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12 18:3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我们过年会蒸很多各式各样的馒头
馒头是我们武威人的主食
其主要成分是淀粉
淀粉没有甜味
我们在吃馒头时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好甜啊
吃馒头比赛
吃的是啥
我们连吃的是啥
都不知道了。。。
品尝馒头,体验吃馒头的感受。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
第2节
消化和吸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一、尝试提出问题
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
二、作出假设
馒头中的淀粉变成了其他物质,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都有关系
实验变量的控制:
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相互配合作用的因此看做一个整体,即是一个变量,唾液是一个变量。有的只探究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的只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有的则探究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共同的作用。
三、制定计划
1、设计探究方案:
馒头屑
2ml唾液
搅拌
馒头屑
2ml清水
搅拌
馒头块
2ml唾液
不搅拌
1
2
3
馒头快/馒头屑
试管
唾液/清水
是否搅拌
大家一起来讨论!
设计完三个试管之后,我们用什么试剂检验哪个试管内的淀粉被消化了?
如果该试管内的淀粉被消化了,滴加试剂后会是什么现象呢?
碘液
淀粉被消化了,滴加碘液后不会变蓝
2、方法步骤:
第一步:
取新鲜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A块B块用刀细细切碎,C块不处理。
第二步:
取唾液
第三步:取三只试管,编号①②③,然后做如下处理:
①号:馒头碎屑+2ml唾液+搅拌
②号:馒头碎屑+2ml清水+搅拌
③号: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
然后将3支试管放到37℃温水中,5-10分钟取出,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四、探究实验材料及用具
三块等大馒头、清水、碘液、试管架、试管3个、解剖盘、滴管2个、量筒2个、烧杯3个、
纸巾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友情提示:
1、两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负责向三个试管装入馒头,另一人
负责取唾液。
2、一人负责操作,另一人负责记录
3、模拟舌的搅拌如何操作?
振荡
4、如何取唾液?
5、量筒如何使用?
6、滴管如何使用?(只需要滴2滴)
五、实施计划(略)
六、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试管
1
2
3
现象
结论
不变蓝
变蓝

生活温馨提示
1、吃饭要细嚼慢咽
2、不要把饭和汤混在一起吃
3、不要边吃饭边喝饮料酒水
4、饭凉了要加热再吃
七、盘点收获:
2、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结论。
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实验目的:
进一步探究
要想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唾液消化作用,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再见
如何取唾液
先用凉开水漱口,再喝一些水,使口腔保持湿润,口腔微微张开,舌头顶住上腭,想一些酸性物质,让唾液流入干净的烧杯中备用。
注意:
一定要4ml全部取完,再实施操作。
滴管
如何使用?
量筒如何使用?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