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氧气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 ??)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
2.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不同相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3.水在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水起隔绝氧气作用的是( ??)
A.?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燃烧条件的实验 ??????????????????????D.?试管的洗涤
4.下列灭火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
C.?酒精洒出失火用湿抹布盖灭
D.?汽车自燃用灭火器灭火
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数量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中,前者为化学性质,后者为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无色??????????????????B.?等体积的氧气的质量大于空气的质量,常温下性质活泼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发生反应时放热???????????D.?潮湿空气中氧气能使铁生锈,固体氧呈淡蓝色雪花状
7.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准确位置
B.?在逃离火灾现场途中,要关上大门,以降低火势及烟雾蔓延的速度
C.?若没办法离开现场,要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
D.?室内起火时,应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9.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加空气进入量????????????????????????????????????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10.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发生因雷击引起的森林火灾,火灾地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地形复杂、坡陡谷深。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导致30位灭火人员不幸牺牲。下列关于火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风为可燃物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B.?林下堆积的地面植被、干草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突变风力风向的风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D.?在山上取水非常困难,用水灭火主要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二、填空题
11.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12.小强同学学了图甲所示实验后,想到铝丝是否也能在氧气中燃烧呢?经过查阅资料后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你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用于夹持铁丝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图中铁丝和铝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____。
(3)集气瓶底部水或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
(4)铁丝和铝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
(5)用正确方法引燃铝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后,未观察到铝丝发生剧烈燃烧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3.? 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西昌再次发生森林大火,火灾过火面积1000余公顷,该起火灾也造成了19名地方扑火人员牺牲。为了最可爱的人,我们应当学会燃烧与灭火,预防火灾发生。
(1)消防员携带鼓风式森林灭火器(如图)进山灭火,该灭火器通过内置柴油发动机使鼓风机扇片高速转动,喷出十二级强风,这种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破坏了燃烧三要素中________。
(2)家庭用火不慎也易导致火灾,若油锅起火,用锅盖盖住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3)为避免火灾发生,在林场等场所要贴警示标志。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放易燃物”的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据此分析。
【解答】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氧气,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和设计实验即可。
【解答】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就要保证氧气的浓度相同而改变铁丝的粗细,故B、D错误,而C正确;
同一瓶氧气,先后放入两根铁丝,那么后者燃烧时的氧气浓度肯定小于前者,故A错误。
故选C。
?
3.【答案】 C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展示的实验中水的作用即可。
【解答】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等于其中氧气的体积,因此水用来测量氧气的体积,故A不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因此水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故B不合题意;
C.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水的作用:①隔绝氧气;②为红磷和白磷提供热量,故C符合题意;
D.在试管的洗涤中,水的作用是清洗,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 B
【解析】【分析】灭火的方法:①隔绝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低温度,结合燃烧物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解答】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可能会造成人体触电,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酒精洒出失火用湿抹布盖灭,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灭火,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汽车自燃用灭火器灭火,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 D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 D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即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光泽、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等、熔点、沸点、导热性等。
? ? ? ??化学性质,即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解答】A.氧气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无色,都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合题意;?
B.等体积的氧气的质量大于空气的质量,是物理性质;常温下性质活泼,是化学性质,故B不合题意;?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发生反应时放热 ,为化学性质,故C不合题意;
D.潮湿空气中氧气能使铁生锈,为化学性质;固体氧呈淡蓝色雪花状,为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 A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
【解答】A.机制炭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因为酒精的燃烧而降低,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从而达到机制炭的着火点,将其引燃,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燃烧更充分,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火灾自救的常识分析判断。
【解答】A.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准确位置,确定逃离方向,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逃离火灾现场途中,要关上大门,以降低火势及烟雾蔓延的速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若没办法离开现场,要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室内起火时,绝对不能乘坐电梯逃离,以免电路故障引起电梯滞留空中,严重威胁生命安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 C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
【解答】煤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煤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反而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氧气供应,所以越扇越旺;而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灭,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0.【答案】 C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
【解答】A.风加快了空气流动,从而为可燃物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林下堆积的地面植被、干草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木材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因为风吹而降低,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山上取水非常困难,用水灭火主要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1.【答案】 氧气;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因此A为氧气,B为硫,C为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D为二氧化碳。
?
12.【答案】 (1)坩埚钳
(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4)引燃
(5)铝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未除去(或氧气不纯等,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金属丝绕成螺旋状后,不但增加了受热面积,还可以减小散热,加快反应;
(3)金属燃烧时火花四溅,生成物温度很高,低落在瓶底,很容易使瓶底炸裂;
(4)通过火柴的燃烧,点燃金属丝;
(5)铝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氧气不纯,都可能导致铝丝燃烧不够剧烈。
【解答】(1)用于夹持铁丝的仪器名称:坩埚钳。
(2)图中铁丝和铝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集气瓶底部水或细沙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4)铁丝和铝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引燃。
(5)用正确方法引燃铝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后,未观察到铝丝发生剧烈燃烧现象,可能的原因是铝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未除去(或氧气不纯等,合理即可)。
三、解答题
13.【答案】 (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隔绝空气
(3)D
【解析】【分析】(1)燃烧的三个要素:① 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达到着火点;
(2)根据燃烧的三个要素分析;
(3)根据各个标志的意义解答。
【解答】(1)发动机使鼓风机扇片高速转动,喷出十二级强风,可以迅速带走大量的热,从而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
(2)家庭用火不慎也易导致火灾,若油锅起火,用锅盖盖住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3)A.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炸标志,故A不合题意;
B.为禁止携带火源标志,故B不合题意;
C.为禁止吸烟的标志,故C不合题意;
D.为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D不合题意。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