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作业课件(图片版 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作业课件(图片版 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1 21:47:48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6海上日出
同音字闯关。
fan
(范)围(犯)罪(泛)滥(饭)店
cha
刹)那树(杈
差)不多(诧)异
∞0(镶)嵌(香)气纸(箱)互(相)
fan
cha
XIang
二、我会查字典。
“烂”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后查音节on。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因过熟而
变得松软;②东西腐坏;③光彩鲜明耀眼;④4头绪乱。在
“灿烂”中“烂”应选第③种解释。
三、下列句子中,填入词语合适的一项是(B
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太阳在黑
云里放射的
替黑云镶了一道()的金边。
A.亮光光芒光彩发光
B亮光光彩光芒发光
C光彩亮光光芒发光
D光芒亮光发光光彩
四、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
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
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1)日出前天空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
天空一片浅蓝→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
围在扩大→亮光在加强
(2)句中“不转眼”形容注意力集中。下列体现注意
力集中的成语有(ACD)。(多选)
A.全神贯注
B.一览无余
C聚精会神
D专心致志
(3)作者常常早起看日出,可还是神情专注地看,体
现了作者等待日出来临时的急切心情。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1)“这”指海上日出,“奇观”指奇特而少见的
景象
(2)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3)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其好处是加
强了语气,更加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
喜爱和赞叹之情。
五、下列对课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课文第1自然段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和在船上看
日出的特殊位置。
B作者写海上日出时,先写日出前天空景色的变化,再
写日出的壮观景色。
C.文章围绕“日出”这个中心,突出了“海上日出”之
奇”
D.文章详略得当,描写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海上日出,其
中详写了微云天气时的景象
阅读天地
六、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①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
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
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
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
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
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②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
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
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用“”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拟人句。(共18张PPT)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基础乐园
看拼音,写字词。
过了
zhe
jiang(浙江)金华的Uo(罗)店就渐
渐入山,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从洞口抬头
望,山突兀
sen
yu(森郁),很有气势。洞内石钟ru(
乳)和shsn(石笋)形状
bian
hua
duo
duan(变
化多端),很值得欣赏。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端:A.端正,不歪斜
B项目,方面
C起因,缘由。
D用手很平正地拿着。
端来水果(D
借端生事(C
变化多端(B)
端庄秀丽的荷花(A
三、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
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句中运用了两组反义词:“宽”和“窄”,“缓
”和“急”,写出了溪流随山势变化的特点。
句中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衬托出作
者高兴的心情。
2溪声为什么“时时变换调子”?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B)
A.溪流随着山势的变化,发出不同的声调
B.由于溪流宽窄缓急不一,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
3仿写句子。
随着阵阵秋风,多变的天气时而阴,时而
晴,时而冷,时而暖,秋风也时时变换着
节奏
四、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
A.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
杜鹃显得有精神。(对比)
B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
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设问
C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比喻)
D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拟人)
五、读课文,结合左边的图片连线。
内洞
外洞
洞口
孔隙
金华公罗店
①外洞
A.十分狭窄
②途中
B很宽敞,像个大会堂
3内洞
C.一片明艳
④洞口
D.像桥洞似的,很宽
⑤孔隙
E漆黑、神奇、特别
阅读天地
六、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
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
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
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
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
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
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
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
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
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
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
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共26张PPT)
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看拼音,写字词。(8分)
an
we
XIang
can
lan
kuo
da
范围
(镶)嵌(灿烂
(扩大
du
juan
sen
yu
yi
dong
deng
(杜鹃)(森郁)(移动)(登陆)
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努力(m道)重荷(he)额角(6)狭窄(zhai
B.源头(yuan)臀部(tun)代替(t)一刹那(sha)
C浙江(zhe)罗店(u6)漆黑(Ⅺ)蜿蜒(yn)
D石钟乳(r)石笋(sun)一簇(z山)变化多端(dua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B爷爷六十多岁了,走起路来脚步仍然很轻快。
C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D.都说张家界的山水很美,等到身临其境时,竟然名不
虚传。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伟大的奇观
灿烂的亮光
B漆黑的内洞
葱郁的树丛
C.冲破云霞
增大生机
D欢快地跳跃
慢慢地划过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B)
A.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颐和园》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七月的天山》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D.《海上日出》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三、词语乐园。(10分)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异:A.不相同的。B别的,另外的。C.分开。
D奇怪。
E特别的。
(1)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E
(2)这个山洞里的石钟乳和石笋,不但奇形怪状,而且颜
色各异。(A
(3)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D
2选词填空。(4分)
游赏观赏欣赏玩赏
(1)老人退休后,闲暇时就爱(玩赏)年轻时收藏的各种
玩意儿。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3)老爷爷很(欣赏)这座建筑的独特风格。
(4)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
会去细细(游赏(共8张PPT)
习作:游
、阅读交流平台,填一填。
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
写。《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
的,把游览的经过写得清楚明了。同时,可以把特别吸
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
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海上日出》重点写了
睛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
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变化的顺序来写。
《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
的顺序来写的。
、初试身手。
1.星期天,你要带一位同学参观极地海洋世界。根据下
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参观路线图,并做一个参观路
线介绍。

海洋剧场

极地动物展示区
欢乐秀场
欢乐岛
海底两万里
n
参观路线图:入口→欢乐岛→欢乐秀场→(极地动物
展示区)→(海洋剧场)→(海底两万里)→出口
参观介绍:从入口进去,向北来到欢乐岛,从欢乐岛
西边出来后抵达欢乐秀场,出了欢乐秀场继续向北
走,就来到了极地动物展示区,接下来向东到达海洋
剧场,再向南前往海底两万里,然后向西走,就来到了
出口,本次游览结束。
2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再
试着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示例:正对
着校门的是一栋
鹅黄色的楼,一共
聊三层,那是教学
楼。它的造型非
常美观,像个倒过
来的凹字,凹进去的地方是教室入口。教学楼一楼左
右两侧分别是老师们休息和办公的场所,此外还有会
议室、实验室、阅览室等。
教学楼的前面有四个花坛。花坛前面是操场。(共9张PPT)
阅读感悟
回顾习作例文《颐和园》与《七月的天山》,完成表格。
文章
颐和园
七月的天山
写景的顺序
游览顺序
写景的方法
移步换景
长廊(万寿山)天山脚下→(天山里
路线图
(昆明湖)面)→(天山深处)
篇章结构
(总分总)的结构
景物的特点颐和园是个美
七月的天山景色优美
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的长廊、(佛
重点描写
天山的水、(树)
香阁)、昆明湖
的景物
野花
十七孔桥)
表达的情感对颐和园的喜
对天山的喜爱和赞美
爱和赞美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①这条长廊
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
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
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
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
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②一座
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
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
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
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
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
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
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
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用“”画出文中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
2.作者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能体现
这种变化的词语是:抬头一看
向下望
3.第3自然段中,作者写了树丛、琉璃瓦屋顶、宫墙
昆明湖、游船、画舫、城楼和白塔等
景物,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昆明湖,它的特点
是“静”,作者用“镜子”来比喻它;二是“绿”,作
者用“碧玉”来比喻它。
理解文中画“的句子。
(1)句①运用B的说明方法,突出长廊的特点。
(A.举例子B.列数字C.下定义)
(2)句2中这个三层建筑是佛香阁。作者抓住了
形状和颜色两个方面的特点来写这个三层
建筑。(共15张PPT)
第五单元知识盘点
A字音字形
●●●●●●●●●●●●●●●●●●●●●●●●●●●●●●
1.易拼读错的字
刹那(
sha
cha)镶嵌(
xiang
rang)
簇拥(Cuzu)浙江(
zhe
zhe)
臀部(
tun
dian)漆黑(qX)
蜿蜒(
wan
wan)
2.多音字
荷(he)花池旁边站着一位荷(he)
枪实弹的战士。
3易写错的字
范(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紫(下边是“糸”,不要写成“系”)
乳(右边竖弯钩上不要多写一撇
额(右边是“页”,不要写成“贝”)
B词语清单
●●●●●●●●●●●●●●●●●●●●●●●●●●●●●●
1.词语听写
扩大范围努力一刹那灿烂代替
镶嵌紫色不仅浙江罗列杜鹃
宽窄森郁肩背臀部移动额角
登陆石钟乳石笋变化多端源泉
2近义词
清静——安静
夺目—耀眼
分辨——辨别
灿烂——绚烂
森郁——葱郁
明艳——鲜艳
拥挤——拥堵
昏暗——黑暗
蜿蜒——绵延
观赏——欣赏
大概——大约
等候——等待
3.反义词
清静——热闹
扩大——缩小
上升—下降
突兀—凹陷
拥挤——宽松
好奇——冷淡
昏暗——明亮
蜿蜒——笔直
4.词语搭配
(扩大)范围(冲破)云霞(跳出)海面
(夺目)的亮光
(灿烂)的亮光
(伟大)的奇观
(各色)的映山红
(高高)的石顶
好奇)的心情
(漆黑)的内洞
(蜿蜓)的双龙
5好词积累
突兀森郁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C好句积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
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
(拟人)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3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
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对比
4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
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
船。(设问)
5.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
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排比)
D课文要点
1.《海上日出》一文按时间顺序重点描绘了
睛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
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
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作者按游览的
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
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
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表
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