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1 22:0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猜字谜。(6分)
1.打扫灰尘。(
)
2.一字有四笔,没横也没竖。妈妈猜不着,爸爸笑嘻嘻。(
)
3.天没它大,人有它大。(
)
4.上边常在水里,下边常在天上。上边滋味很鲜,下边光芒万。(
)
5.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
6.左十八,右十八。(
)
二、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造字法。(填序号)(5分)
①象形字
②指事字
③会意字
④形声字
蚂(
)
岩(
)
上(
)
羊(
)
想(
)
三、下面的句子中有六个错别字,请你把它们出来,再把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6分)
中国女排在次为祖国争光的消息传开以后,我深深地感到:为了实现末来的理想,必需向中国女排那样,为祖国克苦地训练,拼博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查字典填空。(7分)
“陷”共有__________画,第七笔是__________。“陷”的字义有:①掉进(泥土等松
软的物体里);②凹进;③陷害;④被攻破被占领;⑤缺点。请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小马陷到泥里去。(
)
2.这部电视剧仍有很多缺陷。(
)
3.妈妈最近两眼深陷,都是减肥闹的。(
)
4.我们不能诬陷好人。(
)
5.1938年10月,武汉沦陷,落入日寇之手。(
)
五、社会上有许多广告利用汉字谐音进行宣传,你能写出正确的成语吗?(8分)
天尝地酒(白酒广告)____________________
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____________________
衣名惊人(服饰广告)____________________
默默无蚊(驱蚊器广告)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在横线上填写当的歇后语。(6分)
1.西西经常在象棋比赛中夺冠。今年,她又代表学校去参加了市象棋比赛。她回来时,同学们都围过来询问成绩,她不好意思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刚忍不住嘟囔道:“你还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怎么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这下,我们的计划泡汤了!”
3.做人要清白,就像歇后语里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想到了于谦写的《石灰吟》中的诗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七、下面哪几句话的意思与例句的相同?(
)(多选)(3分)
例:我们都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A.没有一个人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B.我们不会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C.造福于人类的绿叶,我们都爱它。
D.我们怎么会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E.没有一个人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F.谁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八、修改病句。(6分)
1.小明朗读课文的声音很明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爱护、照料动物,动物就能和人类和睦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读下面的故事,猜出人名。(5分)
唐朝会昌年间,池州城里有个开酒店的杏云姑娘十分聪颖,善于对对联。
当时有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听说后,前去拜访。
杏云姑娘与这位客人交谈之后,发现他很博学,就想向他请教。杏云姑娘问:“请教先生尊姓大名?”这位容人没有直接回答,笑着吟出一副对联:半边林半边坡,一头牛挂一卷文。杏云娘一琢磨,立刻就明白了。
同学们,你们猜出这位客人是谁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据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1.根据第①段文字,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第④段,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请说明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照下面的示例,从“尘、畎、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5分)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ー、习作。(30分)
本单元,我们遨游了神奇的汉字王国,在学习中感受着汉字的神奇魅力。在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历了许多与汉字有关的事,比如练书法、猜字迷,从识字不多到认识了许多汉字…从中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1小2.父3.一4.鲁5.七6.林
二、④③②①④
三、在一再
末一未
需一须
向一像
克一刻
博一搏
四、10

1.①2.⑤3.②の4.③5.④
五、天长地久
刻不容缓
一鸣惊人
默默无闻
1.外甥打灯笼一一照旧(男)
2.梁山泊的军师一一无(吴)用
3.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七、ABCD
八、1小明朗读课文的声音很响亮。
2.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3.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就能和人类和陸相处。
九、杜牧
十、1.示例一:为什么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示例二:世界上古文字相继成为历史陈迹,为什么唯独汉字独存?
示例三:“汉字已有350年以上的历史”与“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
2.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3.不适合;西方学者的主张是针对“单脑文字”提出来的,而汉字是“复脑文字”,已经具有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4.示例:“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细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犬”,合在起就是“狗叫”。“”左面是“言”,右面是“非”,合在起就是“言非其实”。
十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