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张PPT)
老北京四合院
你知道吗
前
言
所谓四合院,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老北京人称它为四合房。
谈及北京四合院,人们往往会想到元代建都北京及其街坊胡同形成的历史。其实,在中国,这种四合院式居住建筑形式的形成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目前能够见到的史料看,早在商周时代,我们祖先的居住建筑就已采取了四合院的形式。
老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历史沿革
四合院简介
四合院院落布局
四合院单体建筑
四合院图片赏析
四合院的历史沿革
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北京,北京始成为统一全中国的国都,无论从遗迹遗存还是文献记载,北京城市建设都有划时代的变化。元大都是当时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元大都的建设包含有大规模的民居,胡同和四合院成为元大都的基本内涵。
四合院的历史沿革
明代:为维持封建秩序,明代对各阶层人士的居住建筑从制度、规模、色彩各方面均作了严格规定。如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栱及绘藻井……。庶民庐舍
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这些规定,为当时不同阶层人士营造宅第的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合院的历史沿革
清代:清代最有代表性的居住建筑是宫室式第宅,这就是官僚、地主、富商们居住的大中型四合院。称之为宫室式第宅,主要是因为它在规制、格局方面承袭了古代宫室建筑的特点。这种大中型四合院均设有客厅、饭厅、主人房、佣人房、车轿房等建筑,院落二三重乃至多重,气派而豪华。
1949年以后,北京传统四合院在使用上出现了根本性变化。由于所有制的变更,很多清代遗留下来的王府、宅院由私产变为公产。它们不再为昔日的贵族所占有,使用功能的改变,使得建筑本身与使用者的需求之间产生了难以解决的矛盾,最终的结果,不是人服从建筑,而是建筑被人所改造。那些仍作为住宅用的院落,己不再为独家占有,变为多户居住的“大杂院”。这些用途上的变化,使四合院再难保持昔日的深邃、安谧、幽雅和温馨,四合院被分割、改造、瓜分成了普遍现象。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是北京四合院罹难最为严重的时期。60年代末的红卫兵“扫四旧”,将四合院中精美的砖雕、木雕、石刻、彩绘尽行扫荡,无数价值极高的艺术品,或被砸成碎块,或被抹上泥灰,能得以幸存者为数寥寥。
在80年代初至今的几十年中,北京的四合院聚集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景象:人们抱着怀旧心理和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追求,在四合院集中的地方买下
旧院,重新翻建新四合院。这种新四合院大多采用传统建筑的外形和色彩,室内则是暖气、上下水、卫生间、空调等现代化设施和高档装修。经过翻建的四合院,由多家居住的大杂院重新变成一家一户的私宅。院落宽敞花草丰茂、景致幽雅、安恬静谧,四合院似又回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四合院简介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北京四合院,既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是四合院院落。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
四合院简介
四合院是老北京建筑的一大特色,老北京四合院遍布全城,雕梁画柱的门廊,曲折幽静的庭院,为这座城市平添一份幽雅。典型布局是:正房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在四合院居住过的老人讲,这样的建筑布局叫做“坎宅巽门”,跟风水有关。封建社会选址建房,一般都按此布局。至今一些人家建房还在遵循这样的建筑模式。“坎宅巽门”来源于易经八卦。坎,本意是指坑,地面凹陷处。
四合院简介
《易·说卦》上载:“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
“巽,东南也”,所以巽指的是东南方位。古人著书中常常用“巽”来代指东南方。同时,巽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即传说中的风神的名字。《易·说卦》有“巽为本,为风”之说,所以东南风又叫巽风。 显而易见,因为“坎”为北,所以坐北朝南的房子叫做“坎宅”,而“巽”指东南方,所以东南方的门叫做“巽门”。所以四合院的建筑要采用“坎宅巽门”这是中国古代风水的产物。
四合院简介
风水又叫“堪舆”,勘察舆地、地理的意思通过对地形方位的勘察,选择一个吉利的地址来建筑,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具体到“坎宅巽门”,因为东南方在五行中为风,巽为东南,门开在东南则象征“一帆风顺”。而“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为水将正房建在正北,意味着可以避开火灾。
四合院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极为怕火,甚至失火也隐晦地说成是“走水”。所以正房坐北,从心理上说也是一种祈求平安的表现。其实,不仅仅是四合院,中国北方普通的民居住宅也通常采用“坎宅巽门”的布局,虽然民间还流传着“风水”的种种讲究,但是今天大多数人还是本着居住适宜而选择这种布局。这也算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吧。
四合院的院落布局
四合院的院落布局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历史已有三千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山西、陕西、北京、河北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
四合院的院落布局
这种四合院,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留下来的,而且现在仍然沿用着。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四合院的院门,大都采用木板大门。厚厚的木板制成的大门一端,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左右旋转,可以关开闭合,安全、可靠。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
四合院的院落布局
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似或相同。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成为粮库及其它库房,也有的做厨房,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这种四合院子的程式,在山西的县城及其附近的农村是较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门是开在南向中央的。
四合院的院落布局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1]?
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难怪古人有诗云:“庭院深深深几许”。[2]?庭院越深,越不得窥其堂奥。
①首先是大门,它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征。
②进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
③自此向前,经过二道门(或为屏门,或为垂花门)进到正院。这二道门是四合院中装饰得最华丽的一道门,也是由外院进到正院的分界门。
④在正院,小巧的垂花门和它前面配置的荷花缸、盆花等,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庭院图景。
⑤正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
⑥东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⑦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⑧过了正房向后,就是后院,这又是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叫做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
四合院的单体建筑
四合院院落布局-大门
大门又叫街门、宅门,是北京四合院与外界沟通的通道,一般都修筑在整个院落的东南侧,以取“紫气东来”之意,也有说法是占据八卦中的巽位,即风位,是和风、润风吹进的位置,以引进东南风,挡住冬天的西北风,是吉祥之位,体现“坎宅巽门”的原则。
四合院院落布局-影壁
影壁在四合院中通常用于遮挡视线、美化实现和突出大门的作用,通常是由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有须弥座,也有简单的没有座。四合院的大门有时候向后退后几步在大门左右修建八字墙,称为燕翅影壁,撇子影壁。
四合院院落布局-倒座房
倒座房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其檐墙临胡同,一般不开窗。由于门窗都向北,因此采光不好。其最东为私塾,最西为厕所,其间的房子一般为仆人居住。
四合院院落布局-屏门
进入大门后影壁的左右两侧分别有一道屏门,向东通向“塾”的小院,向西通往有倒座房的外院。在内外院之间的垂花门内也有屏门。
四合院院落布局-垂花门
垂花门又称二门,开在内外院之间的隔墙上,位于院落的中轴线上。垂花门的外檐柱不是从地上立起的,而是悬在中柱的横木上,称为垂柱,垂柱的下端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因此称为垂花门。垂花门是四合院中装饰富丽的建筑。
四合院院落布局-正房
四合院的正房一般三间,大四合院的正房可以为五至七间,坐北朝南,是一家之主的居所。正房的明间(即中间一间)称为堂屋,也称为中堂,三开间的正房堂屋两侧是卧室和书房
四合院院落布局-厢房
东西厢房是子孙们的住房,也常是三间。以东厢房为尊西厢房为卑,北京四合院东厢房一般住长子长媳,因此在建筑上东西厢房的高度有着细微的差别,东厢房略高西厢房略低,但由于差别非常细微因此很难用肉眼看出来。
四合院院落布局-耳房
正房两侧的两间房间高度低于堂屋,且布局颇似人的双耳,故而被称作耳房。如果院子狭长,厢房通常也会有耳房,通常是平顶的,因此厢房的耳房被称为盝顶。
四合院院落布局-后罩房
后罩房通常是最里一进院子的,靠近院落边界的房子,通常主人的女儿居住。后罩房和正房朝向一致,坐北朝南,其间数一般是和倒座房相同,以尽量添满住宅基地的宽度。
后罩房的等级低于正房和厢房,其房屋尺度及质量相比而言都稍差。
四合院院落布局-裙房
群房,又称裙房,通常在院子的东侧或西侧的一排房子,作为厨房和仆人住宅。
四合院院落布局-廊
四合院里的廊是有顶的建筑,用于下雨雪时行走,分为檐廊和游廊两种,前者是指正房和厢房前面有顶的走廊,顶通常是屋檐延长出来的;后者是指沿墙的廊(抄手游廊)和连接正房与厢房的走廊(穿山游廊)。有的檐廊和抄手游廊用窗户封起来,成为室内环境,称为暖廊。
四合院院落布局-庭院
四合院除了内宅、外宅的主要院落之外,还会形成一些小的院子,如正房两旁耳房前的小院,以及外院两侧被屏门隔开的小院。
四合院的图片赏
一进院
二进院
三进院
四五进院
一进四合院
呈“口”字形由倒座房、正房、厢房围成院落
两进四合院
呈“日”分为前院和后院,后院又叫做内宅。前院由门楼、倒座房组成,连接前后院的一般垂花门.
矛盾故居
影壁
三进四合院
三进院呈“目”字,第一进院是垂花门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进院是厢房正房、游廊组成正房和厢房旁还可加耳房,第三进院为正房后的后罩房,在正房东侧耳房开一道门,连通第二和第三进院。
四、五进院
组合方式较多,通常为“前堂后寝”式。第一进院与三进院相同,第二进院是对外使用的厅房和东西厢房,之后再设一道垂花门,在厅房和这道垂花门之间形成第三进院,垂花门之后为正房和厢房所在的第四进院,是主院。如果后面还有后罩房,就构成了第五进院。还有的在倒座房北侧再建一排南房,而组成四进或五进院的。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