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三大发明外传示意图
朝
鲜
日本
东南亚
欧洲
阿拉伯地区
领先的宋元科技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论》
影响
昔
影响
日
影响
中
影响
国
影响
今
影响
日
影响
中
影响
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青年最爱的中国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在国外青年“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的采访中,评选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高铁: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
移动支付:轻轻一扫,交易完成
共享单车:第三大城市出行方式
网购:动动手指买遍全世界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和影响;
2.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知识目录
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贰、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叁、发达的中外交通
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的演变史
隋唐
北宋
元代
元朝中期
雕版印刷术
《金刚经》
(泥)活字印刷术
毕昇
转轮排字法
元祯《农书》
铜活字印刷术
自主阅读课本,整理归纳印刷术的发展变化:
“(印刷)
肇自唐世,
精于宋人,
扩于元代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1.印刷术演变
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12.6万字,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
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阅读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有哪些弊端呢?
2.活字印刷术发明背景
活字印刷术
正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人们才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发明了什么?
活字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发明背景
从雕版到活字的
突破
将所需文字雕刻在一块木板上,印刷成书。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一:宋太祖时,由官主持刻印《大藏经》,
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胶泥
单个刻字
烧制
单个
字模
排字
制版
印刷
拆版
重复
活字印刷术省工省时,利用率高,成本低,是印刷技术的突破,比欧洲早400多年。
北宋
毕昇
3.活字印刷术发明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
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3.活字印刷术发明
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当代毕昇——王选:
发明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是现代印刷技术自主创新的先驱。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大步跨进"光与电"的时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4.活字印刷术发展
波斯
波斯
朝鲜
日本
东南亚
阿
拉
伯
地
区
欧洲
13世纪
阿
拉
伯
地
区
13世纪
5.活字印刷术传播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活字印刷,欧洲就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状态,书面文献就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罗伯特
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文学的发展,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6.影响
(1)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司南
贰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发明历程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3)发展:
宋代罗盘
磁针放入刻度盘
(2)发明:
宋代水浮法、缕悬法指南针
人造磁铁指南
1.指南针发明历程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两段材料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指南针的运用
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特别在阴晦天。
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宋代造船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司南模型
北宋罗盘针
现在的指南针
阿拉伯商人把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又传到欧洲。
波斯
波斯
阿
拉
伯
地
区
欧洲
3.指南针的传播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郑和下西洋
4.指南针的影响
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
就不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
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
——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开辟了航海史上的新纪元;
促使世界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
火药的发明
唐朝时人们已经发明了火药。
火药,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硝石
硫磺
木炭
你知道火药的原料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药
火
5.火药的发明
药
火
a.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火箭
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
宋朝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突火枪
b.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259年,宋军和蒙古军作战时,用竹筒制成,竹筒里装有火药,还放一种用石头或金属做的子弹,点着火药后,气压很强将子弹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应
的
用
6.火药的应用
代
元
铳
火
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是火铳,小口径火铳是枪的前身,大口径火铳是火炮的前身。早期大口径火铳用铜制造,所以,它又称铜火铳。
(元代)铳身上阴刻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
火铳
6.火药的应用
药
火
应
的
用
明代还发明了多种“多发火箭”,如同时发射10支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32支箭的“一窝蜂”;最多可发射100支箭的“百虎齐奔箭”等。
长108厘米。在箭支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火箭模型
明(公元1368-1644年)
6.火药的应用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阿
拉
伯
地
区
欧洲
13世纪
14世纪
欧洲火药作坊
火药武器作战(传入阿拉伯)
6.火药的传播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而我们的社会可能还处在封建统治之下。
——德克·海德
6.火药的影响
宋元时期的科技为何会有如此大的突破?
(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交往角度分析)
材料: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各民族之间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种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北宋
毕昇
①经济基础:宋元时期经济的持续发展
②政治保障: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元朝的统一
③民族关系:民族交融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对外交往:吸收了外国的先进科技,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⑤品质精神:古代人民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自主创新的智慧
造纸术
13世纪
阿
拉
伯
印刷术
13世纪
造纸术
造纸术
7世纪
火药13、14世纪
指南针12、13世纪
欧
洲
印刷术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对外:
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陆路交通: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叁
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路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①宋代驿站比较发达,设有“急递铺”
②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加强了国内民族间的交往及边疆地区的开发。
对内:
1.陆路
阅读教材,找出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的原因?
材料一:“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其制皆以全木巨枋挽叠而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
——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材料三: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是夜,洋中不可住,惟视星斗前迈。
——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1.造船技术高超,不仅坚固稳定,尤以福建泉州等地的水密隔舱技术闻名世界。
2.航海技术提高,已有天文、指南针导航,掌握潮汛、信风、气象知识,船舶操纵技术等。
3.统治者注重经济内涵的航海贸易政策,推动了海外贸易的繁荣,有利于海路交通的发展。
2.海路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2.海路
海路交通:从泉州出发,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站制度
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中国
西方
走出去
引进来
药物、天文历法、数学
发达的中外交通,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发展。
双向交流
共同发展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2020年,
“一带一路”发展蓝图起笔有力,中国将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一带一路”的发展暖流从太平洋涌向世界,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全球疫情蔓延下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模式
新闻速递
大国担当,携手抗疫,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网讯)2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网上例行记者会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确实给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带来一些挑战。但是,这些挑战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疫情发生后,很多“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从政治上和物质上向中方提供了积极支持和帮助,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愿同各方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并共同努力克服在推进合作中遇到的困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交通
科技
交通
三大发明撼世界
两条丝路连西东
指南针
火药
活字印刷术
陆上丝路
海上丝路(元鼎盛)
四通八达的驿站
频繁的海上贸易
宋应用于航海
宋元广泛用于军事
北宋毕昇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