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课件 (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课件 (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1 21:08: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年级语文下册

老师:
蒹 葭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12课
《诗经》二首
目录
CONTENTS
课前导读
01
字词积累
02
疏通文意
03
课后拓展
04
课前导读
八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01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 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彷佛 她在水的中央?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彷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皆生于水边。
蒹 葭
《秦风》
“芦苇”
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好语气语调,体味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诵读诗歌,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把握诗歌内在的情韵,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字词积累
八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02
蒹葭/ ,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
溯洄/从之,道阻/ 。溯游/从之,宛在/ 。
蒹葭/ ,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
溯洄/从之,道阻/ 。溯游/从之,宛在/ 。
蒹葭/ ,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
溯洄/从之,道阻/ 。溯游/从之,宛在/ 。
苍苍
为霜
一方
萋萋
未晞
且长
水中央
之湄
且跻
水中坻
采采
未已
之涘
且右
水中沚
jiān jiā

jiān jiā

méi

chí

zh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第一章
韵脚:苍、霜、方、长、央
ang
说一说,每一章押什么韵,韵脚是什么?
第二章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i
韵脚:萋,晞,跻,坻
第三章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i
韵脚:已、涘、沚
疏通文意
八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0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 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听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芦苇。
茂盛的样子。
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溯洄,逆流而上。洄,逆流。从,跟随、追寻。之,代“伊人”。
艰险。
顺流而下。
仿佛,好像。
译:河畔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深秋白露凝结成了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茂盛的样子。
干。
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路又险又高。阻,险。跻,(路)高而陡。
水中的高地。
译: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她就站在河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又高险。顺流而下寻觅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高地上。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茂盛鲜明的样子。
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水边。
向右迂曲。
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河畔芦苇长得非常繁茂,清晨的白露依然逗留。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她就站在河的另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又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诗歌中哪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描绘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凄清画面。
作用:起兴手法。每章开头均以秋景起兴,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和环境,又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同时暗示时光的易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时间的内容?
秋季(深秋)的清晨(拂晓),从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可以看出。




2.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艺术形象
特点
芦苇
白露秋霜
河畔道路
秋水
丛生茂密,秋来变黄,霜袭后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洁白、晶莹、凉凉的。
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清冷、孤寂、凄迷、迷离的氛围




3.诗中的重章叠句有何作用?
每章开头均以“蒹葭”“白露”起兴,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变化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重章叠句更显韵味悠长,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美。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再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一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 伊人” 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4.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
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
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
即,仍然神魂颠倒执着专一。




【全诗三章】
(1)用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相会艰难之情。
(2)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3)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的深沉的相思之情。




诗 情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痴痴守望、不畏险阻、可望而不可即
友情、爱情、理想




音韵美
四字句:二二拍
押韵:ang韵
i韵 ai韵
叠词:苍苍
萋萋 采采
重章:反复咏唱
整齐
一唱三叹




1.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写作特色
全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可谓情景交融,意境凄清美丽。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深秋苍凉的景象和主人公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寻之无踪的朦胧相互映衬;“伊人”高洁而又魅力无穷的气质被蒹葭白露、秋水澄明的景致生动细腻地烘托了出来。




2.若即若离的朦胧美
本诗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容貌、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这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距离”和“朦胧”正是这首诗最动人之处。




3.象征意象的含蓄美
主人公所追求的“伊人”,既可以是客观存在的“意中人”,也可以是理想的象征。“水”也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象征意象,它既可以指分隔主人公和意中人的河流,也可以指横亘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无法逾越的障碍。含蓄的象征手法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意味更加深远。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可望不可即的苦恼和惆怅及对其强烈的思念之情。






反复咏叹
在水一方
伊人难求
伊人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课外拓展
八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04




从《蒹葭》中,你还能够想到什么呢?可以是以前学过的诗或句子,也许是生活中的人和事。
(1)牛郎织女一年一见反而越益美好;
(2)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要像诗中的主人公一样,不畏艰险,勇敢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老师相信,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谢谢欣赏!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