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教材解读
溶液是学生际生实际生活和实验中经常接触并应用的一类较为特殊的混合物,因此他们对溶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溶液,但对溶液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溶液在化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用途,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本课题将分为两个课时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溶质、溶剂的判断,初步体会事物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重点:对溶液、溶质、溶剂的判断。
教学过程
1、
情境引入
展示红色、蓝色、黄色、紫色、无色五种液体。分别为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请学生分析以上液体,一一对应。
设问:1、观察这五种液体有什么特点?
2、按物质分类来说属于何种?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3、他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过渡:其实这五种液体虽然颜色各异,但他们都属于溶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类特殊的混合物溶液,学完之后你们就明白他们的相同之处啦。
2、
合作探究
1、溶液的形成
师述:刚刚给大家展示的溶液,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形成的?
演示实验9-1,蔗糖溶于水中。
提问:同学们交流下实验现象,从微观角度去分析原因?(分子运动)
总结:蔗糖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2、
溶液的特征
刚刚我们得到的糖水是蔗糖与水的混合物,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大家闭上眼睛,老师把糖水等分成两份,我们看看谁能找出哪部分是倒出来的,哪部分是剩余的?
总结: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溶液的各部分性质都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溶液的均一性。
过渡:放置了这么长时间,大家看看这些溶液有没有什么变化呢?有没有沉淀析出?如果这些溶液密封起来保存,大家想一下在外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会不会分层或者沉淀呢?
总结:当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既不能分层也不沉淀的性质就是溶液的稳定性。
师述:像这样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在蔗糖溶液中,我们都看到把蔗糖放入水中,蔗糖溶解了。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所以在蔗糖溶液中蔗糖属于溶液中的哪种成分?
设问:刚刚我们给大家展示的蔗糖溶液、硫酸铜溶液等,他们的溶质、溶剂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答:溶质都是固体,溶剂都是水。
过渡:那么是不是溶质都只能是固体,溶剂也只能是液体呢?
师述:同学们这是一杯水,请问这杯水里只有水没有其他的物质了吗?
生答:不是的,里面有氧气、二氧化碳等等。
师述:同学们说的非常棒,我们学过氧气等气体也是能溶于水的,所以鱼儿才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那么氧气溶于水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呢?
生答:氧气是溶质,溶剂是水。
过渡:我们知道白酒是酒精和水形成的溶液,那么两者都是液体,到底是哪种物质溶于另一种物质呢?
老师这要告诉大家一个默认的规则,只要里面有水,那么水就是溶剂。所以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或者说白酒是酒精溶液。
设问:我们刚刚提到的溶液中溶剂都是水,那么溶剂只能是水吗?大家应该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衣服上沾上油滴使,用水很难洗去,怎么办呢?
演示实验9-2,将碘、高锰酸钾分别加入水和汽油中。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这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设问:在回到刚刚的问题,衣服上的油滴怎么洗去?为什么?
生答:汽油。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弱,在汽油中溶解力强。
设问:碘溶于汽油中,在这种溶液中溶剂是什么?溶质是什么?
生答:溶质是碘,溶剂是汽油。
师述:碘溶于汽油中形成的溶液叫做碘的汽油溶液。一般没有指明溶剂默认为水。那么如果没有水,比如酒精与汽油形成的溶液,何为溶质何为溶剂?这里有一个规则,液体与液体互溶,一般量多为溶剂,量少为溶质。
设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质是溶液?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你能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溶液有什么用途?
讨论交流:
(1)、动物体内而养活爱他和氧气都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
(2)、医疗上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的。
(3)现代农业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溶液代替土壤,为植物提供所需养料。
三、课堂小结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固-液相容,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气-液相容,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液-液互溶,有水则一般溶剂为水,无水则量多为溶剂。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