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1 22:3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的现象,知道溶液、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以及简单实验的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体会物质在溶解时的扩散时一个自发的过程,了解水是一种溶解能力很强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这个过程绝大多数是不可逆的。
2.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小组讨论与探究实验中体会交流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
4、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八个单元中学习过的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学生接触到的很多试剂都是溶液,在后面酸、碱、盐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反应又将涉及到溶液,因此在此之前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和系统地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维C泡腾片、蔗糖、氯化钠、碘、高锰酸钾、水、汽油、酒精、玻璃棒、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筷子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泡腾片都去哪儿了?”
师生活动溶解泡腾片。
引导:由泡腾片饮料的形成过程及特征,初步理解溶液的概念。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生活情境,观察泡腾片的溶解过程,初步思考溶液形成后的特征。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来理解溶液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验:在泡腾片饮料中继续溶解蔗糖和食盐
1、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分析两种溶液形成的过程。
2?、引导学生分析(体验)两种溶液的特征。
3、由蔗糖、食盐在泡腾处饮料中的溶解过程,推出溶液的概念。
(?设计意图:蔗糖、食盐是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课本设置配制蔗糖溶液的实验,因为生活中经常配制蔗糖溶液,学生对该实验提不起兴趣,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直接将蔗糖和食盐溶解于上述泡腾片溶液中,这样不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溶液形成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对溶液概念中提到的“一种或几种物质”有了直观认识。师生共同分析形成过程,共同分析溶液特征,目的是为溶液概念的建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溶液概念的建立,注意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体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想,遵循了由宏观到微观、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三、讨论:
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
2.冰水混合物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溶液特征的认识)
四、实验:探究影响溶解的因素。
实验9-2,碘、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对比所做的四个实验,总结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该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溶质和溶剂在溶解过程中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
五、情景导入:“神奇的鸡尾酒”
表演鸡尾酒的配制(演示实验9-3)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水是常见的溶剂,汽油和酒精也是常见的溶剂(举例:汽油可以去油污,生活常用酒浸泡补药)
(设计意图:再一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把课本中实验进行改进,用前面实验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代替红墨水,培养学生实验二次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六、我们都行动起来。
师生共同练习
请分别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氢氧化钠溶液

食盐水

碘酒

盐酸

10ml汽油90ml植物油

90ml酒精10ml水

讨论并总结:
1、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少
者为溶质;无论水多少,水都是溶剂。
3、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4、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5、凡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溶液,这种题目难度太大,让学生单独完成难度较大,所以设计成师生共同完成。)
七、表达交流
让学生交流和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溶液以及溶液在实际生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将这一环节设计在此处,有两个作用:一是溶液的主要知识已经学完,此时,学生能够联系实际,有话可说;二是通过对上述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生产、生活实例的回顾,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到学习溶液的现实意义。)
八、游戏:闯关时刻
第一关: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澄清石灰水
C.泥水
D.豆浆
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
B.食盐水
C.蒸馏水
D.糖水
3.溶液是一种(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无色透明液体
4.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A.含有溶质和溶剂
B.其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具有无色及透明性
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5.蔗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
A.两种物质组成的
B.无色透明的液体
C.加热至沸腾也不分解
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
第二关:1、在糖水中,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
_____。在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____。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溶剂是____。在稀盐酸中,
溶质是
,溶剂是_____。在碘酒
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______。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_____

第三关:1.今有NaCl、KOH

H2SO4三种溶液,从溶液组成看,它们的
相同,_______不同。
2.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往往是先分别配制成溶液,后再进行反应,其原因是(

A
在溶液中两种物质才能反应
B
因为它们都溶于水
C
配制成溶液后才能生成不溶性的氢氧化铜
D
配制成溶液后两种物质的粒子易接触碰撞,反应快而且彻底
(设计意图:把练习设计成游戏,每一关的习题有意识的加深难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疲劳中重新找到兴奋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九、小结
板书设计: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混合物
1、
概念:P27
2、
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
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二、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等
三、溶液的应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