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
语言表达得体
“语言得体, 就是语言材料适应语言环境,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
——老舍
什么是得体?
得体 ——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
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考点解读
能力层级:E 级(表达应用)
通常以选择题、改错题和主观表述题的形式来考查。有时单独设题,有时和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
试题设计选用来自生活的语言材料,侧重从语言的动态运用角度来检测考生的表达能力。
考查形式
如何说好话?如何解好题?
技法指津
这回挑夫挑起柴就走了。
秀 才 买 柴
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者过来。”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秀才又问:“其价几何?”挑夫只听懂“价”这个字,就开了个价。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
材料一
猜猜故事的结局?
1.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人物的语言须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性格特点、学识阅历以及习惯修养等。
一、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什么样的人说什么话:
从前一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的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位去“说话”。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A”裁缝说:“B” 赶车的接过话:“C”船夫最后说:“D”
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得过去才行。
咱们到了那儿再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顺水推舟。
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B
D
C
A
2.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说写者一定要先明确交际或阅读的对象,即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气质、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
一、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对失意人: 不说得意话
对有缺陷的人: 不说人家忌讳的话
对长辈: 不说失礼的话
对情绪好的人: 可以多说几句
对情绪不好的人: 少说为妙
对方彬彬有礼: 说得文雅、客气
对方蛮不讲理: 应该据理力争
具体对象
(1)生老病死的禁忌语:
(避讳说“死”,西方人忌称别人“老”)
(2)节庆日的禁忌语:
(婚庆不说“分离”,喜庆不说“死”、“病”)
(3)职业的禁忌语:
(渔民忌“翻”,戏班忌“散”“伞”,商人忌“ 干 ”“蚀”)
(4)私隐的禁忌语:
(家庭情况、年龄、收入、感情生活)
禁 忌 语
(2007年浙江卷)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 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 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 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 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高考链接
60岁
70岁
挽联
B
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瘦,双眼炯炯有神。
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
牛刀小试
2007年4月19日播出的《艺术人生》,是一档特别节目,谈的是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下半场请出的嘉宾,是毛泽东的孙子、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研究员。当毛新宇坐定以后,朱军深情地说:“在这里,首先对家父前些日子的过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有人逮到了其中的“家父”一词,批评朱军错把人父作己父,媒体一拥而上,称之为“家父门”事件。
材料二
《艺术人生》“家父门”事件
处什么位说什么话。
很多汉语词语都具有态度、色彩的倾向性,如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敬词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词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二、注意谦敬,用语礼貌
1.“家大舍小令外人”
A.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
B.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回顾积累
2.常见谦辞
“小”(小女)
“拙”(拙荆)
“鄙”(鄙人、鄙见)
“寒”(寒舍)
“愚”(愚见)
回顾积累
3.常见敬辞
“贵”(贵庚),“大”(大作)
“高”(高见),“尊”(尊姓)
“光”(光临),“拜”(拜托)
“赐”(赐教),“雅”(雅正)
“惠”(惠顾),“鼎”(鼎力)
回顾积累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中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
D
2.下列句中传统的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是(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D
21
初次见面说“ ”,好久未见说“ ”
请人批评说“ ”,求人原谅说“ ”
央人帮忙说“ ”,向人祝贺说“ ”
麻烦别人说“ ”,请人赴约说“ ”
求人解答用“ ”,请人指点用“ ”
托人办事用“ ”,赞人见解用“ ”
看望别人用“ ”,客人来到用“ ”
久仰
久违
指教
包涵
劳驾
恭喜
打扰
赏光
请问
赐教
拜托
高见
拜访
光临
常见谦辞敬语
陪伴朋友用“ ”,中途先走用“ ”
等候客人用“ ”,请人勿送用“ ”
请改文章说“ ”,归还原物用“ ”
送礼给人说“ ”,老人年龄称“ ”
问人姓名说“ ”,希望照顾说“ ”
称人住处是“ ”,称己住处为“ ”
送人东西说“ ”,欢迎购买说“ ”
奉陪
失陪
恭候
留步
斧正
奉还
笑纳
高寿
贵姓
华居
寒舍
关照
惠存
惠顾
常见谦辞敬语
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句是(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高考链接
谦词
B
(2014 年江苏卷)
敬词
2.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家父”改为“令尊”(或您父亲)
(2)“犬子” 改为 “儿子”
(3)“小有名气 ”改为“很有影响” (4)“有幸”改为“应邀”
高考链接
(07全国卷Ⅱ)
请修改下面广告中四处不得体的地方。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请教,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垂询
竭诚为您服务
敬赠
全力相助
牛刀小试
某饭店,一位老先生80岁生日宴会,宾朋满座,酒酣兴浓。有人提议点唱歌曲以助兴,某君高歌一曲电影《铁道游击队》主题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材料三
生日点歌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等等。场合不同了,表达用语也必须随之变化,因地而异,讲究分寸,巧妙用语,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三、分清场合,巧妙用语
庄重场合
工作场合
日常场合
娱乐场合
庄重、规范,典范的书面语
准确、扼要,专门术语或行话
自然、亲切、灵活,多用口语
有趣、生动,还需点幽默
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一项是( )
A.澡堂门口:谢绝参观!
B.盘山公路下山方向:陡坡,慢!
C.某市交叉路口标语牌:多拉快跑,争分夺秒。
D.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E.医院门口:宾至如归。
F.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
G.普及义务教育: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
欢庆的场合: 多说吉利话,不讲丧气话。
悲伤的场合: 严肃、低沉、简略。
庄重的场合: 庄重、规范、不拉家常。
日常的场合: 自然亲切,多用口语。
娱乐的场合: 生动风趣。
外交的场合: 不卑不亢。
具体场合
1.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A.“别劝了,行不”口气不耐烦,很不得体。
B.“足下”是平辈或者朋友之间的敬称,父母的朋友是长辈,不能用。且“足下”“家父”多用于较正式的场合,以书面语居多。
C.直接拒绝,并用反问语气质问,不得体。
高考链接
(2014年北京卷)
D
2.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得体的一组是( )(06安徽卷)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解析]场合,即交际的环境。正式场合,用语要规范庄重;日常生活,用语要亲切、自然灵活。场合不同了,用语也必须因地而异,讲究分寸。一般情况下,表示礼貌、歉意的话放在句子的前面,打断别人的话要礼貌、委婉。本题CD两项先说“已经超时了”感觉生硬,A项先说“你停一下”不够委婉。
B
1.有这样一件事,李工程师夫妇为他们的日本国好朋友举办家宴。席间,日本太太非常客气地说:“李太太这样文雅,和我们日本女人一样,不像是中国人。”李夫人应如何回答:“ ”
A.“太太也很文雅,您的先生也很文雅,都和我们中国人一样,不像日本人。”
B.太太过奖了,我哪能比得上你们日本女人!”
C.“太太说出了一个事实,中日的文明是同源的,中国的文明哺育了日本”。
D.我看咱们站在一起,好像一对姐妹,分不出谁是日本人,谁是中国人。
C
C.这句话说得含蓄得体,深富涵养,符合交际场合,使日本太太听了知道自己的谈吐有失妥当,歉然地一笑,但又不感到尴尬。
牛刀小试
2.假如你在全省的作文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有人向你祝贺,备加赞赏,请你根据下列两种不同的情况,做出谦虚上进的回答。
(1)与你平时很要好的一位同学在私下的场合向你祝贺时,你的回答是:
(2)在庆祝大会上,面对向你祝贺的广大与会者,你的回答是:
嗨,没什么,这点成绩不算什么!我还得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的勉励,太多的夸奖会使我陶醉。其实我更应当站在这一起点上,继续努力,与大家共同拼搏,取得更大的成绩。
电影《林则徐》中写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到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
材料四
这一段中,林则徐说的是法令,所以用的是庄严典雅的“正法”,官员是口头对话,所以用了浅显易懂的“杀头”,和各自的语体都很协调。
写什么文用什么体。
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适应各自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
四、注意语体,符合要求
语体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
口头语—— 书面语——
通俗易懂
庄重典雅
口头语体:生动活泼、 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包括日常生活用语、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广播、演讲辩论。
书面语体:庄重、严谨、典雅。包括公文事物语体(明确、简要、平实,程式化)、文艺语体(有文采,语言生动形象,句式灵活)、科技语体(客观,平实,有逻辑性,多用长句)、政论语体(逻辑性与形象性并重,准确严密)
例题:选择用语得体的一项( )
C.工具书: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果实球形,青色,可吃,味酸。
A.广播稿: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计已逾百万之巨。
B.法院公告: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盗窃有价值的文物。
D.请示报告: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迫切希望教委拨款修整为荷!
C
不同文体的语言差异:
议论文: 记叙文:
广播稿: 广告词:
合 同: 贺 词:
通俗凝练
明白易懂
生动形象
准确严密
严密清楚
热情洋溢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对同一内容的表述方式是不同的。请按照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到时参加”这一意思分别做出恰当的表述。
⑴在商场的广告里:
⑵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⑶在给下级的书面通知里:
⑷在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里:
到时候不能不来哟
牛刀小试
届时热忱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届时恭请贵单位人员光临
届时务必参加,不得缺席
二、注意谦敬,用语礼貌
一、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四、注意语体,符合要求
三、分清场合,巧妙用语
课堂小结
得体的语言,可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化干戈为玉帛;可以调节气氛,化尴尬为融洽,让你成为交际中的宠儿。希望同学们学好语言,得体地表达语言,成为一个不仅会解“好”题,还会说“好”话的具有语文素养的人。
(1)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书信、广告,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
几点建议
(2)对有些谦敬词要强记,再与同学多练习几次,就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词谦词,做到得体。
(3)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分析一下,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1.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余爷爷:
?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
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12月4日
获悉
您老
探望
敬献
拓展训练
2.(06年江西)给“写得好”加上一定的上下文,使它分别符合下面的表达要求。(可以只有上文或下文,字数不限)
例:表达的是“赞扬”:文章有气质,有文采,写得好!
(1)表达的是“嘲讽”:________
(2)表达的是“威胁”: _______
参考答案(1)这篇文章是写得好,好得连作者自己都看不懂。(2)他指着举报自己的人说:“你的举报信写得好,我们走着瞧。”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