,英勇、坚决的品质,几乎是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的热忱;③革命干部中的人才特别精干、英勇和忠诚。
8.
【答案】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或《西行漫记》);毛泽东、朱德、贺龙、周恩来等
9.
【答案】
(1)彭德怀。
(2)示例:1设计以介绍《红星照耀中国》为主题的宣传长廊;2举办以“红星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③邀请党史研
究专家讲讲《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名人铁事。
(3)红军精神:①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救国救民不
怕艰难险阻的牺牲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10.
【答案】
顽强敢拼,为人谦虚
朱德
示例:①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件衣服(他吃的很简单,通常是白菜、面条、豆子)
②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
11.
【答案】
彭德怀兼具仁者、智者、勇者的品性。当国民党用五万到十万元缉拿彭德怀的时候,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在街
上走时也不带警卫,可见其作为仁者对自己的危险处境毫不担忧;彭德怀曾经被叛徒出卖遭到逮捕,但他从不屈服,作为一个
智者,他理想坚定,从不疑惑:彭德怀年轻时就带领农民攻打在饥荒之年不卖平价大米给农民的大财主,让穷人得到地主的存
粮得以生存下来,可见勇者是不惧的。
12.
【答案】
毛泽东
示例:①勤奋博学:毛泽东学生时代曾经每天到省立图书馆看书,认真执行自修计划,每天早上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中午只停
下来买两块米糕吃,天天在图书馆待到关门才出来;/在斯诺采访毛泽东期间,有一次客人带了基本哲学新书来给毛泽东,毛泽
东花了三天四夜专心读完了这几本书;/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②有反抗精神:毛泽东青少年时
期不愿意按照父亲的安排生活,从家里逃出来到新学堂读书;/青年时期组织新民学会,争取湖南独立;/国民革命时期对陈独
秀的妥协退让非常不满意,两人逐渐分道扬镰。
周恩来
示例:①吃苦耐劳:为了要保护小小的苏维埃共和国(江西和福建的苏区),生活很艰苦,甚至没有盐吃,不得不用人的铁的意
志靠代替;/长征期间,他身患重病,九死一生,终于长征到了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②有军事智慧:周恩来二十六岁就被任命
为黄埔军校秘书,连蒋介石也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在激进的学生中间影响很大;/周恩来与上海的工
人领袖一起组织了工人纠察队,从军阀那里得到经验,训练了武装力量,进行了上海工人总罢工,占领了城市,使上海不攻自
破。
朱德
示例:①爱好广泛:他喜欢运动,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打个“不厌”;他喜欢读书,仔细定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
籍。(需要写两种以上的爱好)②身先士卒:担任全军统帅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
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冬天则以转牛肉当饭;/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大部分时间步行
,似乎不知疲倦;/不十分忙的时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常常亲自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
13.
【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更好。红军头上带的八角帽上有颗红五角星,红星即借代红军。作者以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
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陕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西行漫记》只是为了方便在国民党统
治区发表才临时易名的,它更像是一个普通的旅游札记,没有前者鲜亮夺目,主题鲜明。
14.
【答案】
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②示例: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这本节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
据地延安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和红军将领的情况
15.
【答案】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和平解决,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