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华师版科学七年级下册5.1 种群和群落课堂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华师版科学七年级下册5.1 种群和群落课堂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11 20: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种群和群落
一、夯实基础(共13题;共24分)
1.科研人员在云南省高黎贡山确认了一新物种,命名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这是目前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生活在该山区的所有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构成一个(? )
A.?生物圈?????????????????????????????????B.?生态系统?????????????????????????????????C.?群落?????????????????????????????????D.?种群
2.生活在一片森林里的所有植物属于(???? )

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一个种?????????????????????????????D.?一片植被
3.在一森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是一个(??? )
A.?种群?????????????????????????????????B.?群落? ????????????????????????????????C.?生态系统?????????????????????????????????D.?生物圈
4.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
A.?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
5.金华市国家级旅游城市,有许多著名景点,以下关于景区内生物的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
A.?双龙景区内所有的植物???????????????????????????????????????B.?浦江仙华山上所有的鸟类
C.?诸葛八卦村内所有的人???????????????????????????????????????D.?武义牛头山所有的生物
6.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上,动物分布无差异???????????????D.?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上,植物分布有差异
7.“稻—鸭—萍”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在阴暗的环境中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
B.?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
C.?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8.习近平总书记3月31日来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就西溪湿地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考察调研。杭州西溪湿地是一个典型的多样生长着大量的水藻、鱼、虾、鸟类等生物,就连白鹭每年冬季也到这里越冬。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西溪湿地的部分食物网,请写出其中相对于涉禽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鱼类将植物或虾中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有机物,这一过程属于鱼的________?(选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
(3)西溪湿地中的所有生物可以构成一个 ________。
9.物种是指能________,并能________后代的生物群体。骡是马和驴的后代,但骡不能繁殖后代,所以骡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物种。
10.生物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________,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________结构、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结构。森林群落中植物存在分层现象,一般高大的________处于森林的上层,________和小树处于森林的中层,一些________植物处于森林的下层,贴着地面生长的是一些________和________等植物。在雨后的森林里,有时还能看到蘑菇等大型________。
11.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煤山 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同,它们是________关系。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之外,还生活着________、________? 等微生物。

(3)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________。

A.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B.森林中的所有血雉
C.森林中的所有苔藓
D.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12.? 2020年1月22日,我县楠溪江水域发现中华秋沙鸭栖息觅食,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属于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有鸟类中“大熊猫”之称。

(1)为了保护中华秋沙鸭,我国建立了黑龙江碧水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中华秋沙鸭属于__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2)中华秋沙鸭、扬子鳄、大熊猫三种生物中,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最先在地球上出现的是________。
13.绍兴镜湖国家湿地公园,西起平水东江,东至越城、上虞交界处。湿地面积约692公顷,湿地率近70%,其包含的“湖泊-河流-稻田”复合生态系统和水网性湿地景观结构,被认为在江南平原水网地区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1)莲子是镜湖的一特产.同种莲子萌发后,其叶的大小、形态方面仍存有差异,叶的这些性状是受________控制.
(2)镜湖国家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不少动物来此生活.每年3、4月间,成群的白鹭会迁徙到此,它们主要以水中的小鱼、小虾、水生昆虫和贝类等为食,如图是一市民拍下白鹭觅食的照片,写出白鹭与上述食性相适应的形态特点: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镜湖国家湿地公园所有的白鹭构成了________。
(4)镜湖国家湿地公园虽然会受到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如许多生物的自然死亡等,但其生态系统依然保持良好,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
(5)镜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有阳光、水、大量的水草,有大量吃水草的鱼虾,有吃鱼虾的白鹭等,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从其成分来看,镜湖里还应该有大量的________.
二、能力提升(共6题;共34分)
14.观察酵母种群实验中,关于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大???????????B.?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小
C.?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与时间长短、空间大小、食物多少、温度是否适宜、氧气是否充足有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________方向上。在水平方向上,由于________的起伏、________的明暗、________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________。
16.近年来,秦岭生态问题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也于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当地环保部门积极响应,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湖泊中所有的黑藻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2)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3)上图中,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除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外,还缺少________?。
(4)沉水植物和底栖动物的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
17.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生物,其种类众多、数量庞大。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这些肠道生物彼此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起到协助消化吸收、抵抗外来病原体等作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微生态系统中,肠道内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
(2)小明因不明原因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妈妈立即找出抗生素让他服用,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认为抗生素易产生毒副作用、病原体耐药等危害,提出反对意见。小明不随意服用抗生素的理山还有________?。
(3)小明去医院就诊,根据检查结果,医生给他开了针对性药物。为使其尽快恢复身体机能,医生决定为他静脉输液,但所输液体中不应含有的成分是(? ? )。
A.氯化钠
B.维生素
C.脂肪
D.葡萄糖
(4)医生叮嘱小明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少吃生冷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________?。
18.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区分布着多种动物。
(1)调查该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19.如图表示为某一淡水湖泊群落的部分生物分布情况,请按图回答问题:

(1)其中能认为是种群的有________种,分别为________。
(2)此群落中生物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3)如果在这个群落中增加一种生物种群河虾,河虾的食物最有可能是________,如果增加了一个生活在水中又挺出水面的植物种群,则它最有可能与图中________出现生存斗争。
答案解析部分
一、夯实基础
1.【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有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1、种群的概念: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种群概念的理解:①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即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形式;②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解答】根据种群的定义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属于一个种群,
故选D
2.【答案】 D
【解析】【分析】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解答】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所以生活在一片森林里的所有植物属于一片植被。
故答案为D.
3.【答案】 A
【解析】【分析】1、种群的概念: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种群概念的理解:
①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即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形式。
②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解答】
在森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故称之为种群。
故答案为:A
4.【答案】 D
【解析】【分析】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根据群落的概念对照选项区分解题。
【解答】A、所有的树木不是一个物种,也不是所有的生物,所以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菌五大类,因此所有动物和植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B不符合题意;
C、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而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和水等因素,无机环境指生物环境中的光、二氧化碳、氧气、水、风、气温等无机物还有部分的有机物以及地形、纬度等所有会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5.【答案】 C
【解析】【分析】在一个区域里,常有许多同种生物的个体生活在一起。我们把这些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
【解答】A、植物包含的物种很多,所以双龙景区内所有的植物不属于种群,不符合题意。
B、鸟类包含的物种很多,所以 浦江仙华山上所有的鸟类 不属于种群,不符合题意。
C、人就是一个物种,逐个八卦村是一定的区域,所以诸葛八卦村内所有的人属于种群,符合题意。D、 生物 包含的物种很多,所以 武义牛头山所有的生物不属于种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6.【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群落的空间结构知识解题。
【解答】解:A、在垂直方向上,根据植物对阳光的需求量的不同,喜阳植物一般分布的比较高,可以获得足够的阳光,喜阴植物一般分布较低,体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故A正确;
B、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故B正确;
C、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上,动物分布有差异,故C错误;
D、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上,植物分布受地形、水分、酸碱度等影响,分布有差异,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7.【答案】 A
【解析】【分析】(1)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2)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3)群落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解答】A、红萍、水稻等植物,能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符合题意;
B、由于全部的有害昆虫包含许多种类,因此属于多个种群,B不符合题意;
C、有害昆虫属于动物,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不符合题意;
D、红萍和鸭子不包括所有生物种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 (1)水藻→甲壳类→涉禽
(2)同化作用
(3)群落
【解析】【分析】(1)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它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生产者自身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有以植物为食的草食性动物,以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以及既能以植物为食也能以动物为食的杂食性动物.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即不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和 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同化作用的总趋势是积累物质、储存能量。?异化作用是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3)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解答】(1)食物链的开始总是生产者,之后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被吃的在左边,因此其中相对于涉禽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为:水藻→甲壳类→涉禽。
(2)鱼类将植物或虾中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有机物,这一过程属于鱼的同化作用,因为这是鱼积累物质、储存能量的过程。
(3) 西溪湿地中的所有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群落,因为?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故答案为:(1) 水藻→甲壳类→涉禽 (2)同化作用(3)群落
9.【答案】 相互交配;繁殖具有繁殖能力的;不是
【解析】【分析】物种占有一定的分布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生物群体,且与其他这种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解答】物种是指能相互交配,并能繁殖具有繁殖能力的后代的生物群体。马和驴交配生出骡子,骡子是作为一个新个体而存在的,就其本身而言它不具备实际或潜在的生殖能力,故不是一个物种。
?故答案为:相互交配;繁殖具有繁殖能力的后代;不是
10.【答案】 空间;垂直;水平;时间;乔木;灌木;草本;地衣;苔藓;真菌
【解析】【分析】生物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
【解答】生物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植物群落还有层次性或垂直结构。一般高大的乔木处于森林的上层,灌木和小树处于森林的中层,一些草本植物处于森林的下层,贴着地面生长的是一些地衣和苔藓等植物在雨后的森林里,有时还能看到蘑菇等大型真菌。
故答案为:空间;垂直;水平;时间;乔木;灌木;草本;地衣;苔藓;真菌
11.【答案】 (1)捕食;竞争
(2)细菌;真菌
(3)B
【解析】【分析】森林群落中,植被常常有分层现象,生活在森林中的各种动物,也会随着它们赖以生存的植物种类不同而出现分层分布的现象。在植物的每个层次中,都有一些特别适应在那里生活的动物。
【解答】(1)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所以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三者间属于竞争关系;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所以血雉和昆虫间属于捕食关系。(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之外,还生活着细菌、真菌等微生物。(3)由种群的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可知森林中的所有血雉属于一个种群。
故答案为:(1)捕食;竞争;(2)细菌;真菌;(3)B
12.【答案】 (1)种群
(2)扬子鳄
【解析】【分析】1、 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可育后代;
2、生物进化的顺序是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在脊椎动物中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解答】(1)由种群的定义可知, 该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中华秋沙鸭属于 种群;
(2)中华秋沙鸭是鸟类,扬子鳄是爬行类,大熊猫是哺乳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最先在地球上出现的是爬行类扬子鳄。
故答案为:(1)种群? (2)扬子鳄
13.【答案】 (1)基因
(2)长长的喙
(3)种群
(4)自动调节能力
(5)分解者
【解析】【分析】根据基因的性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解题即可.
【解答】(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填基因;
(2) 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小虾、水生昆虫和贝类等为食,所以要有长长的喙利于捕食;
(3)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 镜湖国家湿地公园所有的白鹭构成了种群;
(4)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自我调节能力
(5)生态系统成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公园里有阳光、水、大量的水草,有大量吃水草的鱼虾,有吃鱼虾的白鹭,这里面有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未被提到的是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故答案为:(1) 基因 ;(2) 长长的喙 ;(3) 种群 ;(4) 自动调节能力 ;(5) 分解者
二、能力提升
14.【答案】 C
【解析】【分析】观察酵母种群实验中,随时间延长,酵母菌的数量先快速增多,后缓慢增多,到一定程度后,酵母菌的数量保持不变。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酵母菌数量的增长,培养基中空余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食物和氧气越来越少,同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会释放一定的热量,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解答】A.观察酵母种群实验中,随时间延长,酵母菌的数量先快速增多,后缓慢增多,到一定程度后,酵母菌的数量保持不变。A不符合题意。
B.观察酵母种群实验中,随时间延长,酵母菌的数量先快速增多,后缓慢增多,到一定程度后,酵母菌的数量保持不变。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与时间长短、空间大小、食物多少、温度是否适宜、氧气是否充足有关。C符合题意。
D.A,B选项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 水平;地形;光照;湿度;差别
【解析】【分析】群落在水平方向上也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解答】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故答案为:水平;地形;光照;温度;差别
16.【答案】 (1)种群
(2)5
(3)分解者
(4)自动调节
【解析】【分析】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这种摄食关系,实际上是太阳能从一种生物转到另一种生物的关系,也即物质能量通过食物链的方式流动和转换。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解答】(1)所有的黑藻是一个种群;
(2)植物→草鱼→野鸭;植物→螺蛳→草鱼→野鸭;植物→螺蛳→罗非鱼→野鸭;植物→罗非鱼→野鸭;植物→螺蛳→野鸭;共5条食物链;
(3)生态系统包含生物与非生物两部分,生物部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上图中缺少分解者;
(4)生物种类的增加,使食物网更加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故答案为:(1)种群;(2)5;(3)分解者;(4)自动调节
17.【答案】 (1)群落
(2)使用抗生素易破坏体内微生态平衡(菌群失调);使用抗生素不会对因病毒、有毒物质所引起的呕吐腹泻起作用
(3)C
(4)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解答】(1) 肠道内的所有生物构含有多个物种,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2)抗生素不具有识别能力,会对所有含有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造成损伤,且呕吐不一定是细菌导致的,也可能是病毒等导致的;
(3)血液中含有无机盐、氨基酸、水、葡萄糖、维生素,但血液中不含有脂肪,含有脂肪分解后的脂肪酸和甘油;故C符合;
(4) 饭前便后要洗手、少吃生冷食品,是从切断传播途径方面预防传染病;
故答案为:(1)群落;(2) 使用抗生素易破坏体内微生态平衡(菌群失调);使用抗生素不会对因病毒、有毒物质所引起的呕吐腹泻起作用;(3)C;(4)切断传播途径。
18.【答案】 (1)样方;标志重捕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垂直
【解析】【分析】根据群落的结构知识解题。
【解答】解:(1)根据调查的方法可知,活动度低的生物,调查方法一般选择样方法;活动度高的生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故调查该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量;物种越多,丰富度越高、物种越少,丰富度越低;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有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等;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故答案为:(1)样方、标志重捕;(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垂直。
19.【答案】 (1)4;芦苇种群、浮萍种群、金鱼藻种群、河蚌种群
(2)动植物分层分布
(3)浮游生物;浮萍
【解析】【分析】根据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1)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故能认为是种群的有4种,分别为芦苇种群、浮萍种群、金鱼藻种群、河蚌种群;而浮游生物、昆虫幼虫都不是指一种生物,故不是种群;
(2)此群落中植物一般分布在上层,而动物分布在下层;具有动植物分层分布的特点;
(3)如果在这个群落中增加一种生物种群河虾,由于河虾的食物主要是荤食,故最有可能是浮游生物,如果增加了一个生活在水中又挺出水面的植物种群,则它最有可能与图中浮萍出现生存斗争;
故答案为:(1)4、芦苇种群、浮萍种群、金鱼藻种群、河蚌种群;(2)动植物分层分布;(3)浮游生物、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