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华师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3水是常用的溶剂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华师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3水是常用的溶剂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11 20:3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水是常用的溶剂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从甲到丙可以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
A.?????????????????????B.?????????????????????C.?????????????????????D.?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沙子???????????????????????????????????B.?食盐????????????????????????????????????C.?面粉???????????????????????????????????D.?橄榄油
4.鱼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后挥发逸出,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了。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
C.?用洗洁精洗碗?????????????????????????????????????????????????????D.?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5.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见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氯化钠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氯化钠的质量(g)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5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18g氯化钠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浊液的是( ??)
A.?泥沙????????????????????????????????????B.?纯碱?????????????????????????????????????C.?食盐????????????????????????????????????D.?蔗糖
7.往适量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溶解且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植物油???????????????????????????????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硝酸铵
8.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B.?面粉???????????????????????????????????C.?白糖??????????????????????????????????D.?辣椒粉
9.下列常见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高锰酸钾溶液????????????????????????D.?矿泉水
10.下列对物质的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强弱一般也不同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溶解度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二、填空题
11.碘是一种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来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你的依据是________。
12.溶质既可以是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________是最常见的溶剂,除此之外,常用的溶剂还有________、________、丙酮、香蕉水等。
三、解答题
13.学习研究需要我们有科学的研究精神。比如做对比实验时,需要我们对不同的物质进行性质对比,要求他们必须在其他的条件一致时才可以进行对比。小明和小芳是七年级学生。一次在观察洗涤剂推销人员的实验中记录其实验过程:
①取两只相同的碗,分别向碗中各滴2滴花生油;
②取一瓶不知名的洗涤剂和某名牌洗涤剂,将不知名的洗涤剂与水配制成1∶8的溶液,某名牌洗涤剂使用原液;
③分别向碗中加5mL不知名的洗涤剂溶液和某名牌洗涤剂原液,静置(现象:在加5mL不知名的洗涤剂溶液中,花生油浮在水面上,某名牌洗涤剂原液中呈现黏稠状液体);
④分别用少量水冲洗碗(现象:在加5mL不知名的洗涤剂溶液碗中,没有黏稠状液体,某名牌洗涤剂原液碗中呈现黏稠状液体)。
推销人员结论:不知名的洗涤剂比某名牌洗涤剂效果好。
(1)小明说:不知名的洗涤剂比某名牌洗涤剂效果好,因为有事实依据。小芳不同意他的说法,但说不出反对的理由。你同意小明的看法吗?为什么?
(2)你认为可以做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不同洗涤剂的效果。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如果溶液中有未溶的固体出现,那么溶液饱和;如果没有未溶的固体出现,那么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溶液丙中出现了未溶的固体,那么丙肯定是饱和溶液,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 B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故A不合题意;
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故B符合题意;
植物油溶于汽油,形成溶液,故C不合题意;
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为溶液,不能溶于水则形成浊液。
【解答】沙子、面粉和橄榄油都不溶于水,形成的都是浊液;只有食盐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 C
【解析】【分析】酒精能够除去腥味,关键是甲胺能够溶于乙醇,因此原理就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够溶于汽油,故A不合题意;
B.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是因为汗渍能够溶于水,故B不合题意;?
C.洗洁精不能使油污溶于水,只是起到乳化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是因为碘能够溶于酒精,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 A
【解析】【分析】(1)当溶液中有未溶的固体存在时,溶液肯定饱和,据此根据表格中第二组数据确定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5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2)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蒸发溶剂;②改变温度;
(3)用所取氯化钠的质量减去剩余氯化钠的质量得到溶质的质量,然后将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作比即可;
(4)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
【解答】A.根据表格中第二组数据可知,2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20g-2g=18g氯化钠。根据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5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 18g50g+18g ×100%≈13.2g,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g-2g):50g=9:25,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相同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 A
【解析】【分析】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而浊液则不具有均一稳定性,据此分析。
【解答】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充分搅拌后会形成浊液;纯碱、食盐和蔗糖均易溶于水,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分析即可。
【解答】植物油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 C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而不溶性的固体或液体与水形成浊液,据此分析。
【解答】花生油为不溶于水的液体,面粉和辣椒粉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与水形成浊液;只有白糖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氢氧化钠溶液由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高锰酸钾溶液由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矿泉水中存在大量的矿物质,三者的溶剂都是水;碘酒溶液的溶质为碘,溶剂为酒精,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
10.【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强弱一般也不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溶解度大小与物质的性质、温度,溶剂的性质等因素都有关系,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1.【答案】 (1)碘;汽油
(2)甲;溶液具有均一性
【解析】【分析(1)在固体和液体组成的溶液中,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2)根据溶液的特征判断。
【解答】(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碘,溶剂是汽油。
(2)根据我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甲的示意图符合事实,依据是:溶液具有均一性。
12.【答案】 固体;液体;气体;水;酒精;汽油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溶液的知识解答。
【解答】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一般情况下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除此之外,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丙酮、香蕉水等。
?
三、解答题
13.【答案】 (1)不同意。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2)都将原液与水配制成1∶8的溶液;都将花生油洗净;合格的洗涤剂都有相同的洗涤效果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要探究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好坏,必须控制其它变量相同,否则比较起来没有任何意义;
(2)将两种洗涤剂都配制成1:8的溶液,然后观察是否能够清洗掉花生油,进而对洗涤剂的洗涤效果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1)我同意小明的看法,理由是:不同意。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2)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都将原液与水配制成1∶8的溶液
都将花生油洗净
合格的洗涤剂都有相同的洗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