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华师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5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华师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5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11 20:5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水的组成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粉笔灰分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B.?自来水是纯净的水
C.?长期饮用硬水有益人体健康
D.?水是宝贵的资源
2.如图甲、乙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水电解的过程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都没发生变化
D.?电解水的变化只是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3.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有关描述正确的是(无水CuSO4可以吸收水分,且不与氧气反应)( ??)
A.?无水CuSO4的作用是检验氢气燃烧的产物??????????B.?实验③中若在空气中点燃氢气,一定会发生爆炸
C.?实验③中集气瓶内壁上会出现小水滴??????????????????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同学们对水进行研究,其中能确定水由氢和氧组成的是( ??)
A.?水的蒸发???????????????????????????B.?水的电解???????????????????????????C.?水的凝固???????????????????????????D.?水的沸腾
5.小兰通过预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是氢气与氧气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所得数据和理论值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6.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2中得到氢气
B.?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和氢气、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氧气
7.下列有关于电解水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正极产生的气体也可以燃烧
B.?若用夹子把出气的橡皮管夹住,正极的液面下降较快,负极下降较慢
C.?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之一是:水电解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
D.?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的电是我们生活中用的交流电,所以要注意安全
8.“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通电也能产生氧气,说明“超临界水”中含有氧气?????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
C.?它是由氢和氧组成的??????????????????????????????????????????????????????D.?“超临界水”和普通水是不能互相转变的
9.如图是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分析该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B.?水分子中含有更小的粒子
C.?氧原子在通电条件下组合为氧分子??????????????????????D.?氢原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
10.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
A.?2.5mL或5mL??????????????????B.?5mL或10mL??????????????????C.?10mL或15mL??????????????????D.?10mL或2.5mL
二、填空题
11.根据图中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气体a相连的A极是电源的________极(选填“正”或“负”,下同),与气体b相连的B极是电源的________极。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________,火焰呈________色。
12.自然界中我们接触到的水有:①海水;②江河水;③雨水。经净化处理后的水有:④自来水;⑤矿泉水;⑥蒸馏水等。请从既科学又经济的角度分析,将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水产养殖用:________。
(2)灌溉农田用:________。
(3)洗衣、洗浴用:________。
(4)洗菜、烧饭用:________。
(5)日常饮用:________。
(6)配制医疗注射液用:________。
三、解答题
13.在做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中,由于纯水不导电,因而不能用纯水做电解实验,而是用稀硫酸溶液等,实验才能成功。
(1)现有五组学生分别用60克10%的硫酸溶液通电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中硫酸不发生分解,下面是其中四组同学各自实验后获得的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
组别
氧气体积
(毫升)
氢气体积
(毫升)
终止实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
甲组
80
160
10%
乙组
180
90
10%
丙组
140
278
11%
丁组
200
100
11%
(2)若另有戊组同学实验后测得终止实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2%,求该组同学实验过程中电解的水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组成和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粉笔灰是不能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因此形成悬浊液,故A错误;
B.自来水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人体结实,故C错误;
D.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活和生产必须的资源,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 C
【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2)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判断;
(3)根据图片确定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是否改变;
(4)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a试管内气体的体积大于b试管内气体体积,因此a气体为氢气,故A错误;
B.a、b试管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故B错误;
C.根据示意图可知,水电解前后,氢原子都是4个,而氧原子都是2个,因此氢和氧原子的个数都没有变化,故C正确;
D.电解水的变化,其实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再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 C
【解析】【分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被分解为氧气和氢气。由于氢气中会存在少量的水蒸气,因此将氢气通入无水硫酸铜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氢气通入氧气中点燃,会看到集气瓶内壁上出现小水珠,这说明生成了水,可以证明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无水CuSO4的作用对氢气进行干燥,除去其中的水,故A错误;
B.实验③中若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由于氢气比较纯净,其中并没有空气,因此不会发生爆炸,故B错误;
C.实验③中,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因此在集气瓶内壁上会出现小水滴,故C正确;?
D.综上所述,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即可。
【解答】水的蒸发、凝固和沸腾,都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而水分子本身没有发变化,无法证明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故A、C、D错误;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故选B。
5.【答案】 B
【解析】【分析】在科学研究中,当收集到的数据与已知的结论不一致时,我们要尝试寻找发生的原因,究竟是实验原理的问题,还是实验装置的问题,绝对不能用“差不多”的思想应付差事,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小兰通过预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是氢气与氧气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我们应该: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或者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或者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绝对不能认为实验所得数据和理论值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成功,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 D
【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氢气;
(2)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决定;
(3)根据元素守恒定律分析结论;
(4)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判断。
【解答】A.管2中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故A错误;
B.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故B错误;
C.该实验的产物为氢气和氧气,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氧气,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A.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它可以燃烧;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它不能燃烧,但是支持燃烧,故A错误;?
B.由于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且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所以若用夹子把出气的橡皮管夹住,正极的液面下降较慢,负极下降较快,故B错误;
C.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之一是:水电解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故C正确;?
D.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的电是我们生活中用的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水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它通电也能分解产生氧气,但是“超临界水”中并没有氧气,故A错误;
B.无论是液态水,还是气态水,都由水分子构成,是同一种物质,故B错误;
C.根据水的组成可知,它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故C正确;?
D.只要改变气压和温度,“超临界水”和普通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水电解的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它们都比水分子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氧原子无需其它条件,会相互组合成氧分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反应前后,原子只有两种,即氢原子和氧原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分析解答。
【解答】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如果产生的氢气为5mL,那么生成氧气的体积大约为:5mL2=2.5mL;如果生成氧气的体积为5mL,那么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mL×2=10mL,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11.【答案】 (1)负;正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烧;淡蓝
【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
(2)根据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气体a的体积大于气体b,那么气体a为氢气,则与气体a相连的A极是电源的负极,与气体b相连的B极是电源的正极。
(2)正极产生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氢气能够燃烧,火焰成淡蓝色。
12.【答案】 (1)①②
(2)②③
(3)④
(4)④
(5)④⑤
(6)⑥
【解析】【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不同水体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1)海产品用海水养殖,淡水鱼类可以用江河水养殖,因此水产养殖用①②。
(2)灌溉农田用江河水和雨水都行,故选②③;
(3)洗衣、洗浴用自来水就行,故选④;
(4)洗菜、烧饭用自来水就行,故选④;
(5)日常饮用用自来水和矿泉水,而蒸馏水过于纯净,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故选④⑤。
三、解答题
13.【答案】 (1)丙组
(2)设实验过程中电解水的质量为X,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列出等式:
60g×10%=(60g-X)×12%
解得:X=10g。
【解析】【分析】(1)水电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产生氢气和氧体的体积之比为2:1,但实际实验中有很多原因使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比值只能近似为2:1。实验中由于溶剂水的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2)可根据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计算出电解后的总质量,也可以用等量关系列出等式求电解水的质量。
【解答】(1)由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比值接近2:1,电解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两个条件可判断出丙组数据最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