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⑴、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⑵、 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各种长方体、正方体模型;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我们温习一下前两节课所学内容
同学们,这两天我们结识的新朋友“长方体”又来光顾我们的课堂了,你们看,它来了。这位新朋友想考考大家对它了解吗?
(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⑵、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导入新课:
既然同学们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 加深对长方体这位新朋友的了解。(板书课题),(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一)、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的模型。
(1)、让学生指出长方体的六个面。
(2)、同桌之间互相指出长方体的6个面。
(3)、让学生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2、师生一起摸长方体的六个面。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手摸到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
3、谁能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1、认识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1)、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2、帮老师解决问题:帮老师算出这个长方体模型的表面积。
(1)、学生讨论。
启发: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2)、表面积指哪些面的面积总和?
(3)、同学们敢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吗?好,请大家解答在练习本上。
(4)、汇报交流: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
启示:上、下两个面的总面积:14×10×2=280(平方厘米)
前、后两个面的总面积:14×6×2=168(平方厘米)
左、右两个面的总面积:10×6×2=120(平方厘米)
六个面的总面积:280+168+120=568(平方厘米)
解法一:(学生板演)
长×宽×2+长×高×2+宽×高×2(板书)
14×10×2+14×6×2+10×6×2
=280+168+120
=568(平方厘米)
(长×宽+长×高+宽×高)×2(板书)
解法二:(14×10+14×6+10×6)×2
=(140+84+60)×2
=568(平方厘米)
(5)、谈话
①、两种解法是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相互转换;
②、从解法中可以看出长方体的六个面可以分成三组;
③、在计算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时,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三组面中相应的长和宽。
④、 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表面积都可以,大家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体,长10cm、宽8cm、高4cm,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 自主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件5)
(1)、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①、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为什么特殊)
②、、由提问引导学生归纳出:
长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板书)
3、一个边长是8cm 的正方体,表面积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和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五、拓展训练
1、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的盖子,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拿一个长方体盒子的盖子,测量并计算。)
2、制作一个棱长为40cm的正方体无盖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鱼缸?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