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1 22: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面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发展历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认识是 (??? )
A.?德国人开启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B.?德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
C.?西门子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D.?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2.1883年,为解决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欧美国家相互合作,协商达成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立保护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的国际专利局,由此开创了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先河。该举措 (??? )
A.?? 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B.?提高欧美国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C.?有力抑制了国际经贸中的强权政治??????????????????????D.?成为世界市场迅速拓展的主要途径
3.下表内容最能反映出近代以来 (??? )
科学发现
年份
技术发明
年份
孕育过程
电磁感应原理
1831
发电机
1872
41年
内燃机原理
1862
汽油内燃机
1883
21年
电磁波通信原理
1895
第一个公众广播电台
1921
26年
喷气推进原理
1906
涡轮喷气发动机
1935
29年
雷达原理
1925
制出雷达
1935
10年
青霉素原理
1928
制出青霉素
1943
15年
铀核裂变
1938
制出原子弹
1945
7年
发现半导体
1948
半导体收音机
1954
6年
A.?科学技术发现发明的基本历程?????????????????????????????B.?科学发现促进了技术不断更新
C.?技术发明孕育于科学发现之中?????????????????????????????D.?科学成果与实际运用日益密切
4.1913年,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独占企业之一福特公司原来每生产一辆汽车所需劳动时间为12小时8分钟。当引进T型车装配线后,时间缩短至2小时35分。后来继续扩大T型车装配线后,平均每辆车所需时间降低为一个半小时。这说明 (??? )
A.?? 垄断组织有利于技术提升??????????????????????????????????B.?资本的集中推动垄断组织产生
C.?垄断组织不利于自由竞争????????????????????????????????????D.?垄断组织控制商品生产和价格
5.1815年英国制订的《谷物法》规定了禁止谷物进口的法令,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1846年议会在社会压力和新兴阶级的推动下终于废除了《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保护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航海条例》。这说明当时英国 (??? )
A.?? 民主代议制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B.?国际关系的紧张引发了矛盾冲突
C.?议会的立法权受到了工人民众的抵制??????????????????D.?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助推了政策的调整
6.下表为19世纪初英国选邑(即选区)情况简表,表格中所示的这种现象可表明英国 (??? )
人口数
选邑
100~200人
40~50个
50~100人
14个
20~50人
20个
10~19人
4个
5人
1个
无人
2个
A.?议会改革迫在眉睫?????????B.?工业革命发展受阻?????????C.?君主立宪制度完善?????????D.?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7.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
A.?? 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除障碍
B.?削弱封建制度??
C.?在各国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
D.?制止殖民扩张
8.在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导致教育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B.?福利制度的普遍推行?????
C.?无产阶级的激烈斗争???????????????????????????????????????????D.?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9.? 19世纪末,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是(??? )
A.?商品输出???????????????????????????B.?发动战争???????????????????????????C.?资本输出???????????????????????????D.?强占租界
10.从因果关系分析,下列示意图中,“?”处应填写(??? )
A.?法国革命的影响????????????B.?殖民侵略的灾难????????????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工业革命的扩展
11.如图所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其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珍妮纺纱机的推广?????????C.?发电厂的广泛建立?????????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12.下表为世界史某一段时间的经济统计数据
1820—1900年各国GDP在世界所占份额(百分比,世界总量=100%)
时间
国家
中国
美国
英国
日本
1820年
32.9%
1.8%
5.2%
3%
1870年
17.2%
8.9%
9.1%
2.3%
1900年
6.2%
23.6%
18.5%
24%
下列叙述符合表格内容是(??? )
A.?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占有绝对的优势
B.?19世纪末,美国综合国力已经超越英国
C.?资本的多寡影响了美国和英国后期发展
D.?19世纪末,对外战争制约日本经济发展
13.发电机的发明与蒸汽机的改进主要的不同是:(??? )
A.?有科学理论做基础
B.?发明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C.?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D.?有较长时间完善过程
14.? 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02年,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这反映了(??? )
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B.?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C.?资本主义列强的竞争???????????????????????????????????????????D.?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5.1870年到1913年间,英国资本在海外投资的年均回报率为5.72%,而国内投资的年均回报率是4.60%;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投资回报率要比英国国内高出50%,在加拿大和美国投资的回报率则要高出60%。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A.?? 国内工业发展面临挑战
B.?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本
C.?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D.?经济地位已被美国取代
16.1775年2月,瓦特的合伙人博尔顿写信给英国商务大臣,请求道:“我认为,除非蒙议会允诺延长排他性特权的期限,便不能更好地发挥他(瓦特)的才能和使用我的金钱了。”此后,议会批准了这一请求。由此可知,瓦特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是(??? )
A.??专利保护和资本的支持
B.?英国有广阔的世界市场
C.?英国确立议会主权原则
D.?自由竞争思想成为主流
17.17世纪末开始,一种追求和进取的精神开始在英国弥漫,并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了人的创造力,作为这种追求的结果,英国社会生产力极大进步,率先进人“工业民族”行列,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发展刺激了“工业时代”到来
B.?工业革命的开展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
C.?英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厂”
D.?对财富的追求已成为英国社会主流
18.1904年,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约有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产值占总产值的38%。这反映了此时美国(??? )
A.?? 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B.?经济指导思想发生交化
C.?生产关系经历变革
D.?近代工厂制度应运而生
19.以1775年为例,印度德里的工人工资平均每天1.7克白银、北京3.9克白银。维也纳和佛罗伦萨3.7克白银,而英国劳动者则达到每天12克白银的工资水平,这一状况(??? )
A.?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B.?反映了工业化水平存在差异
C.?助推了英国的技术革新
D.?刺激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20.那些矿井中安装的全套重叠唧筒消耗了更多的燃料,加大了开矿的成本,且存在生产效率问题,于是有了纽可门蒸汽机。这表明,此时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D.?源于英国广阔海外市场需求
二、简答题
21.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并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2.现代化历程
历史的本质是在实践上刻录下它演进的踪迹。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三、材料分析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文明在16世纪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扩张前所来有地表现出生机勃勃甚至残酷无情的动力、全球扩张是欧洲实现从中世纪的农业经济向商业和工业化的资本主义体系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扩张还使欧洲人与非欧洲人开始了崭新而持续的接触,它在16世纪开辟了一个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 瓦特及其技术成就
(1)指出揭开16世纪“西方文明”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序幕的标志性事件。
(2)16世纪以后西方的扩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哪些条件?
(3)指出图所示的技术成就是什么,并说明其广泛应用怎样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24.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社会立法
???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然而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有自尊心的社会,面对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英国政府的解决途径——社会立法。
1802年:第一部《工厂法》,规定车间的卫生条件,童工工作时间,工厂应承担儿童的教育。
1824年:废除禁止工人结社的法律。
1833年:新的《工厂法》,进一步改善工厂劳动条件。
1842年:《矿井法》,禁止妇女和10岁以下儿童在井下工作,改善矿工恶劣的劳动条件。
1847年:《十小时工作法》。
1848年:《公共卫生保障法》,地方当局确保有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
1875年:《公共卫生法》,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
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
1876—1878年: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公共卫生条例》,英国建立起完整的水资源污染
防治的法律体系。
1875—1900年:先后颁布六部《工人阶级住房法》,缓解住房问题。
????????????????????????????????????? ——整理自: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四分册)》
????????????????????????????????????????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问题:
(1)根据材料,列举上述社会立法主要解决工业社会初期的哪些问题?
(2)概括工业社会初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政府社会立法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西门子公司经营的业务有电报、计算机、半导体设备、洗衣机和心脏起搏器、白色家电、航空电子、雷达和交通控制等等,体现了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故C项正确;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发生的结果,排除A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在工业领域的成就突出,优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德国表现并不突出,排除B项;题干中不能反映经济全球化趋势,排除D项。
2.【答案】 B
【解析】【分析】1883年欧美国家达成条约、成立机构保护专利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努力有利于提高欧美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B选项正确;
1883年欧美国家协商保护知识产权,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非动力,A选项错误;
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不能抑制国际贸易中的强权政治、也不是世界市场迅速拓展的主要途径,CD两选项错误。
3.【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每一项科学发现之后随之产生科学技术发明,而且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在缩短,意味着科学成果和实际运用日益密切,D正确;
A只是现象,而非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排除;
题干所列举的科学发现是不同领域,很少存在替代,因此无法得出技术不断更新的结论,排除B;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之间的时间差说明科学发现并未直接孕育技术发明,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进行分析即可。
4.【答案】 A
【解析】【分析】由材料“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独占企业之一福特公司”“时间缩短至2小时35分”“平均每辆车所需时间降低为一个半小时”等信息可知,垄断组织有利于技术提升,故选A;
材料说明的是垄断组织产生的影响,而非强调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排除B;
材料并未提及垄断组织对竞争的妨害,材料侧重表现的是其积极影响,排除C;
材料并未提及商品价格的问题,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独占企业之一福特公司”“时间缩短至2小时35分”“平均每辆车所需时间降低为一个半小时”进行分析即可。
5.【答案】 D
【解析】【分析】材料体现的是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废除了重商主义政策,说明的是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助推了政策的调整,D正确;
ABC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推行 《谷物法》 到先后废除《谷物法》、 《航海条例》?结合所学英国有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政策的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6.【答案】 A
【解析】【分析】据材料“19世纪初英国选邑(即选区)情况简表”,可知当时英国选区数与人口数不相符,因此议会改革迫在眉睫,故选A;
工业革命的开展导致当时英国选区数与人口数不相符,议会改革迫在眉睫,排除B;
材料说的是选区与人口数的比例,并不是君主立宪制,排除C;
材料中只是19世纪初英国选区情况,无法体现资产阶级壮大,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工业革命促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促使议会制度进行改革。
7.【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19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除障碍是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A正确;
BCD项都不符合这一时代的要求,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资产阶级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除障碍是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8.【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到20世纪,工业革命不断发展,提高了对劳动力的要求,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因此D正确;
A错误,人文主义思潮与教育普及无关;
B错误,福利制度主要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错误,无产阶级斗争的目标是政治权力,不是受教育;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高了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9.【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因此C正确;
ABD与19世纪末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列强的扩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10.【答案】 D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些列改革或革命,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张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各国为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方式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所以从因果角度分析,?处应该填写工业革命的扩展,故选D;
法国革命的影响与材料中的事件没有直接因果联系,故排除A;
殖民侵略的灾难与材料中的事件无关,故排除B;
马克思主义是1848年诞生,并未对材料中的事件构成影响,故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张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各国为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方式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1.【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时间及产煤量的迅速增多可知:蒸汽机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A正确;
B错误,珍妮机是手摇的,与产煤量增加无关;
CD错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 材料时间不相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工业革命成果,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2.【答案】 C
【解析】【分析】1900年美国占到23.6%,英国占到18.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是资本输入国,英国是资本输出国,这对两国经济有明显的影响,故C项正确;
19世纪中期,中国占世界GDP三分之一,但是中国经济结构非常落后,因此没有质的优势,故A项说法错误;
19世纪末,美国占到8.9%,英国占到9.1%,在综合国力上英国仍占优势,故B项错误;
19世纪末,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大大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故D项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后来者居上。
13.【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初步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并没有真正结合;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则是在科学理论(电磁感应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由此可以知道,二者的主要不同是否有科学理论做基础,故A项正确.?
BD两项均不是主要的不同,应排除.?
C项是相同点,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解题的关键是对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识记、比较得出答案.
14.【答案】 B
【解析】【分析】材料“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体现的是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B正确;
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仍然是在欧洲,A排除;
C与材料无关,排除;
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与材料无关,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早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反映了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15.【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在19世纪末,英国发展落后于美国和德国。从资本投资回报率来看,投资于国外明显比投资于国内高,这会导致英国资本外流,使国内工业发展缺乏充足的资本,故选A项。
这一现象会导致资本外流而非外资流人,排除B;
英国政府并没颁布限制资本流动的政策,排除C;
1894年美国只是在工业产量超过英国,在金融业、对外贸易等方面尚落后于英国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 英国资本在海外投资的年均回报率为5.72%,而国内投资的年均回报率是4.60%;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投资回报率要比英国国内高出50%,在加拿大和美国投资的回报率则要高出60%。 ” 进行分析即可。
16.【答案】 A
【解析】【分析】A.根据“除非蒙议会允诺延长其排他性特权的期限,便不能更好地发挥他(瓦特)的才能和使用我的金钱了”可知,材料体现了对瓦特的技术实行专利保护的信息,材料说明瓦特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是专利保护和资本的支持。故A正确。
BCD.此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除非蒙议会允诺延长其排他性特权的期限,便不能更好地发挥他(瓦特)的才能和使用我的金钱了”。
17.【答案】 B
【解析】【分析】B.根据“一种追求和进取的精神开始在英国弥漫,并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了人的创造力……英国社会生产力极大进步,率先进人‘工业民族’行列”可知英国能够率先开展英国革命得益于社会氛围的变化,说明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故B正确。
A.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而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故A错误。
C.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还不能说明成为“世界工厂”。故C错误。
D.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种追求和进取的精神开始在英国弥漫,并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了人的创造力,作为这种追求的结果, 英国社会生产力极大进步,率先进入‘工业民族’行列”
18.【答案】 C
【解析】【分析】C.从材料的数据及时间可以看出,其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生产与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故C项正确;
A.题干并未说明美国开启近代化。故A错误。
B.经济思想没有变化。故B错误。
D.此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即可。
19.【答案】 C
【解析】【分析】C.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的工人工资水平较其它地区高出很多,这无疑增加了英国劳动的成本,因此使英国不得不进行技术的革新,以降低成本。故C正确。
A.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错误。
B.材料不能体现水平的差异。故B错误。
D.材料与殖民扩张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20.【答案】 B
【解析】【分析】材料“那些矿井中安装的全套重叠唧筒消耗了更多的燃料,加大了开矿的成本,且存在生产效率问题,于是有了纽可门蒸汽机”体现的是当时的技术革新源于生产者出现的实际问题,B正确;
A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C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排除;
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消耗了更多的燃料,加大了开矿的成本,且存在生产效率问题,于是有了纽可门蒸汽机”说明技术革新有助于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二、问答题
21.【答案】 影响: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化大生产初见端倪,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相同: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不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两次工业革命在很多方面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前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后者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前者代表性的产业是纺织业,脱胎于传统的手工业行业,后者代表性的产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本的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
快;前者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后者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解析】【分析】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对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对世界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故答案为: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化大生产初见端倪,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相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影响和实质角度进行分析: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不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从标志、影响、侧重点、发展进程等方便进行概括,故答案为: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两次工业革命在很多方面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前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后者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前者代表性的产业是纺织业,脱胎于传统的手工业行业,后者代表性的产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本的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前者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后者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属于简答题,主要涉及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低。
22.【答案】 ①到达美洲;②工业革命;③统一;④明治维新;⑤鸦片战争;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迪亚士到达好望角"、"达迦马到达印度"和”哥伦布"可知,①空应当填写到达美洲。根据图片可知,这是厂,其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因此②处填写工业革命。根据所学可知,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同时期,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强,因此③处填写统一④处填写明治维新。 从时间轴来看,西班牙征服印第安人、印度沦为殖民地,可以推断出⑤处应当填写的是鸦片战争。从时间轴来看,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到的共同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因此⑥处填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故答案为:①到达美洲;②工业革命;③统一;④明治维新;⑤鸦片战争;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市场形成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三、材料分析题
23.【答案】 (1)新航路开辟
(2)资本原始积累;市场
(3)成就:蒸汽机。
说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交通运业的发展,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强化了国际分工,加速了国际间的人口和资金流通;随着机器大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利用廉价优质的商品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拓展市场,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16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揭开16世纪“西方文明”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序幕。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资本积累、市场等方面分析出答案。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以分析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以从交通、国际分工、世界贸易等方面分析出答案。
故答案为:(1) 新航路开辟
(2) 资本原始积累;市场
(3) 成就:蒸汽机。说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交通运业的发展,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强化了国际分工,加速了国际间的人口和资金流通;随着机器大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利用廉价优质的商品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拓展市场,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 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24.【答案】 (1)[
(2)[
(3)[
【解析】【分析】(1)根据“规定车间的卫生条件,童工工作时间,工厂应承担儿童的教育”“禁止妇女和10岁以下儿童在井下工作”分析可知:社会立法主要解决工业社会初期劳动条件,童工问题;根据“废除禁止工人结社的法律”得出需要解决工人的基本权利问题;根据“确保有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得出:需要解决环境问题;“《公共卫生法》,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得出需要解决公共卫生问题;
(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从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家贪婪、城市化加速、人权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3)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从工业革命时期立法的背景、特点、体现的原则、产生的影响、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概括。
故答案为:
(1)劳动条件,环境,童工女工,教育,工人的基本权利,工人生活状况;公共卫生问题等
(2)生产力发展,资本家肆无忌惮地追求利润,适应工业社会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对滞后,城市化加速,使用煤炭,人权问题等
(3)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立法透视出经济发展只有与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发展同步进行,方可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有自尊心的社会。
工业革命促成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空前增长,工人阶级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工作、生活环境恶劣,大量使用童工、女工,童工年龄小,工作时间长,得不到必要的教育。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
在工人争取生存斗争的压力下,政府认识到社会矛盾的尖锐,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19世纪初,议会通过第一个《工厂法》,“规定了车间的卫生条件,童工工作时限以及工厂应承担对童工的其他义务”。此后又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新的《工厂法》“进一步改善工厂劳动条件”、废止禁止工人结社的法律、《矿井法》“禁止妇女和10岁以下儿童在井下工作”、《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的改善等。持续颁布法令,说明当时“血汗工厂”、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也很大。
上述立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如缩短劳动时间,可以公开结社、改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和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
由此可见,社会立法既是工业时代初期社会矛盾尖锐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经济发展只有与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发展同步进行,方可持续发展,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有自尊心的社会。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对近代化史观的认识,难度适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