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2021中考语文三轮复习
模拟适应测试
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
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共10分)
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①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在英雄看来,自己与民族、与国家如有契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妇孺皆知的宋朝名将岳飞,为dǐ
yù外侮,满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奔赴沙场。邓稼先1958年被xuǎn
pìn领导原子弹工程,什么事都是( )。一次发生事故时,明知会有危险,②而且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这正是英雄们所具有的一种高尚的品质。
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是英雄的又一可贵之处。在老山雷场扫雷中突遇爆炸,杜富国本能地一挡,两三米外的战友得救了,③他的双手和双眼却从此看不见光明了。④在第一个危险时刻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这种( )的气概正是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伟大气质。
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__________________。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1.下列对文中两个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qiè rú
B.qiè rǔ
C.qì rú
D.qì rǔ
C
2.下列对文中两处注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抵御 选聘
B.抵御 选骋
C.抵卸 选聘
D.抵卸 选骋
A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
A.身先士卒 舍生取义
B.身先士卒 舍己为人
C.身临其境 舍生取义
D.身临其境 舍己为人
B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
A.①处修改为“英雄的身影始终不乏”。
B.②处修改为“还是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
C.③处修改为“他的双眼却从此看不见双手了”。
D.④处修改为“在危险时刻第一个冲上前去”。
D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
②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
③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④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B
6.铜都中学九年级就“中学生是否应该追星?”“该追什么样的星”等话题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以下活动。(4分)
(1)活动一:我说明星。班级办一期板报,设三个板块编辑材料,请再补充一个板块题目。(1分)
板块1:讲述明星精彩故事
板块2:传递明星真实心声
板块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学习明星优秀品质
(2)活动二:星语心愿。献身科学的明星们用毕生的精力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坚定前进,只为完成他们的心愿。请用在横线上写出钟南山院士的梦想。(1分)
袁隆平说:我心中有一个梦,那个梦就是“禾下乘凉梦”;
钟南山说:我心中也有一个梦,那个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人民健康梦
(3)活动三:致敬明星。武汉疫情初期,钟南山院士劝告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独自向着武汉逆行,只为科学防控疫情,充分显示了一位医者的仁心大爱,袁隆平院士一生只做一件事:研究杂交水稻,只是为了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他们是真正值得我们致敬的明星。根据以上内容拟写下面对联的上联。(2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毕生钻研攻杂交铸天下粮仓
横批:医食无忧
示例:只身逆行战疫情擎神州大厦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奋斗在中国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是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是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进取意识是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的铮铮誓言更是奋斗。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①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于白马,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遂解白马围。
曹公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遣辽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②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先主牧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贯:穿。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曹操拜关羽为偏将军并厚待之,关羽并不感恩。
B.曹操察觉关羽无久留之意,就直接询问关羽原因。
C.刘备西定益州后,让关羽掌管荆州事宜。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关羽比肩。
C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我受到刘将军厚恩,和他发誓共生死,不能背叛他。
关羽曾经被箭射中,(箭)穿过左胳膊。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1-12题。(共5分)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B.“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黄鹤”与楼同名,该句与下句形成虚实结合,传说为实,现实为虚。
C.颔联先写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顺势转变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突然,让人惊喜。
D.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
A
12.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3分)
A.李白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与抒情有何关系?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哪个词最关键,为什么?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
白云、晴川、树、芳草、鹦鹉洲、烟波、江;引发思乡之情。
“愁”;该词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思乡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0分)
走进魔术世界
①魔术其实就是一种骗术。魔术表演常常借助科学原理,利用人类感官上的错觉,制造出人意外的效果,以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
②魔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总不外“无中生有”“从有变无”“碎物还原”“即刻变形”“以假作真”“迅速易位”和“貌似违理”等几种,而每种变幻中,都包含着科学原理的应用。
③通过暗示误导观众当时的注意力是魔术的重要技巧。魔术师用场景、动作、语言、表情等在观众的意识中创设一个虚拟的情节,引导观众注意某些事,而忽略另外一些事,其秘诀是:让观众只看到魔术师想让大家看到的东西。这样一来,观众对世界的视觉认识比本来可以获得的信息要少得多。
④魔术离不开精制的机关道具,魔术师善于利用声学、光学、电学、化学、力学、磁学、心理、色彩等科学原理,营造变幻莫测的奇妙场景,使观众产生视觉、听觉上的错觉。
⑤利用动作暗示的典型例子是硬币游戏。魔术师假装将硬币从一只手上换到另一只手上,事实上,硬币仍然留在原来那只手上。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魔术师的眼睛注视着没有拿硬币的那只手,而且还不停挥动,造成硬币就在手中的假象。
⑥语言和表情的暗示同样能发挥作用。金属弯曲魔术就是语言暗示的范例。魔术师将一枚钥匙弄弯了。事实上,钥匙并没有弯曲,只是魔术师利用特殊的角度使它看上去弯曲了。魔术师将“弄弯”的钥匙放在桌子上,用语言提示说这枚钥匙还是弯曲的,人们信以为真,这就是语言暗示的功效。在抛球魔术中,人们不只是注视球,还会留意魔术师的表情,根据魔术师的表
情变化判断球将往哪里落。如果魔术师不向上看,那么这个魔术将无法奏效。人们感觉自己在注视球,但事实上却是一直在根据魔术师的面部表情来调整自己的眼部运动。
⑦魔术告诉我们,生命充满了惊奇和梦想,也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可能不是只像表面上所见的那样。走进魔术世界,我们将发现一片没有涉足过的神奇领域。
(摘自《科学之友》,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魔术是一种骗术,通常假冒科学来欺骗观众,达到赚钱的目的。
B.举抛球魔术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魔术师的表情在魔术中的暗示作用。
C.硬币游戏其实是魔术师很快地将硬币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D.钥匙弯曲的魔术其实是魔术师用某种特定的道具将钥匙变弯了。
B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哪个可以去掉?哪个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通过暗示误导观众当时的注意力是魔术的重要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可以去掉,不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或句意保持不变);“重要”不能去掉,该词说明通过暗示误导观众是魔术的多种技巧中地位较高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一种。
15.第⑥段列举了两个例子,去掉一个好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掉一个不好。两个例子分别说明语言暗示和表情暗示在魔术表演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去掉一个,就不能具体说明语言暗示或者表情暗示在魔术表演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了。
16.根据全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信息整合任务。(3分)
链接材料:杂技是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包括柔术、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或者是苦练出一些人们常做的事(如:骑车、打篮球、爬杆)的花样,让人感到神奇,有时使用长杆、独轮自行车、球、桶、绷床及吊架等器械。
魔术和杂技是完全不同的技艺。魔术表演往往通过各种场景、动作、语言及表情等暗示造成观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觉,吸引观众;杂技依靠高难动作的表演吸引观众。也就是说,___________展示的是人类挑战各种极限的艺术,而___________展示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无法理解的效果。
感官(或视觉、听觉)
杂技
魔术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7-20题。(共15分)
香菜开花
丁立梅
①香菜开花,居然也那么好看——我是很有些惊奇的了。
②照理说,我应该见过香菜开花的。乡下人叫它,芫荽。
③花在乡野最容易被埋没,那是因为多。乡下几乎没有一种植物不开花。野蔷薇、紫云英和野菊花,一开一大片,把香气散得到处都是,也无人去赏。农人们兀自在花旁劳作,浑然不觉。香菜开花,就更显得寂寂无名。
④然而现在不同。现在,它是在我的花池里开了花,让我忽略不得。
⑤院门前的花池里,曾入住过一拨一拨的植物。有我特意栽种的,像月季、美人蕉和海棠。也有主动跑来的,如狗尾巴草、婆婆纳、荠菜和一年蓬。
⑥只是,这棵香菜是什么时候来此安营扎寨的呢?不知。花池里本来长着一大丛茂密的海棠,都快把池子给撑破了。母亲来我家,看见,觉得浪费了,拔掉,栽上葱。母亲说:“葱多好啊,家有葱花,做菜不求人。”
⑦葱却瘦,不情不愿的样子。每每看到它们,总让我觉得愧对它们,给它们浇淘米水,给它们施有机肥,还是不见它们茁壮起来。邻居看见,说:“这块地的肥力没了,怕是被原来那丛海棠给吸收了。”我想想,觉得有道理。从此,对它们不再过问。
⑧那日,我站在小院门口,和邻居闲话,一瞥花池,竟看到了香菜。这太让我意外了。我走近了,弯腰细看,可不就是香菜!三棵,安居乐业在我的花池里,端出一副碧绿粉嫩的好模样。电话问母亲:“可有帮我种过香菜?”母亲答:“没有啊。”这更让我欢喜了。好吧,我当它是风吹来的礼物。
⑨一日一日,它勤勉生长。葱们渐渐退居一隅,花池成了它的天下。
⑩忽一日,它就开花了。想来它是早就蓄谋好了的,先是悄悄抽长,个头变高,终于婷婷起来,枝叶纷披。而后,它悄悄积攒着米粒似的小花苞,绿的,与绿叶子混在一起,不细看,还真看不出。一俟时机成熟,它便当仁不让地全部盛开,一头一身,全是细白的小碎花,满天星似的。隔着清风看过去,叶疏花细,很像蓝印花布上息着的那一朵朵。花中生花,五朵环抱,精巧秀气,每一朵,都当得了古典美。
?于是,我有了一池的香菜花可赏。对着它,我有些感动,我们相识很多年了,我却是第一次见识它的花。从前的从前,它应该就是这么开着花的。以后的以后,它还将会这么开着花。有人赏或无人赏,对它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只管顺应着自然的法则,一路走下去,让生命按着生命的顺序成长。
17.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对香菜虽自强、自爱,却无人观赏的怜惜之情。
B.首段独句成段,强调突出“我”对香菜开花的惊奇,点明了主旨。
C.这篇散文几次写到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D.这篇散文传达了“生命即使无人赏识,也要积极向上,乐观成长”的主旨。
D
18.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
(1)想来它是早就蓄谋好了的,先是悄悄抽长,个头变高,终于婷婷起来,枝叶纷披。(提示:“蓄谋”带有贬义,用在此处却别有情趣,请具体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悄悄积攒着米粒似的小花苞,绿的,与绿叶子混在一起,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蓄谋”指精心谋划而未显露,这里是贬词褒用,赋予香菜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香菜生机勃勃地生长是早就计划好的,表达了作者对香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菜花虽小,不起眼,但仍聚集力量,默默开放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香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9.本文先写香菜开花,再写香菜的由来,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采用倒叙,先写香菜开花,强调突出“我”对香菜开花的惊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再写香菜的由来,娓娓道来,使文章有张有弛。
20.结尾处作者说:“有人赏或无人赏,对它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除了香菜,文中还有哪些能体现“有人赏”“无人赏”的例子?你在成长中遇到无人赏时应该如何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赏”:“我”栽种的月季、美人蕉和海棠,母亲栽种的葱。“无人赏”:主动跑来的狗尾巴草、婆婆纳、荠菜和一年蓬,以及香菜。人在成长中遇到无人赏时,要像香菜一样,自强自爱,积极向上,乐观成长,活出自己的精彩。
四、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8分)
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此生得一个小女,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逄虎口。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者笑道:“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
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去,却又不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地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21.上面文段摘编自名著《西游记》,关于这部名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西游记》和《红楼梦》《三国志》《水浒传》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B.《西游记》中孙悟空从太上老君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
C.《西游记》中悟空经常称八戒是“呆子”,其实“呆子”有时候也不呆,比如猪八戒通过义激猴王,让他重回取经队伍。
D.唐僧在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流沙河收白龙马,鹰愁涧收悟净。
C
22.根据以上文段,概括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段中的相关描写进行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骨精第三次化身为一个老丈,来到唐僧面前,又被孙悟空识破,为保师父安全,孙悟空强忍紧箍咒的痛苦,将妖怪打死。由此可见孙悟空重情重义有智慧、考虑周全的形象特点。
23.从《西游记》主题角度可以提炼出三个关键词:磨难、信仰、团队,请选择一个词,结合《西游记》内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八十一难,凭借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终于取得真经。(或:《西游记》中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八十一难,斩妖除魔,最终取经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或:唐僧师徒四人披荆斩棘、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普度众生的信仰。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从而感受他们为了信仰,勇于追求,为实现理想而敢于斗争,永不放弃的精神。)
五、作文(50分)
24.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50分)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请以“最好的作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③不少于600字。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共10分)
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①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在英雄看来,自己与民族、与国家如有契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妇孺皆知的宋朝名将岳飞,为dǐ
yù外侮,满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奔赴沙场。邓稼先1958年被xuǎn
pìn领导原子弹工程,什么事都是( )。一次发生事故时,明知会有危险,②而且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这正是英雄们所具有的一种高尚的品质。
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是英雄的又一可贵之处。在老山雷场扫雷中突遇爆炸,杜富国本能地一挡,两三米外的战友得救了,③他的双手和双眼却从此看不见光明了。④在第一个危险时刻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这种( )的气概正是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伟大气质。
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__________________。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1.下列对文中两个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qiè rú
B.qiè rǔ
C.qì rú
D.qì rǔ
2.下列对文中两处注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抵御 选聘
B.抵御 选骋
C.抵卸 选聘
D.抵卸 选骋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
A.身先士卒 舍生取义
B.身先士卒 舍己为人
C.身临其境 舍生取义
D.身临其境 舍己为人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
A.①处修改为“英雄的身影始终不乏”。
B.②处修改为“还是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
C.③处修改为“他的双眼却从此看不见双手了”。
D.④处修改为“在危险时刻第一个冲上前去”。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
②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
③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④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6.铜都中学九年级就“中学生是否应该追星?”“该追什么样的星”等话题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以下活动。(4分)
(1)活动一:我说明星。班级办一期板报,设三个板块编辑材料,请再补充一个板块题目。(1分)
板块1:讲述明星精彩故事
板块2:传递明星真实心声
板块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星语心愿。献身科学的明星们用毕生的精力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
坚定前进,只为完成他们的心愿。请用在横线上写出钟南山院士的梦想。(1分)
袁隆平说:我心中有一个梦,那个梦就是“禾下乘凉梦”;
钟南山说:我心中也有一个梦,那个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致敬明星。武汉疫情初期,钟南山院士劝告大家不要去武汉,
自己却独自向着武汉逆行,只为科学防控疫情,充分显示了一位医者的仁心大爱,袁隆平院士一生只做一件事:研究杂交水稻,只是为了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他们是真正值得我们致敬的明星。根据以上内容拟写下面对联的上联。(2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毕生钻研攻杂交铸天下粮仓
横批:医食无忧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奋斗在中国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是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是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进取意识是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的铮铮誓言更是奋斗。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①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于白马,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遂解白马围。
曹公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遣辽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②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先主牧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贯:穿。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曹操拜关羽为偏将军并厚待之,关羽并不感恩。
B.曹操察觉关羽无久留之意,就直接询问关羽原因。
C.刘备西定益州后,让关羽掌管荆州事宜。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关羽比肩。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1-12题。(共5分)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B.“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黄鹤”与楼同名,该句与下句形成虚实结合,传说为实,现实为虚。
C.颔联先写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顺势转变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突然,让人惊喜。
D.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
12.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3分)
A.李白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与抒情有何关系?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哪个词最关键,为什么?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0分)
走进魔术世界
①魔术其实就是一种骗术。魔术表演常常借助科学原理,利用人类感官上的错觉,制造出人意外的效果,以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
②魔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总不外“无中生有”“从有变无”“碎物还原”“即刻变形”“以假作真”“迅速易位”和“貌似违理”等几种,而每种变幻中,都包含着科学原理的应用。
③通过暗示误导观众当时的注意力是魔术的重要技巧。魔术师用场景、动作、语言、表情等在观众的意识中创设一个虚拟的情节,引导观众注意某些事,而忽略另外一些事,其秘诀是:让观众只看到魔术师想让大家看到的东西。这样一来,观众对世界的视觉认识比本来可以获得的信息要少得多。
④魔术离不开精制的机关道具,魔术师善于利用声学、光学、电学、化学、力学、磁学、心理、色彩等科学原理,营造变幻莫测的奇妙场景,使观众产生视觉、听觉上的错觉。
⑤利用动作暗示的典型例子是硬币游戏。魔术师假装将硬币从一只手上换到另一只手上,事实上,硬币仍然留在原来那只手上。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魔术师的眼睛注视着没有拿硬币的那只手,而且还不停挥动,造成硬币就在手中的假象。
⑥语言和表情的暗示同样能发挥作用。金属弯曲魔术就是语言暗示的范例。魔术师将一枚钥匙弄弯了。事实上,钥匙并没有弯曲,只是魔术师利用特殊的角度使它看上去弯曲了。魔术师将“弄弯”的钥匙放在桌子上,用语言提示说这枚钥匙还是弯曲的,人们信以为真,这就是语言暗示的功效。在抛球魔术中,人们不只是注视球,还会留意魔术师的表情,根据魔术师的表
情变化判断球将往哪里落。如果魔术师不向上看,那么这个魔术将无法奏效。人们感觉自己在注视球,但事实上却是一直在根据魔术师的面部表情来调整自己的眼部运动。
⑦魔术告诉我们,生命充满了惊奇和梦想,也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可能不是只像表面上所见的那样。走进魔术世界,我们将发现一片没有涉足过的神奇领域。
(摘自《科学之友》,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魔术是一种骗术,通常假冒科学来欺骗观众,达到赚钱的目的。
B.举抛球魔术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魔术师的表情在魔术中的暗示作用。
C.硬币游戏其实是魔术师很快地将硬币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D.钥匙弯曲的魔术其实是魔术师用某种特定的道具将钥匙变弯了。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哪个可以去掉?哪个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通过暗示误导观众当时的注意力是魔术的重要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⑥段列举了两个例子,去掉一个好吗?为什么?(2分)
16.根据全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信息整合任务。(3分)
链接材料:杂技是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包括柔术、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或者是苦练出一些人们常做的事(如:骑车、打篮球、爬杆)的花样,让人感到神奇,有时使用长杆、独轮自行车、球、桶、绷床及吊架等器械。
魔术和杂技是完全不同的技艺。魔术表演往往通过各种场景、动作、语言及表情等暗示造成观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觉,吸引观众;杂技依靠高难动作的表演吸引观众。也就是说,___________展示的是人类挑战各种极限的艺术,而___________展示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无法理解的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7-20题。(共15分)
香菜开花
丁立梅
①香菜开花,居然也那么好看——我是很有些惊奇的了。
②照理说,我应该见过香菜开花的。乡下人叫它,芫荽。
③花在乡野最容易被埋没,那是因为多。乡下几乎没有一种植物不开花。野蔷薇、紫云英和野菊花,一开一大片,把香气散得到处都是,也无人去赏。农人们兀自在花旁劳作,浑然不觉。香菜开花,就更显得寂寂无名。
④然而现在不同。现在,它是在我的花池里开了花,让我忽略不得。
⑤院门前的花池里,曾入住过一拨一拨的植物。有我特意栽种的,像月季、美人蕉和海棠。也有主动跑来的,如狗尾巴草、婆婆纳、荠菜和一年蓬。
⑥只是,这棵香菜是什么时候来此安营扎寨的呢?不知。花池里本来长着一大丛茂密的海棠,都快把池子给撑破了。母亲来我家,看见,觉得浪费了,拔掉,栽上葱。母亲说:“葱多好啊,家有葱花,做菜不求人。”
⑦葱却瘦,不情不愿的样子。每每看到它们,总让我觉得愧对它们,给它们浇淘米水,给它们施有机肥,还是不见它们茁壮起来。邻居看见,说:“这块地的肥力没了,怕是被原来那丛海棠给吸收了。”我想想,觉得有道理。从此,对它们不再过问。
⑧那日,我站在小院门口,和邻居闲话,一瞥花池,竟看到了香菜。这太让我意外了。我走近了,弯腰细看,可不就是香菜!三棵,安居乐业在我的花池里,端出一副碧绿粉嫩的好模样。电话问母亲:“可有帮我种过香菜?”母亲答:“没有啊。”这更让我欢喜了。好吧,我当它是风吹来的礼物。
⑨一日一日,它勤勉生长。葱们渐渐退居一隅,花池成了它的天下。
⑩忽一日,它就开花了。想来它是早就蓄谋好了的,先是悄悄抽长,个头变高,终于婷婷起来,枝叶纷披。而后,它悄悄积攒着米粒似的小花苞,绿的,与绿叶子混在一起,不细看,还真看不出。一俟时机成熟,它便当仁不让地全部盛开,一头一身,全是细白的小碎花,满天星似的。隔着清风看过去,叶疏花细,很像蓝印花布上息着的那一朵朵。花中生花,五朵环抱,精巧秀气,每一朵,都当得了古典美。
?于是,我有了一池的香菜花可赏。对着它,我有些感动,我们相识很多年了,我却是第一次见识它的花。从前的从前,它应该就是这么开着花的。以后的以后,它还将会这么开着花。有人赏或无人赏,对它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只管顺应着自然的法则,一路走下去,让生命按着生命的顺序成长。
17.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对香菜虽自强、自爱,却无人观赏的怜惜之情。
B.首段独句成段,强调突出“我”对香菜开花的惊奇,点明了主旨。
C.这篇散文几次写到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D.这篇散文传达了“生命即使无人赏识,也要积极向上,乐观成长”的主旨。
D
18.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
(1)想来它是早就蓄谋好了的,先是悄悄抽长,个头变高,终于婷婷起来,枝叶纷披。(提示:“蓄谋”带有贬义,用在此处却别有情趣,请具体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悄悄积攒着米粒似的小花苞,绿的,与绿叶子混在一起,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先写香菜开花,再写香菜的由来,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写?(3分)
20.结尾处作者说:“有人赏或无人赏,对它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除了香菜,文中还有哪些能体现“有人赏”“无人赏”的例子?你在成长中遇到无人赏时应该如何做?(4分)
四、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8分)
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此生得一个小女,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逄虎口。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者笑道:“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
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去,却又不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地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21.上面文段摘编自名著《西游记》,关于这部名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西游记》和《红楼梦》《三国志》《水浒传》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B.《西游记》中孙悟空从太上老君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
C.《西游记》中悟空经常称八戒是“呆子”,其实“呆子”有时候也不呆,比如猪八戒通过义激猴王,让他重回取经队伍。
D.唐僧在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流沙河收白龙马,鹰愁涧收悟净。
22.根据以上文段,概括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段中的相关描写进行分析。(3分)
23.从《西游记》主题角度可以提炼出三个关键词:磨难、信仰、团队,请选择一个词,结合《西游记》内容简要分析。(3分)
五、作文(50分)
24.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50分)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请以“最好的作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③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共10分)
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①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在英雄看来,自己与民族、与国家如有契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妇孺皆知的宋朝名将岳飞,为dǐ
yù外侮,满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奔赴沙场。邓稼先1958年被xuǎn
pìn领导原子弹工程,什么事都是( )。一次发生事故时,明知会有危险,②而且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这正是英雄们所具有的一种高尚的品质。
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是英雄的又一可贵之处。在老山雷场扫雷中突遇爆炸,杜富国本能地一挡,两三米外的战友得救了,③他的双手和双眼却从此看不见光明了。④在第一个危险时刻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这种( )的气概正是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伟大气质。
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__________________。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1.下列对文中两个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qiè rú
B.qiè rǔ
C.qì rú
D.qì rǔ
C
2.下列对文中两处注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抵御 选聘
B.抵御 选骋
C.抵卸 选聘
D.抵卸 选骋
A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
A.身先士卒 舍生取义
B.身先士卒 舍己为人
C.身临其境 舍生取义
D.身临其境 舍己为人
B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
A.①处修改为“英雄的身影始终不乏”。
B.②处修改为“还是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
C.③处修改为“他的双眼却从此看不见双手了”。
D.④处修改为“在危险时刻第一个冲上前去”。
D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
②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
③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④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B
6.铜都中学九年级就“中学生是否应该追星?”“该追什么样的星”等话题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以下活动。(4分)
(1)活动一:我说明星。班级办一期板报,设三个板块编辑材料,请再补充一个板块题目。(1分)
板块1:讲述明星精彩故事
板块2:传递明星真实心声
板块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学习明星优秀品质
(2)活动二:星语心愿。献身科学的明星们用毕生的精力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
坚定前进,只为完成他们的心愿。请用在横线上写出钟南山院士的梦想。(1分)
袁隆平说:我心中有一个梦,那个梦就是“禾下乘凉梦”;
钟南山说:我心中也有一个梦,那个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人民健康梦
(3)活动三:致敬明星。武汉疫情初期,钟南山院士劝告大家不要去武汉,
自己却独自向着武汉逆行,只为科学防控疫情,充分显示了一位医者的仁心大爱,袁隆平院士一生只做一件事:研究杂交水稻,只是为了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他们是真正值得我们致敬的明星。根据以上内容拟写下面对联的上联。(2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毕生钻研攻杂交铸天下粮仓
横批:医食无忧
示例:只身逆行战疫情擎神州大厦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奋斗在中国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是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是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进取意识是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的铮铮誓言更是奋斗。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①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于白马,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遂解白马围。
曹公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遣辽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②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先主牧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贯:穿。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曹操拜关羽为偏将军并厚待之,关羽并不感恩。
B.曹操察觉关羽无久留之意,就直接询问关羽原因。
C.刘备西定益州后,让关羽掌管荆州事宜。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关羽比肩。
C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但我受到刘将军厚恩,和他发誓共生死,不能背叛他。
关羽曾经被箭射中,(箭)穿过左胳膊。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1-12题。(共5分)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B.“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黄鹤”与楼同名,该句与下句形成虚实结合,传说为实,现实为虚。
C.颔联先写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顺势转变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突然,让人惊喜。
D.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
A
12.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3分)
A.李白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与抒情有何关系?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哪个词最关键,为什么?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
白云、晴川、树、芳草、鹦鹉洲、烟波、江;引发思乡之情。
“愁”;该词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思乡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0分)
走进魔术世界
①魔术其实就是一种骗术。魔术表演常常借助科学原理,利用人类感官上的错觉,制造出人意外的效果,以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
②魔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总不外“无中生有”“从有变无”“碎物还原”“即刻变形”“以假作真”“迅速易位”和“貌似违理”等几种,而每种变幻中,都包含着科学原理的应用。
③通过暗示误导观众当时的注意力是魔术的重要技巧。魔术师用场景、动作、语言、表情等在观众的意识中创设一个虚拟的情节,引导观众注意某些事,而忽略另外一些事,其秘诀是:让观众只看到魔术师想让大家看到的东西。这样一来,观众对世界的视觉认识比本来可以获得的信息要少得多。
④魔术离不开精制的机关道具,魔术师善于利用声学、光学、电学、化学、力学、磁学、心理、色彩等科学原理,营造变幻莫测的奇妙场景,使观众产生视觉、听觉上的错觉。
⑤利用动作暗示的典型例子是硬币游戏。魔术师假装将硬币从一只手上换到另一只手上,事实上,硬币仍然留在原来那只手上。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魔术师的眼睛注视着没有拿硬币的那只手,而且还不停挥动,造成硬币就在手中的假象。
⑥语言和表情的暗示同样能发挥作用。金属弯曲魔术就是语言暗示的范例。魔术师将一枚钥匙弄弯了。事实上,钥匙并没有弯曲,只是魔术师利用特殊的角度使它看上去弯曲了。魔术师将“弄弯”的钥匙放在桌子上,用语言提示说这枚钥匙还是弯曲的,人们信以为真,这就是语言暗示的功效。在抛球魔术中,人们不只是注视球,还会留意魔术师的表情,根据魔术师的表
情变化判断球将往哪里落。如果魔术师不向上看,那么这个魔术将无法奏效。人们感觉自己在注视球,但事实上却是一直在根据魔术师的面部表情来调整自己的眼部运动。
⑦魔术告诉我们,生命充满了惊奇和梦想,也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可能不是只像表面上所见的那样。走进魔术世界,我们将发现一片没有涉足过的神奇领域。
(摘自《科学之友》,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魔术是一种骗术,通常假冒科学来欺骗观众,达到赚钱的目的。
B.举抛球魔术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魔术师的表情在魔术中的暗示作用。
C.硬币游戏其实是魔术师很快地将硬币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D.钥匙弯曲的魔术其实是魔术师用某种特定的道具将钥匙变弯了。
B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哪个可以去掉?哪个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通过暗示误导观众当时的注意力是魔术的重要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可以去掉,不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或句意保持不变);“重要”不能去掉,该词说明通过暗示误导观众是魔术的多种技巧中地位较高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一种。
15.第⑥段列举了两个例子,去掉一个好吗?为什么?(2分)
去掉一个不好。两个例子分别说明语言暗示和表情暗示在魔术表演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去掉一个,就不能具体说明语言暗示或者表情暗示在魔术表演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了。
16.根据全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信息整合任务。(3分)
链接材料:杂技是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包括柔术、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或者是苦练出一些人们常做的事(如:骑车、打篮球、爬杆)的花样,让人感到神奇,有时使用长杆、独轮自行车、球、桶、绷床及吊架等器械。
魔术和杂技是完全不同的技艺。魔术表演往往通过各种场景、动作、语言及表情等暗示造成观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觉,吸引观众;杂技依靠高难动作的表演吸引观众。也就是说,___________展示的是人类挑战各种极限的艺术,而___________展示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无法理解的效果。
感官(或视觉、听觉)
杂技
魔术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7-20题。(共15分)
香菜开花
丁立梅
①香菜开花,居然也那么好看——我是很有些惊奇的了。
②照理说,我应该见过香菜开花的。乡下人叫它,芫荽。
③花在乡野最容易被埋没,那是因为多。乡下几乎没有一种植物不开花。野蔷薇、紫云英和野菊花,一开一大片,把香气散得到处都是,也无人去赏。农人们兀自在花旁劳作,浑然不觉。香菜开花,就更显得寂寂无名。
④然而现在不同。现在,它是在我的花池里开了花,让我忽略不得。
⑤院门前的花池里,曾入住过一拨一拨的植物。有我特意栽种的,像月季、美人蕉和海棠。也有主动跑来的,如狗尾巴草、婆婆纳、荠菜和一年蓬。
⑥只是,这棵香菜是什么时候来此安营扎寨的呢?不知。花池里本来长着一大丛茂密的海棠,都快把池子给撑破了。母亲来我家,看见,觉得浪费了,拔掉,栽上葱。母亲说:“葱多好啊,家有葱花,做菜不求人。”
⑦葱却瘦,不情不愿的样子。每每看到它们,总让我觉得愧对它们,给它们浇淘米水,给它们施有机肥,还是不见它们茁壮起来。邻居看见,说:“这块地的肥力没了,怕是被原来那丛海棠给吸收了。”我想想,觉得有道理。从此,对它们不再过问。
⑧那日,我站在小院门口,和邻居闲话,一瞥花池,竟看到了香菜。这太让我意外了。我走近了,弯腰细看,可不就是香菜!三棵,安居乐业在我的花池里,端出一副碧绿粉嫩的好模样。电话问母亲:“可有帮我种过香菜?”母亲答:“没有啊。”这更让我欢喜了。好吧,我当它是风吹来的礼物。
⑨一日一日,它勤勉生长。葱们渐渐退居一隅,花池成了它的天下。
⑩忽一日,它就开花了。想来它是早就蓄谋好了的,先是悄悄抽长,个头变高,终于婷婷起来,枝叶纷披。而后,它悄悄积攒着米粒似的小花苞,绿的,与绿叶子混在一起,不细看,还真看不出。一俟时机成熟,它便当仁不让地全部盛开,一头一身,全是细白的小碎花,满天星似的。隔着清风看过去,叶疏花细,很像蓝印花布上息着的那一朵朵。花中生花,五朵环抱,精巧秀气,每一朵,都当得了古典美。
?于是,我有了一池的香菜花可赏。对着它,我有些感动,我们相识很多年了,我却是第一次见识它的花。从前的从前,它应该就是这么开着花的。以后的以后,它还将会这么开着花。有人赏或无人赏,对它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只管顺应着自然的法则,一路走下去,让生命按着生命的顺序成长。
17.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对香菜虽自强、自爱,却无人观赏的怜惜之情。
B.首段独句成段,强调突出“我”对香菜开花的惊奇,点明了主旨。
C.这篇散文几次写到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D.这篇散文传达了“生命即使无人赏识,也要积极向上,乐观成长”的主旨。
D
18.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
(1)想来它是早就蓄谋好了的,先是悄悄抽长,个头变高,终于婷婷起来,枝叶纷披。(提示:“蓄谋”带有贬义,用在此处却别有情趣,请具体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悄悄积攒着米粒似的小花苞,绿的,与绿叶子混在一起,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蓄谋”指精心谋划而未显露,这里是贬词褒用,赋予香菜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香菜生机勃勃地生长是早就计划好的,表达了作者对香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菜花虽小,不起眼,但仍聚集力量,默默开放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香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9.本文先写香菜开花,再写香菜的由来,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写?(3分)
本文采用倒叙,先写香菜开花,强调突出“我”对香菜开花的惊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再写香菜的由来,娓娓道来,使文章有张有弛。
20.结尾处作者说:“有人赏或无人赏,对它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除了香菜,文中还有哪些能体现“有人赏”“无人赏”的例子?你在成长中遇到无人赏时应该如何做?(4分)
“有人赏”:“我”栽种的月季、美人蕉和海棠,母亲栽种的葱。“无人赏”:主动跑来的狗尾巴草、婆婆纳、荠菜和一年蓬,以及香菜。人在成长中遇到无人赏时,要像香菜一样,自强自爱,积极向上,乐观成长,活出自己的精彩。
四、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8分)
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此生得一个小女,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逄虎口。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者笑道:“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
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去,却又不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地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21.上面文段摘编自名著《西游记》,关于这部名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西游记》和《红楼梦》《三国志》《水浒传》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B.《西游记》中孙悟空从太上老君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
C.《西游记》中悟空经常称八戒是“呆子”,其实“呆子”有时候也不呆,比如猪八戒通过义激猴王,让他重回取经队伍。
D.唐僧在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流沙河收白龙马,鹰愁涧收悟净。
C
22.根据以上文段,概括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段中的相关描写进行分析。(3分)
白骨精第三次化身为一个老丈,来到唐僧面前,又被孙悟空识破,为保师父安全,孙悟空强忍紧箍咒的痛苦,将妖怪打死。由此可见孙悟空重情重义有智慧、考虑周全的形象特点。
23.从《西游记》主题角度可以提炼出三个关键词:磨难、信仰、团队,请选择一个词,结合《西游记》内容简要分析。(3分)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八十一难,凭借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终于取得真经。(或:《西游记》中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八十一难,斩妖除魔,最终取经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或:唐僧师徒四人披荆斩棘、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普度众生的信仰。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从而感受他们为了信仰,勇于追求,为实现理想而敢于斗争,永不放弃的精神。)
五、作文(50分)
24.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50分)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请以“最好的作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③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