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九下语文第二单元拓展练习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九下语文第二单元拓展练习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1 20:1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九下语文第二单元拓展练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
B.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
C.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D.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
下列多音多义字按所给读音组词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间(jiàn)
间断
间接
亲密无间
B.塞(sè)
堵塞
阻塞
敷衍塞责
C.强(qiǎng)
勉强
强迫
强词夺理
D.省(xǐng)
省事
省亲
不省人事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那些封建陋习的存在,反应了它在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
B.只有辩证地看世界,才能明辨是非,不会专为辨驳而读书。
C.在研究学问中决不可袖手旁观,要有格物至知的精神。
D.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唯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办到。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C.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衹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D.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B.《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在该作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通过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
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D.《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有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桃李生长在春日里,也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由桃李花开时的_____联想到人的青春年华,从此青春有了一个花样美称“桃李年”。而从《诗经》中的那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开始,“投桃报李”就成了互赠心意、_____这一传统礼仪的形象表达。同时,桃李花朵芬芳、果实甜美,虽默默无言,但仍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树下因此被踩出一条小路来。司马迁便借此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飞将军李广诚恳真挚、深得人心的美德。当然,更_____的是,桃李可以代指弟子门生。白居易就曾用“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来表达对裴度弟子满门的赞誉。
A.生机盎然
礼尚往来
广为人知
B.生机盎然
以礼相待
广为人知
C.兴味盎然
以礼相待
鲜为人知
D.兴味盎然
礼尚往来
鲜为人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山东“非法疫苗案”发生后,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立即开展案件的处置和调查工作。
B.《广州市足球试点城市工作计划》出台后,足协机构改革已将成为其中的重要议题。
C.舞蹈作品《孔乙已》既有传统舞蹈的语汇,又有创新的现代手法,在某种意义上讲,开了一条中国古典舞创编。
D.全球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急诊病例达
680
万之多,而且呈逐年增加之势。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拨索
漫声
撒泄
歪身
B.峡顶
弹出
咧开
闷雷
C.翅膀
倘出
铃铛
天际
D.倒垂
稠粥
绝璧
卸驮子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片花海呀,惊艳了春光,让人故步自封。
B.井盖所在位置是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年轻人经过此处还需放慢步伐留意结冰处,老年人经过时就更为战战兢兢。
C.烟雾缭绕,龙脊与村寨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D.他说起那年的苦难,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平常的事,听者却潸然泪下。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他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


,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表明孔乙己的经济地位低下和思想先进。
B.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他人格低下,穿长衫说明他放不下儒生的臭架子。
C.孔乙己是个思想迂腐的读书人。
D.“站着喝酒”“穿长衫”是孔乙己的个人习惯。
以下不是鲁迅先生作品的一项是
A.《孔乙己》
B.《社戏》
C.《溜索》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填空题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uài(
)起千
jūn(
)之力
脑suǐ(

tǎng(
)出
分析传奇色彩。
《蒲柳人家》塑造了一群富有传奇色彩的北运河儿女: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阅读《蒲柳人家》的其他部分,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这个人物的传奇性。
我选

《变色龙》的作者是
,他是
国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
、剧本《万尼亚舅舅》等。本文的主人公是
,“变色龙”比喻
的人。
三、解答题
学完本单元后,小文对“观点要明确”依然有困惑。请你梳理本单元各篇课文的观点,为她总结出观点明确须具备哪些特点。
观点梳理
课文
观点
《敬业与乐业》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论教养》

《精神的三间小屋》

?总结:
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




奥楚蔑洛夫这个典型具有什么社会意义?
四、写作题
《溜索》一文运用了多种衬托手法。有动物间的衬托,人物与人物间的衬托,动物与人物间的衬托,这些对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请你也运用衬托手法写一个以声衬静的片段。
五、复合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读标题,猜一猜:课文以“变色龙”为题,会写什么呢?写出你的猜测和理由。再阅读全文,评评你自己的推测能力(给☆涂上颜色)。
☆☆☆☆☆
(2)
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给小说画一幅插图,并和同学说说你的设计意图。
(3)
读了这篇小说,你联想到了哪些人和事?为什么?请从现实生活、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方面展开联想。
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
君子固穷:
(2)
营生:
(3)
:认为不值得去辩解。?
(4)
:精神萎靡的样子。?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
?不屑置辩
A.碎末
B.认为值得(做)
C.琐碎
(2)
?不省人事
A.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
B.探望
C.明白
(3)
?污人清白
A.泛指脏东西
B.不廉洁
C.弄脏,毁坏
(4)
君子固穷
A.结实
B.坚硬
C.安守
赏析对比手法。
(1)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赋予小说浓厚的讽刺意味。文中的对比主要有:①广场和人群;②奥楚蔑洛夫和市民;③小狗的命运和赫留金的命运;④

(2)
仿照示例,从上题中任选一组对比进行赏析。
【示例】
对比:广场和人群
赏析:对广场的描写突出一个“静”字:“一片沉静”和“一个人也没有”强调人少;“无精打采地敞着”“饥饿的嘴巴”表面上写商店和饭馆的门,实际上写经济的萧条、人们精神状态的颓废;“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写出虽然经济萧条,但没有人出来乞讨的反常,揭示了专制统治的现实。对人群的描写突出一个“闹”字:“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个“钻”字,夸张地写出了人群出现得突然、迅速,表现了看客们的无聊。广场的“静”和人群的“闹”形成鲜明的对比,富有讽刺意味。
对比:
赏析: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2.
【答案】D
【解析】省事shěng,省亲xǐng,不省人事xǐng。
3.
【答案】D
【解析】A.反映;B.辩驳;C.格物致知。
4.
【答案】C
【解析】A
项有误,应该把“坚持始终”改为“始终坚持”;B
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的准备”;D
关联词语的位置错误。关联词语的位置是由主语决定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在主语后面,相反则在主语前面。把“不仅”和“议论”的位置互换。D
句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过程”。故选
C。
5.
【答案】D
【解析】D
选项《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6.
【答案】A
【解析】生机盎然:指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兴味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浓厚的样子。礼尚往来: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以礼相待:用应有的礼节接待。广为人知:流传很广,大家都知道。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7.
【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应改为“调査和处置”;B.不合逻辑,把“将”删去,C.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的新思路”。)
8.
【答案】B
【解析】A
项中的“拨”应为“拔”;C
项中的“倘”应为“淌”;D
项中的“璧”应为“壁”。
9.
【答案】A
【解析】“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此处“春光”应使人“流连忘返”。
10.
【答案】B
【解析】注意词性的搭配以及对联内容所表达的情感。
11.
【答案】C
【解析】孔乙己没钱,所以只能站着喝;当时读书人都穿长衫,所以孔乙己也穿长衫。
12.
【答案】C
二、填空题
13.
【答案】拽;钧;髓;淌
14.
【答案】一丈青大娘;用《水浒传》中武艺高强的女英雄扈三娘的绰号来称呼何大娘,主要是因为两者性格相似。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壮,骂起人来不倒嗓子,打起架来三五个小伙子也不是她的对手。她勤劳能干:种地、撑船、打鱼、扎针、接生,样样是行家。她性格豪爽、是非分明、疾恶如仇:大闹运河滩,赶得纤夫纷纷落水;看不惯豆叶黄对童养媳望日莲的虐待,多次干涉,大打出手。她善良大方:怕望日莲在豆叶黄家睡觉遭遇不测,提出让望日莲晚上回自家睡觉;支持何大学问用自家的四亩地给望日莲赎身、作为陪嫁。
15.
【答案】契诃夫;俄;《装在套子里的人》;奥楚蔑洛夫;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
三、解答题
16.
【答案】①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③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不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④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总结:①用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来表述,通常运用“……是……”“宜……”等句式,或含有“确信”“证实”等表示肯定的词语;②论说范围明确;③语言较简洁。
17.
【答案】示例:选择了成功,你也就选择了付出;选择了放弃,你也就选择了失败。
18.
【答案】奥楚蔑洛夫这样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走狗、奴才,是沙皇腐败统治的产物。作者以极端憎恶的感情,用尖锐辛辣的笔触揭露他们的丑态和肮脏的灵魂,用以揭示沙皇统治的腐败黑暗。这就是作者塑造“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社会意义。
四、写作题
19.
【答案】略。
五、复合题
20.
【答案】
(1)
[示例一]我猜测这是一篇写会变色的龙的科学小品文,“变色”指变化颜色。
★☆☆☆☆
(2)
略。
(3)
略。
【解析】
(1)
[示例二]我猜测这是一篇写变色龙这种动物的科学小品文,因为它的题目就是“变色龙”。
★★☆☆☆
[示例三]我猜测这篇文章写人靠善变来适应生活,因为变色龙会根据环境变色。
★★★★☆
[示例四]我猜测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因为这个单元都是小说,且教科书中的小说都不长。我猜测这篇小说是讽刺善变的人。用动物名做题目的小说很可能是讽刺小说,变色龙这种动物最大的特点是会根据环境变色,课文应该是写与变色龙具有相同特点的人。
★★★★★
21.
【答案】
(1)
君子能够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
(2)
谋生。
(3)
不屑置辩
(4)
颓唐
22.
【答案】
(1)
B
(2)
C
(3)
C
(4)
C
23.
【答案】
(1)
[示例]奥楚蔑洛夫对各种人的不同态度
(2)
[示例一]对比:奥楚蔑洛夫和市民
赏析:作为判案者的奥楚蔑洛夫本该是话语的引导者,他本该主动了解案件的前因后果。但在作品中,他主动发问的句子很少,反而被市民牵着鼻子走。话语的引导者成为话语的被引导者,可笑至极。
[示例二]对比:小狗的命运和赫留金的命运
赏析:得知小狗的主人是将军哥哥,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是极尽讨好,赞美狗的伶俐,与狗逗乐。而赫留金遭到众人的嘲笑,还被奥楚蔑洛夫恐吓。人的命运不如狗的命运,实在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