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些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广泛地运用于生活;感受到实验是化学探究中经常使用地科学方法。
重点
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难点
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常见酸和碱及其化学式书写;
2、酸和碱的通性及原因。
二、新课讲授
那么,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先后倒入少量NaOH和稀HCl溶液,振荡。
设疑:无色的NaOH和HCl混合在一起,它们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呢?
讲解:从实验中,我们无法看出NaOH和HCl是否发生了反应。
设疑: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个反应是否发生了?
演示实验10-8: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颜色变化现象的原因。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最后又由红色刚变为无色;
通过实验证明:加入酚酞进行判断NaOH和HCl是否发生了反应,是否恰好完全。
设问: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之间可以发生反应,恰好中和生成了什么物质呢?是NaOH?是HCl?还是其他物质?为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是NaCl。(若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红色时,则是NaOH,现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无色,则NaCl。)
小结:NaOH
+
HCl
===
NaCl
+
H2O
思考:1、加入酚酞的作用?为什么不用紫色石蕊试液?2、在操作中为什么必须逐滴滴入稀盐酸?3、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什么?不搅拌的后果会怎样?(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在酒精灯上使液体蒸发,4、如果先盐酸后在加酚酞会出现什么情况?
分析:变红-氢氧化钠过量,不变红-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可能是眼酸过量。
思考:怎样证明是酸和碱恰好中和,还是酸过量?
分析总结:1.紫色石蕊试液,2.活泼金属,3、金属氧化物,4.不溶性碱,5,碳酸盐等。
过渡:其它的酸和碱之间也能发生类似的情况。
例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石灰水与硫酸反应:Ca(OH)2
+
H2SO4===CaSO4
+
2H2O
思考讨论:NaCl、
CaCl2
、Na2SO4
、CuSO4
、CaSO4的组成特点:它们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板书:中和反应的概念: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即:酸
+
碱
====
盐
+
水
(放热反应)
设疑: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中和反应的实质(借助FLASH动画展示NaOH和HCl反应过程)
分析:我们来看看微观模拟图:反应前,HCl中有解离的H+和Clˉ,NaOH中有解离的
Na+
和OHˉ。混合后离子的种类有没有改变呢?Na+和Clˉ在溶液中粒子形式存在,加热后为NaCl白色固体物质;HCl中的H+和NaOH的中的OHˉ在混合后的溶液中没有了,它们结合生成了一个H2O分子。H+和OHˉ没有了,因此溶液的酸性和碱性都消失了,所以我们说NaOH和HCl发生了化学反应。
板书:中和反应的实质:H+
+
OHˉ==
H2O
设疑: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思考讨论:让学生思考:生活中两个例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铁锈。
??
CO2+Ca(OH)2=CaCO3↓+H2O Fe2O3+6HCl=2FeCl3+3H20????
板书:1、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判断中和反应的依据:反应物-酸和碱,生成物-盐和水。
学生练习:1、下列反应均有盐和水生成,其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uO
+
H2SO4
===
CuSO4
+
H2O
B.Fe+2HCl
===
FeCl2+
H2↑
C.KOH
+
HCl
===
KCl
+
H2O
D.2NaOH
+
CO2
===
Na2SO4
+
H2O
投影展示有关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系列图片
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良酸性土壤?: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土壤呈酸性,必须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熟石灰,中和土壤的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硫酸厂的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
3、用于医药:胃酸过量,可用氢氧化铝中和。????????????
???
三、知识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