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瓮安第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南州瓮安第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1 20:5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瓮安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一章。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酸钠俗称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B.汽车尾气和工业上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C.古书记载用矿石制绿矾:“取入缸中浸三个时,漉入釜中煎炼。”其中“漉”指过滤
D.高纯单质硅可制成光电池,光电池可用作计算器、太阳能电动汽车等的动力
2.石墨烯制成的多功能聚合物复合材料、高强度多孔陶瓷材料,增强了复合材料的许多特殊性能。石墨烯原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是碳元素的一种核素
C.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属于无机金属材料
3.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也是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钙离子的电子式:Ca2+
B. HClO分子的结构式:H—Cl—O
C.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MgCl2的形成过程:false
4.“微粒观”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之一。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 Na2O2 B. H2SO4 C. AlCl3 D. NH4Cl
5.下列是实验室以硫铁矿为原料制取硫酸亚铁溶液及进一步制取Fe2O3的部分操作过程,其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保存硫酸亚铁溶液 B.分离硫酸亚铁溶 C.配制1false的 D.制备少量氧气
液和不溶性杂质 稀硫酸
6.实验室收集纯净干燥的R气体可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该气体可能是
A. CO2
B. NH3
C. HCl
D. Cl2
7.下列各微粒半径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 false B. false C. false D. false
8.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合是
A. false B. false
C. false D. false
9.大多数化学物质的性质都是复杂多变的,在其化学变化的不确定性中又隐含着规律。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氨气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能产生BaSO3白色沉淀
C.用灼热的玻璃棒引燃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会剧烈燃烧并生成FeS黑色固体
D. SO2漂白有色物质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0.下列微粒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相等的是
A. 18O3 B. false C. 14C1H4 D. 14N1H3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9.2 g铜与足量的稀硝酸完全反应,生成0.2NA个NO2分子
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5.6 L Cl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 0.5NA
D.含3NA个离子的Na2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12.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其中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且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X
Z
Y
A. X、W的氧化物均不止一种
B.原子半径:Y>Z
C.化合物WY2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常温常压下X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为液体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alse
B.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钾溶液:false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并加热:false
D.用稀硫酸除去铁锈:false
14.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还原性:false 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false
C.简单离子的半径:false D.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碱
15.元素周期表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的元素
B.由水溶液的酸性:false,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false
C.若false和false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false
D. P和As分别位于第V A族的第三、四周期,则氢化物的稳定性:false
16.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P、Q,气体X、Y、Z分别为W、P、Q的单质,X、Y、Z之间能发生如图转换关系。已知化合物乙的水溶液常用于蚀刻玻璃,化合物乙与化合物甲反应可生成白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元素的氧化物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B. P元素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化合物甲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D.化合物乙的稳定性强于化合物甲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元素①~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元素③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元素①~⑧中,碱金属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下同),卤族元素为 。
(3)元素①~⑧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的非金属元素是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弱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4)甲为由元素①和元素②组成的10电子的化合物,化合物甲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12分)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对解决化学问题有一定的帮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氨对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如图所示,下列组合中能产生“喷泉”现象的为 (填标号)。
a. Cl2和NaOH溶液
b. SO2和NaHSO3溶液
c. NO2和水
②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还原产物只有N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下,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反应,会化合生成一种新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Na2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多种用途。
①C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足量的Na2O2投入含有false的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无固体析出。则上述离子中数目减少的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下同),数目增多的离子为 。
19.(10分)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的四种主族元素X、Y、Z、W,该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8,其中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其自身电子层数的2倍、3倍,W的单质会与水剧烈反应,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单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的一种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作漂白剂和消毒剂,其名称为 ,化合物XZ4的电子式为 。
(2)W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X、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氢化物的化学式表示)。
(4)X、Y、Z、W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0.(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检验化学理论正确与否的试金石。根据下列问题设计合适的实验:
(1)某同学为验证元素N、C、S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有同学认为这个装置不一定能证明C与Si的非金属性强弱,原因是 ,改进的方法为

图1 图2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S,从图2(仅略去夹持装置)中选取装置并按气流方向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 。
(3)根据(2)的实验方案,某同学认为把Cl2通入NaBr溶液中可证明非金属性:Cl>Br。这种方案(填“能”或“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21.(10分)明矾晶体[KAl(SO4)2●12H2O]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如饮用水的净化、造纸工业的施胶剂、食品工业的发酵剂等。利用炼铝厂的废料——铝灰(含Al、Al2O3及少量SiO2和FeO?xFe2O3)可制备明矾,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再经“一系列操作”可得到明矾晶体[KAl(SO4)2●12H2O],则“一系列操作”是 、 、 、洗涤、干燥。
(3)流程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若将铝灰投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得溶液的溶质除NaOH和NaAlO2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写出生成气体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高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A 6.B 7.A 8.C 9.C 10.B 11.D 12.D 13.A 14.B 15.C 16.D
17. (1)(1分);第三周期IVA族(1分)
(2)Na(1分);F(1分)
(3)N、S(2分);Al(2分)
(4)false(2分)
18. (1)①ac(2分)
②false(2分)
false(2分)
(2)①false(2分)
②false;false(2分)
19.(1)臭氧(2分);(2分)
(2)false(2分)
(3)false(2分)
(4)false(2分)
20.(1)HNO3易挥发,能使Na2SiO3溶液变浑浊(2分);在盛有Na2SiO3溶液的洗气瓶和烧瓶之间插入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2分)
(2)false(1分);B中产生黄绿色气体,A中出现淡黄色浑浊(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3)能(1分);false(2分)
21. (1)SiO2(1分)
(2)蒸发浓缩(1分);冷却结晶(1分);过滤(1分)
(3)将false氧化为false(1分);false(2分)
(4)Na2SiO3(1分);false(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