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七年级上册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七年级上册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20 12:3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热身运动
秦末农民战争中消灭秦军主力的是谁 占领咸阳推翻秦朝的又是谁
项羽和刘邦争权夺利的战争历史上称为什么
西汉是哪年建立的 由谁建立的
第 1 0 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1、了解楚汉战争、刘邦开国的基本情况。 2、知道休养生息、文景之治等基础知识。
3、讨论楚汉战争中项羽失败与刘邦取胜的原因在。
4、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的原因。
5、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
刘邦和项羽在灭秦时是反秦起义的领袖,到楚汉战争时又为争夺政权而厮杀,战争性质发生了蜕变。
学习要点
在秦灭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
前:农民起义。
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1、性质:
2、结果:
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读图说史
1、这幅图中隐藏着一个故事,想一想,这个故事的名称是什么?里面含有一个什么成语?
2、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
垓下
垓下之战
四面楚歌
项羽乌江自刎前,曾悲叹:“此乃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项羽说得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刘邦曾说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供应军需,我不如萧何;率领将士,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但是,这三个人才,我能用他们,就得了天下.”
请思考:刘邦得天下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刘邦取胜的原因
1、知人善用:军事谋划用张良,治理国家用萧何,统兵作战用韩信;
2、约法三章,人心归服 ;
3、拥有关中作根据地;
4、采取了“斗智不斗力”的战略
汉初经济情况
牛车
经济萧条
西汉初年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请回忆一下上堂课的内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汉初经济萧条的局面
秦朝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假如你是汉高祖刘邦,面对西汉初年荒凉的景象,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这一局面?
休养生息
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据此言论写的书叫什么?书中提出了什么主张?它给汉初的政治和社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哪几个方面?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秦的暴政相比有哪些进步?
文帝、景帝在位时,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奉行的方针是什么?文帝、景帝实行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哪两点?效果如何?
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经济萧条对巩固统治不利,必须恢复和发展生产。
汉初的布衣将相们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宽舒政策。
惠帝
文帝
景帝
武帝
12
前202年高祖
87年
9年
7
23
16
53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休养生息的政策:
2.劝民还乡
3.释奴为民
4.十五税一
1.解甲归田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秦的暴政相比有哪些进步?
休养生息一方面可使农民安居乐业,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新统治秩序。
看谁找得快:
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呢?
1、轻徭薄赋
2、减轻刑罚
他们的措施有何效果及影响?
1、文景时期,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史称“文景之治”。
2、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你知道中国古代史中有哪几个盛世吗?你想象中的盛世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1)……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 —《汉书·食货志》
以下两段文字分别反映了什么时候的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2)至武帝之初……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
——《汉书·食货志》
西汉各位君主的 主 要 作为 :
1、
原因: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2、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
结果: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汉 高 祖
2、
汉文帝汉景帝 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1、轻徭薄赋
2、减轻刑罚
结果:出现“文景之治”,为汉武
帝大一统奠定基础
1. 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战争 D.城濮之战
2. 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论依据源自《新语》一书,作者是: ( ) A.李斯 B.陆贾 C.韩信 D.叔孙通 3.为减轻刑罚, ( ) 在位时,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 A.秦二世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景帝 4.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指刘邦统治的时期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C.前后近40余年 D.“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C
B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