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 说 课 教 案
一、说教材分析
〈1〉分析课文
《紫藤萝瀑布》是我国现代作家宗璞在20世纪80年代初写的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把一树繁盛的紫藤萝花比喻成瀑布,赞美了生命的灿烂与永恒,鼓励人们珍爱生命。这篇文章在抒写人生感悟的同时,融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和哲理美为一体。
〈2〉分析学生
学生可能没见过紫藤萝或紫藤萝瀑布,这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视频与图片,结合七年级学生阅历的特点,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不强,体悟文章深层意蕴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本着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教育方式,本课充分关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拟订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雅词佳句,体会紫藤萝的美丽,以及对人生的启迪;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读”,触摸作者感情心路,玩味文章关键词句,体会文章含蓄美好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畅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珍爱生命。
〈4〉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读”,触摸作者感情心路,玩味文章关键词句,体会文章含蓄而美好的感情。
〈5〉教学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和体会文章含蓄美好的感情。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按照新课程所倡导的思想,遵循让学生“活动充分、积累丰富”的原则。我主要选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从学生个体朗读到全班齐读,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2、点拨法 借小组合作这一平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质疑,触摸作者感情心路,玩味文章关键词句,体会文章含蓄而美好的感情。
3、书签制作法 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形状的卡片,指导学生摘抄或仿写雅词佳句,并制作比较精美的书签。
(二)说学法
1、预习消化法 在课前预习中利用工具书查阅本课中的生字词,利用参考书等辅导资料了解作者。
2、归纳总结法 归纳朗读课文的技巧。
〈3〉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教学平台、CAI课件、卡片 学具:课本、文具
三、说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意 图 教 学方 式
创 导设 入情 新境 课 播放瀑布视频,联想到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瀑布的著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放紫藤萝视频,展示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 创设诗情画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电 脑视 频图 片播 放
诵 整读 体课 感文 知 递进式朗读:单个学生体验式的朗读——小组内自主练读——全班有感情的齐读。 使学生在此环节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从自身经验出发归纳朗读音准、节奏、重音、停顿方面的技巧。 舒 缓音 乐播 放
悟 质读 疑课 探文 究 以学生默读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师生共同质疑研讨,梳理作者思路,体味文章关键词句,感受文章含蓄美好的感情。 教给学生“抓景语、悟情语”的方法,体会作者情感:疑惑 痛楚—宁静 喜悦—振作 鼓舞 课 件板 书演 示
品 体读 会课 写文 法 让学生找出借景抒情的句子,大声地朗读并能做简单的评议;让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卡片摘抄或仿写优美的语句,制作书签,并朗读展示已成的书签。 体会本文在写作上的借物抒情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 生参 与讲 述
附:说板书设计:
诵读 ——音准、节奏、重音、停顿
悟读——抓景语、悟情语 (疑惑 痛楚—宁静 喜悦—振作 鼓舞)
品读——品修辞 品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