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随堂练习
1.唐玄宗统治后期,边疆地区的军事将领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这些将领的官职是()
A.?丞相
B.?转运使
C.?节度使(正确答案)
D.?三司使
2.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反而纵情享乐
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正确答案)
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3.要读懂唐朝,先要读懂安史之乱。战争的创伤,成为唐人难以治愈的心灵之痛。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唐玄宗任人唯亲,朝政腐败(正确答案)
B.武则天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C.节度使势力膨胀
D.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4.(2019石景山)《旧唐书》中描述唐朝某一时期出现了“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的局面。这一局面形成于()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武则天统治时期
C.安史之乱后(正确答案)
D.黄巢起义时
5.(2019定远)易中天教授指出:“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人……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该事件()
A.导致了唐朝的直接灭亡
B.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完成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推动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正确答案)
6.安史之乱时,长安沦陷。杜甫悲痛地写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当唐军得胜时,他又以狂喜的心情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安史之乱从发动到平定的先后顺序是()
①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
②唐玄宗逃往四川
③李亨被拥立为帝
④叛军攻占洛阳、潼关
⑤763年被平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④②③⑤(正确答案)
D.?①④③②⑤
7.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人分别是()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
C.?李渊、朱温(正确答案)
D.?李世民、黄巢
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诗中的“世乱”
()
A.成为西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的统治
C.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D.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正确答案)
9.“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写了安史之乱后的惨状。下列对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B.唐朝初年所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正确答案)
C.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去平衡
D.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10.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其“割据性”体现在()
①自行委派官吏
②不向中央交纳赋税
③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④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
11.(2019蜀山)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他们拥兵自重,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正确答案)
C.形成五代十国局面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12.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手握重兵的武将(正确答案)
B.饱读诗书的儒生
C.前朝的皇亲国戚
D.豪门大户的后代
13.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历史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增长。统一的因素包括()
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正确答案)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手段之一,关键词“755年”“安禄山”“唐朝由盛转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正确答案)
B.黄巢起义
C.后梁建立
D.陈桥驿兵变
15.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是()
A.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正确答案)
B.社会动荡
C.唐末农民战争
D.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激化
16.“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正确答案)
17.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
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的表现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正确答案)
18.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第三次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分裂时期。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①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②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③当时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④这个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直是个大趋势
A.①②③④(正确答案)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19.安史之乱后,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这反映了安史之乱()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正确答案)
B.使唐朝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使边疆将领的权力日益加强
D.使唐朝中央权力日益衰微
20.白居易的《长恨歌》写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渔阳鼙鼓”是指公园755年安禄山叛乱,该事件导致()
A.外戚宦官专权
B.唐朝由盛转衰(正确答案)
C.南北十国并立
D.中原五代更迭
2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正确答案)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22.(2019?汶上县期末)“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A.藩镇割据(正确答案)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23.(2019?霍林郭勒市期末)黄巢起义是唐末历时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下列对黄巢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义军的领导人是黄巢
B.起义军一度攻占长安
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最终取得胜利,建立政权(正确答案)
24.(2019?剑河县期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愿望是()
A.勤奋苦读,参加考试
B.参军入伍,杀敌报国
C.反抗压迫,推翻暴政(正确答案)
D.养花弄草,悠闲生活
25.(2019?宁德期末)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统治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由此可知五代时期()
A.政权并立形成
B.政局相对稳定
C.政权更迭频繁(正确答案)
D.疆土日益扩大
26.(2019?扬州一模)针对唐末以来频繁改换朝代和地方割据混战的积弊,北宋宰相赵普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方镇太盛,君弱臣强”。这一问题的形成主要是在哪一事件之后()
A.牧野之战
B.赤壁之战
C.安史之乱(正确答案)
D.郾城大捷
27.(2016?青岛模拟)唐宋元明清,是大家都熟悉的朝代,但是在这种说法中也淹没了一些其他的历史朝代,比如和宋朝并立的辽和西夏。那么在唐朝和宋朝之间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段时期是()
A.南北朝时期
B.三国时期
C.春秋战国
D.五代十国(正确答案)
28.(2019?盐田区期末)五代十国的出现,实际上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唐末农民起义的将领
B.掌握兵权的将领(正确答案)
C.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
D.位高权重的文臣
29.(2019?济宁二模)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代十国是隋朝末年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正确答案)
B.北方的五个政权加上南方十个政权的合称
C.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局相对比较稳定
D.五代十国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30.(2019?莱芜区期末)如图为黄巢起义经过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A.发生在隋朝末年
B.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正确答案)
C.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D.推翻了唐朝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