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1届高三3-4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2021届高三3-4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0 18:5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写作专题
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被称为“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
历史和现实深刻警醒我们,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既要充满信心,也要居安思危。牛年再出发,我们惟有继续保持慎终如始、如履薄冰的姿态,继续保持不畏艰险、勇毅向前的韧劲,埋头苦干、踏实奋斗。
学校校刊拟围绕“慎终如始”“脚踏实地”“永不懈怠”等关键词,向同学们征集稿件。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撰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阐述你的思考和体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60 分)
参照 2020 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分标准。评分说明∶
(1)以 45分为基准分切入。
(2)好作文总分要打在54分以上乃至满分;差作文总分可打在 36 分以下直至0分。(3)缺题目扣2分。(4)每一病句扣1分。(5)每个错别字扣1分。
(6)字数不足,在结构完整时,每少 50 字扣 1分。(7)要写出自己的见识,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8)要让语言表达能力强、阅读知识面广、思想深刻的学生得高分。命题说明∶
写作情境对标"核心价值"中的"理想信念""奋斗精神"等,践行"立德树人"的宗旨。写作情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泰山挑山工不在"快活三里"歇脚这一生活现象;二是历史和现实深刻警醒,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既要充满信心,也要居安思危;三是校刊拟开展专题讨论,围绕"慎终如始""脚踏实地""永不懈怠"等关键词向同学们征集稿件。参考立意∶
(1)慎终如始无败事,虎头蛇尾事难成/(2)紧要关头莫松懈,踏实奋斗慎始终/(3)半九十路勿松懈,持续奋斗梦可期/(4)贪"平路"愈发懒,念"险崖"永奋斗
山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4月联考试题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抗战时期,许多知识青年奔赴延安,他们自愿脱下西装皮鞋,扔掉口红、高跟鞋,穿上了八路军军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刻苦学习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深入到各条战线,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者的踊跃参与,伴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大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涌入城市勇敢追梦,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城乡经济的大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乡村的空心化。
材料三∶
2018?年6月,习近平在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一个即将跨入大学的青年人的身份,针对"青年人应该到哪里去"这一时代课题写一篇文章,在班级群中跟同学们分享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评分标准∶参考?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核心立意∶?青年人应该响应时代召唤,把自身的努力奋斗跟伟大的时代结合起来,勇敢追梦圆梦。
山东省2021届高三4月金太阳(新高考)联考语文试题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2015年7月31日,北京和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过去5年,从会徽“冬梦”“飞跃”发布,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问世,再到场馆相继交付使用,北京冬奥会的各项筹办工作一直稳步推进,交出高分答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下,我国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实现了经济复苏,为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创造了有利条件,赛事各项筹备工作也得以继续有序展开。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2021年1月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冬奥会准备工作时的重要讲话
材料三:
在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作为“奥运新标杆”的意义彰显无疑;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团结一致对抗危机的精神。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2021年2月4日,不仅是我国北方的小年,也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这天,国际奥委会向各国、各地区奥委会发出参与北京冬奥会的盛情邀请。而北京奥组委也向世界郑重宣布,“兑现承诺,相约北京”。请以此为主题,以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名义向明年来参赛的运动员或外国观众写一封欢迎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山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圣哲说:“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所以你的世界一直在教你说“不”,以免那些毒蛇会来侵害你。可是渐渐地,你说“我不听”,学会了放纵;你说“我不关心”,学会了倨傲;你说“我不想跟你做朋友”,学会了无情;你说“我不想读书了”,学会了退缩……对,你可以说“不”,你有这个权力。也许你觉得这很酷,但是,孩子,你也要明白,你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其实生活是个大花园,连毒蛇也喜欢在花底下晒太阳。因此,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啊。孩子,我们谈谈吧。
这是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假如你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读了信之后,你想跟她谈些什么呢?请据此写一封回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任务驱动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材料是妈妈写给孩子的信。信中例举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情况,总是说“不”,“不听”“不关心”“不想跟你做朋友”“不想读书”,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其实是“放纵”“倨傲”“无情”“退缩”。这对这个问题,妈妈提出了希望,要履行“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并指出“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
考生在行文时要分清处境(实际情况),谈“说‘不’是我的权利”和“说‘行’更可贵”都可以。面对生活中的丑恶的、不合理的现象,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大胆说“不”。面对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面对他人善意的提醒和师长的教导,理应说“行”。其他立意,持之有据亦可。
材料是一段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需要抓住“这就是担当”分析,语段主要讲“担当”。“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败敢于承担责任”这是担当的一些表现。“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魄力,更是一种精神”主要讲“担当”的内涵。本题主要围绕“担当”审题立意。
立意:1.责任与担当;2.做一个有担当的人;3.人之为人,要敢于担当;4.担当责任是使命,是义务等。
山东省烟台市2021年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熟睡的大兵,轰隆隆的雷声惊不醒,一声枪响就把他惊醒了。
疲惫的母亲,刺耳的闹钟铃声闹不醒,婴儿的一声啼哭一下子就把她闹醒了。
办公室里打瞌睡的人,电话铃声响十下,他也充耳不闻;下班铃声响一下,他就听见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联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责任
责任是颗渺小的种子,一旦把它播种在你的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生根、发芽。要不了多久,它会成为小树苗,最后成为参天大树。经过努力,它会开花,点缀你的人生,最后结果,这是对你尽责任的回报。
当你抛弃它,它就始终只是一颗种子;当你在尽责任中放弃了它,那它就会死亡,甚至给你的人生抹上一丝阴霾;如果你在它含苞绽放时,用骄傲拔掉了它,你就会在别人得到果实后而后悔,想要重新尽责任却没时间了,更没有机会了。只有你坚持尽到这些责任,努力呵护它们,你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
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扛负着自己的责任。责任,也许是自己对自己的规定,也许是别人交给你的任务,也许是自己的工作……责任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有学习的责任,建筑师有建房的责任,老师有教学的责任,作家有写作的责任,甚至连普通的动物——乌鸦也有反哺的责任。
何为责任?还是顾炎武说得好:“匹夫有责。”这句话一直指导着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一生的信条。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国家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有人还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了“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 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如何尽责?答案在一张张时代的写照中。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对亿万苍生的责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对整个蜀国的责任;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前赴后继,这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上次,“韦帕”来袭,温州军民英勇奋战,积极抗台,这是对整个温州人民生命和财产的责任。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无可推卸的责任。也许,作为学生的我们的责任尚不是历史、也不是时代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在家人的笑脸上,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在无边的学海里。但我们明白责任,完成着责任。
责任,是一朵灿烂无比的花,开在每个人的心中;责任,是一道辉煌耀眼的光,照亮每个人的心底。责任是永远推动人类历史开创人类文明的那只滚滚车轮。
责任,在我们的心中。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材材料节选自文学大家王鼎钧先生的《灵感》,共由三句话。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材料①②是一类,“熟睡的大兵”,“雷声惊不醒”但“一声枪响就把他惊醒了”;“疲惫的母亲”,“铃声闹不醒”但“婴儿的一声啼哭一下子就把她闹醒了”,这两句通过两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熟睡的大兵”与“疲惫的母亲”正是心中有责任,才能在需要他们的时候“醒来”;材料③是一类,同样也是对比,“办公室里打瞌睡的人”,“电话铃声响十下,他也充耳不闻”但“下班铃声响一下,他就听见了”,形象地说明了一些没有责任心的人,尸位素餐的现象。
本则材料引导我们思考“责任”这个关键词,启发我们思考:年轻一代要尽快树立责任心。勇敢承担责任,树立起对家庭、 社会的责任感。
【立意】1.每个生命要担负自己和社会的责任;
2.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3.责任是一种心态;
4.不负韶华,在对青春负责中收获个人幸福;
5.在尽责中寻找真正的幸福;
……
【素材】1. 责任感,是衡量社会道德水准标志。有责任感的人多了,社会就进步;有责任感的人少了,社会就下滑。在今天,人们常说我们的社会道德滑坡。因此捍卫文明,重新支起道德的支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责任还有一个孪生姐妹 ,那便是权利。在社会中每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但如果只强调责任,而不顾及每个人的权利,可以吗?责任和权利之间是矛盾辩证的关系,于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有着尤其突出的现实意义。
2.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的存在是上帝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有的人不能通过考验,于是他选择了逃避;有的人成功的通过了考验,戴上了桂冠。逃避的人和成功的人,终将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失,但这两类人在后人的心中仍以各自的不耻或高尚生存者。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能勇敢的承担责任,将责任之心带到成长之路上,让人生散发出金子般耀眼的光芒!
3.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担当也同样如此,在担当家的同时,也应该担当国家的大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担当的心促成了蜀国的繁荣,他用担当的肩膀扛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朔北的环境严酷,大漠的狂风凛冽的情况下,那个用忠贞大义担当起国家使命的英臣——苏武 ,在富华豪奢的享受与民族大义之间选择担当起国家的重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为担当起国家存亡的责任,英勇地在虎门销烟。不仅男子汉是如此,女子们也是英雄豪杰。“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王昭君承担起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出使西域。一代女皇武则天改变了千百年来天子为男的习俗,肩负起国家大任,开创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盛世局面。
山东省济南市2021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数字时代,短视频制作的门槛和成本较低,增加了普通公众自我表达的机会和社会参与的形式。人人都是自媒体,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时代的趋势。网络短视频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叙事方式、信息来源、传播方式、自我表达与交流空间,日益.孕育并形塑着新的认知心理、审美体验、价值偏好。
材料二:2020年7月,谷女士到小区快递点取快递,被附近便利店店主郎某偷拍了视频。郎某随后与朋友何某编造“女子出轨快递小哥"等聊天内容并发至微信群。随后谣言经过转发、加工,在互联网端不断发酵。事情发生后,谷女士被公司劝退,被诊断为“抑郁状态”。
面对网络短视频既充满活力又存在暴力的现状,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crk2010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 作文采用综合分等打分;只打一个总分。一等60—51,二等50—42,三等41—36,四等35—20,五等19—0分。
扣分项:
? 错别字:错一个字扣1分,上不封顶。
??书写:潦草,扣2分;难看,扣3分。
??题目:没有题目,扣2分。
??字数:不足400字,20分以下;不足600字,30分以下;满600字、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
??抄袭:抄袭阅读内容的,视轻重程度,研究扣分,比如抄袭400字的,20分以下;抄袭600字的,10分以下;抄袭800字的,0分。
2021高考山东省(八省新高考)二模仿真训练试卷(三)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为了在限定的知识范围内比出考生水平的高下,考试命题越来越偏,评分标准越来越细;为了争夺极其有限的公务员名额,大量大学生放弃专业学习,日夜刷公务员考试试题;为了赢得仅有的一个晋升机会,公司职员在业绩相当的情况下,比拼谁下班更晚;为了证明在执行上级指示,有关部门不断地发文、开会,提出各种琐细的要求,忙碌而无用;为了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不断地精耕细作,却作用寥寥;为了进一步挖掘红学研究的空间,有人在研究曹雪芹是胖是瘦……这些做法或是“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是“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或是“没有发展的增长”,被统称为“内卷化”现象。
对于这种愈演愈烈的“内卷化”现象,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写作指导】本题属于典型的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列举了学习、工作、农业、学术等各个领域出现的“内卷化”现象,考生就要从分析这些现象的共性入手,来理解“内卷化”这一概念。不难发现,材料中出现的“限定的”“有限的”“仅有的”等词,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内卷化的形成原因:资源的有限性和欲求的无限性之间的深刻矛盾。从类型上看,内卷化又有“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没有发展的增长”之细微差别,但本质上都是没有价值的内耗,是一种无法自主的生存困境,是人们要努力摆脱的负面效应。基于此,本题的立意主要往对内卷化现象的成因分析、危害揭露、应对策略等方向走,可以肯定这种现象的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但总体上应持否定态度。
参考立意:①反对内卷化倾向,跳出内卷化困境;②与其在一个增长点上内卷,不如创造新的增长点;③在内卷局中工作奋斗,到内卷局外生活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