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7.2 传说二则《叶限》教学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7.2 传说二则《叶限》教学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0 19: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叶限》
人教版
高中语文
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
第七单元
传说二则
德国格林兄弟
《灰姑娘》
《灰姑娘》概述
从前,有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位恶毒的继母与两位心地不好的姐姐。她便经常受到继母与两位姐姐的欺负,被逼着去做粗重的工作,经常弄得全身满是灰尘,因此被戏称为“灰姑娘”。有一天,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邀请全城的女孩出席,但继母与两位姐姐却不让灰姑娘出席,还要她做很多工作,使她失望伤心。这时,有一位仙女出现了,帮助她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千金小姐,并将老鼠变成马夫,南瓜变成马车,又变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和一双水晶(玻璃)鞋给灰姑娘穿上。灰姑娘很开心,赶快前往皇宫参加舞会。仙女在她出发前提醒她,不可逗留至午夜十二点,十二点以后魔法会自动解除。灰姑娘答应了,她出席了舞会,王子一看到她便被她迷住了,立即邀她共舞。欢乐的时光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午夜十二时了,灰姑娘不得已要马上离开,在仓皇间留下了一只水晶鞋。王子很伤心,于是派大臣至全国探访,找出能穿上这只水晶鞋的女孩,尽管有后母及姐姐的阻碍,大臣仍成功的找到了灰姑娘。王子很开心,便向灰姑娘求婚,灰姑娘也答应了,两人从此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




(唐)
段成式
(小说)
《叶限》
概述
是唐代段成式(约803-863)所撰笔记小说《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的一则故事。叙述秦汉前南方一个洞主的女儿,名叶限,是一位百越姑娘。幼年丧母,从小聪明能干,得到父亲的钟爱。父死后,继母对她百般虐待,并杀害了她精心饲养的一条鱼。叶限得到“自天而降”的神人指点,将鱼骨藏于屋中,“金玑玉食,随欲而具”。在一次地方的节日活动中,叶限瞒过继母,“衣翠纺上衣,蹑(踩)金履”去参加。因被继母及异母妹察觉,仓猝逃离,遗下一只金鞋。这只金鞋为邻近海岛上的陀汗国主得到。他派人到拾得鞋子的地方让所有的女子试穿,终于“得叶限”,于是“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以叶限为上妇”,而“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
《叶限》
概述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慧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鳍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里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内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玉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洞人以为媒祀,求女必应。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所说。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
注释
①南人:此处指岭南各少数民族。
②樵险汲深:到险峻的山上打柴、到深潭边汲水。
③赪鳍(chēng
qí):红色的鳍刺。
④襦:穿在单衫外面的短袄。
⑤徐:从容不迫。
⑥郁栖:粪壤。即农家堆肥,粪埋在泥土内,使它发酵腐熟。语出《庄子
至乐》“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
⑦第:但,只。
⑧禖祀:为求婚而进行的祭祀、祈祷。
⑨斛:古代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为一斛。
⑩赡军:这里只支付军费的意思。
掌握以下特殊文言句式
1、为后母所苦
2、常令
樵险汲深。
3、鱼未尝见也。
4、亦不之虑。
5、藏其骨于郁栖之下。

被动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翻译下列句子
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
女伺母远行,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
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
鱼已长到一丈多长。把鱼肉烧成菜肴,味道比一般的鱼鲜美数倍。
女子等到母亲已走远,也跟着前往赴会,披上翡翠鸟羽毛织成的的上衣,穿上金子做的鞋子。
最终都不知道这(鞋子)的来历,就把这鞋子放到道路一旁。
作品作者简介
段成式(803---863),唐文学家,字柯古。家中藏书甚多,博闻强记。所撰《酉阳杂俎》
唐代小说,笔记体小说。现存二十卷,续集十卷。这是一部笔记小说,
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相类。鲁迅赞其为“独创之作”。
据撰者附记,此故事为“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所说。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古人泛称西南地区为“南中”,邕州即今广西南宁。
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在《译余偶拾》中评述道:“这篇故事显然就是西方的扫灰娘(Cinderella,现多译作灰姑娘)故事。段成式是九世纪人,可见这篇故事至迟在九世纪甚至八世纪已传入中国了。篇末说述故事者为邕州人,邕州即今广西南宁,可见这段故事是由南海传入中国的。据英人柯各斯(Marian
Rolte
Cox)考证,这故事在欧洲和近东共有三百四十五种大同小异的传说。可惜这本书现在无法找到,在欧洲最流行的两种传说见于十七世纪法人培鲁(Perrault)的故事集和十九世纪初年德人格林兄弟(Grimm)的故事集里。据格林的传说,这位扫灰娘名为Aschenbr
de。Aschenbr一字的意思是”灰“,就是英文的Ashes,盎格鲁撒克逊文的的Aescen,梵文的Asan。最有趣的就是在中文本里,这位姑娘依然名为叶限,显然是Aschen或Asan的译音。通行的英文本是由法文转译的,其中扫灰娘所穿的鞋是琉璃的,这是因为法文本里是毛制的鞋(Vair),英译误认为琉璃(Verre)之故。中文本虽说是金履,然而又说”其轻如毛,履石无声“,大概原来还是毛制的。
赵明龙表示,从《叶限》故事内容来看,有些习俗在壮族中仍有存在,如歌圩(洞节)、以鞋定情、神鱼等,都带着桂南地区壮族民间的文化元素。值得提出的是,类似《叶限》故事在壮族民间仍有多种版本,如流传于桂南壮族民间的《达加和达伦》、流传百色地区的《以佳和以冷》、流传广西西部的《达架的故事》、流传广西田阳的《达乍达仑》、流传广西德保县东陵乡的《渣和吝的故事》等,这些都表明与壮族古代“叶限”故事有着生生不息的传承关系。
民间故事特点
三叠式结构是民间故事中的一种特殊的结构模式,也是民间故事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
  三叠式结构通常表现为一件事情要经过三次反复才能完成,或者说是通过三个类同的情节单元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从而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有趣,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民间故事的结构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其中尤以三叠式为最。这种三叠式指在一个故事里,或同样的场面出现三次,或类似的情节出现三个,从而表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主人公遇到三道难题、三次较量、三次冒险等等。这类故事结构大都比较完整,情节的开端、发展、变化、结局多有较完整的叙述,国际上一般称这类故事为完型故事。如机智人物故事、问活佛型故事、三女婿拜寿型故事等等。
  例如: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让徐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三攻太平府、三打祝家庄、三败高太尉、三借芭蕉扇、三戏唐三藏等。
叶限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私有制下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它谴责了继母的贪婪、冷酷和偏心,对于弱小的孤女寄予满腔同情。在善、恶的对比和较量中,故事通过幻想的手法,使受欺凌者最终获得幸福,为恶者则遭到毁灭的下场。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广西、广东、浙江以及一些少数民族中都有与此大同小异的故事流传。
叶限的故事几乎包括了欧洲童话灰姑娘的全部要素:后母虐待、难题刁难、神力帮助、集会出彩、以鞋验身、嫁与王公。里面的“洞”、“土人”等词语显然说明,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里面。有人说“洞人”就是侗族,吴是大姓。也有人说“洞”是唐朝对邕州羁縻州基层行政组织的称谓,吴洞是今天的壮族地区,在壮族的婚恋风俗中,“鞋”是定情之物,并且是女方送给男方的。故事中,国王统治的“陀汗国”,学界一般认为就是新旧《唐书》所载的“陀洹国”,而今天印尼的苏门答腊科恩,很可能与其关系密切。
叶限与灰姑娘差异比较
女主人公态度之比较
男主人公行为之比较
叶限的被动
灰姑娘的主动
叶限最后虽然被封为“上妇”,但这一结果并非她争取而来。而是陀汗国国王用强权搜家掠室,发现叶限而得之。叶限的这种被动也恰恰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性格。
灰姑娘圆满的结局是她积极主动的态度和付出所换回来的回报。当王子凭鞋寻找爱人时,灰姑娘早已把自己梳洗干净,换上华丽的衣服,等待王子的认出。这种主动的态度正符合西方人的特点。
陀汗国王的强权占有
王子的个人奋斗
陀汗王最后将鱼骨与叶限一同带回国,且最后霸占了鱼骨,贪得无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男主人公锲而不舍的寻爱之旅,而是“权贵恶霸强抢民女”的再次演绎。
王子最后一次使用计策,将灰姑娘左脚的金鞋被沥青黏住,鞋子得到后就成为王子试验爱人的工具。最后王子没有用手中的权力强抢灰姑娘,而是用个人的能力寻找心中的女孩。
《酉阳杂俎》是晚唐的一部白话文言志怪笔记小说,语言简约洗练,也不乏神异色彩。宣扬了一种善恶有报的思想,表达了人们对贪婪的抨击、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对美好事物、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但《叶限》虽然情节也还曲折完备,但我们对叶限的处境遭遇感觉并不如灰姑娘那样真切,因为作者完全以一种平铺直叙的介绍口吻来表达,缺乏特殊的表现手法。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也不够细致。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日日长,易数器
易:更新
B.忽有人被发粗衣
被:同“披”,披散
C.所须第祈之
第:只管
D.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
货:进贡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为尔新其襦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鱼即出首,因斫杀之
因击沛公于坐
C.膳其肉,味倍常鱼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
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
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冢以示追悔。
D.
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将发









沦。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4分)
(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3分)
(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