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沪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12 08: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第26、27页
教学目标:
理解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重点:强调过程、强调算法思维,灵活掌握“个位不变,只要在十位上相加减”的算法。
教学难点:算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
口算
2+3= 4+1= 5+5= 2+6=
20+30= 40+10= 50+50= 20+60=
18-1= 37-1= 7+3= 4+6=
18+1= 37+1= 17+3= 24+6=
师:说说计算方法。
探究新知
两位数加整十数
师:说一说,这两幅计算条的图分别表示多少?
问:18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0里有(  )个十呢
在数值表上用翻转片表示18、30。
师:18+30是多少?看看计算条或者数值表,想一想?
汇报交流(多请几人)
得出计算方法: 要算18+30= ,,只要先算出10+30=40,再算出40+8=48,所以18+30=48。
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计算条和数值表的合并过程同时形成板书:
18 + 30 = 48 算法: 18+30=□

8 10 10+30=40
40+8=48

小结:对,像这样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只要在18的十位上加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
(出示课题:两位数加整十数)
继续探索:师:49+10=  ,请你利用数值表摆一摆,算一算。
介绍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那49+20=  , 49+30= 呢?
找规律: 49+10=59
  49+20=69  读一读,你发现了这些加法有什么秘密?
  49+30=79
小结:和的个位都是9,十位上数相加。
师:两位数加整十数,个位不变,只是将十位上数相加。
练习巩固,并提高
算一算:完成26页第2题
36+10= 53+10= 21+10= 67+10=
36+20= 53+30= 21+20= 67+20=
36+40= 53+40= 21+70= 67+30=
问: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
两位数减整十数
出示:37-20
问:减法又该怎么算呢?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可以利用学具,也可以直接计算) 37 - 20 =17 算法:37-20=□

7 30 30-20=10
10 10+7=17
汇报计算方法,并算一算这些减法
99 – 30 =
99 – 60 = 
99 – 80 = 
问:你们发现了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我们发现只要“个位不变,十位上数相加减”就可以了。(补完课题)
三、巩固练习:
23
32
46
90
76
67
66
74
58
19
41
62
+10    -10 +30 -30
口算:(第6题)
64+30= 45+20= 81+10= 72+20= 33+30=
64-30= 45-20= 81-10= 72-20= 33-30=
四、总结
整体板书:
两位数加整十数
18 + 30 = 48

8 10 10+30=40
40+8=48
37 - 20 = 17

7 30 30-20=10
10 7+10=17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先设计在计算条、数射线、百数图帮助下进行两位数加整十数学习,在操作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算法,然后进行交流体会,最后上升为 “个位不变,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的方法,然后运用同样的方法得出两位数减去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个位上的数不变,只是把十位上的数相减”。在学习中强调过程、强调算法思维。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运用计算条或位值板来得出30+18与18+30的和是相同的,从而得出两位数加整十数,也能满足交换律。
由于本节课的两个例题很重要,课堂容量比较大。在教学完例1之后,就急于进入例2的学习,没有及时巩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学生没能及时地把习得的算法形成初步技能,因此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时,就觉得有些眼花瞭乱了。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生在动手摆小棒或拨计数器时,往往有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出现把学具当玩具的现象。把计数器上的珠子任意地拨上拨下,弄得哗哗作响,或者把小棒弯来折去地摆图形。“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如何让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边动手操作边说方法,真正实现手、脑、口并用,把思维过程和动手操作过程完美结合起来,这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