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 第3课 刻纸-满族剪纸娃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 第3课 刻纸-满族剪纸娃娃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12 20: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满族剪纸娃娃
教材分析:
????剪纸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门类之一,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它来源于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
???????满族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抓髻娃娃是黄河流域一带土生土长的民间主体,蕴含着丰富的区域性民俗文化内涵和悠久的风情、民族特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了解剪纸的知识,探究民间剪纸---满族抓髻娃娃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感知民间剪纸造型简练、饱满和对称的形式美。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观察、游戏、探讨、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进行大胆想象、充分体验和自由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发现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培养丰富的审美经验,感受并体验美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增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满族抓髻娃娃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民间剪纸的寓意;掌握剪纸艺术的语言特点。
????教????具:??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等。
????学????具:??剪刀、彩纸等
????教学方法:??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直观式??练习式
????教学课时:??一 课 时
????评价方式:“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评价,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的综合评价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美
????1、课前准备,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
????学生课前调查,采访,上网搜集满族的剪纸娃娃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前准备时间,为学生营造艺术氛围,感受了解满族剪纸娃娃的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出示一句古诗:“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
????仔细读这句话,这句话给你传递的什么信息。
?????教师小结:这是最早人们对剪纸(剪影)的描述。在汉代,人们已经用剪刀剪桐叶来装扮自己的生活,这是剪纸最早的雏形。
????3、介绍剪纸基本知识
??师给大家看准备的满族“抓髻娃娃”形象。(出示抓髻娃娃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剪纸的种类,以及剪纸艺术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赏析感受----理解美
????1、欣赏、体会抓髻娃娃的寓意
????A、出示抓髻娃娃---《虎娃》图片。
????提问:这个娃娃手里拿着什么?骑着什么?
????生答:手里拿着鸡,骑着老虎。
????师:在这里出现“鸡” 和“老虎”有什么意义吗?
????教师总结:鸡同“髻”和“吉”,表示吉祥的寓意。骑着老虎,希望孩子像老虎一样,虎虎生威,健康成长。
????B、欣赏《喜娃娃》、《莲、鱼娃娃》等,请学生自己总结抓髻娃娃的寓意。
????C、教师总结:抓髻娃娃具有祈福、纳祥,有保平安之意。这就是民间艺人最朴素的愿望。
????(设计意图:体会寓意,加深对民间剪纸的认识,激发学生保护和继承民间艺术。)
????2、观察、理解剪纸的花纹样式
????师问: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都有什么样的花纹?生答:有月亮形、圆形、小草形,像花朵养的等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各种图式,帮助学生理解。)
????师总结:剪纸大概有两种图样,一种是月牙纹,一种是锯齿纹。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简单图形中认识民间剪纸艺术语言,使得看
似深奥的艺术品,其实离我们很近,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3、分析、了解剪纸的阴刻和阳刻(图四)
????A、下面看看这幅图,人物的脸部和身体的图案形式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脸部是阴刻,红色的部分是底色,白色的是纹饰。
????身体和花纹是阳刻,红色的是花纹,白色的是底色。
????B 、老师考考大家,看你能认出阴刻和阳刻吗????????
????4、探索、发现抓髻娃娃的基本形态(图五)
????A、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看看这些图有一个共同点,你能找出来吗?
(引导学生发现抓髻娃娃的形态特征。)
????B、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人物形态相同,圆头,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上举,两腿分开,手足皆外撇。
????C、出示图片,进一步认识抓髻娃娃。
????5、游戏、演示抓髻娃娃的制作方法
????A、老师请一名同学来学学抓髻娃娃的形态,老师这里剪了一个,那你看看他是怎样剪的?
????生答:“对折,因为他是对称的”。
???B、那画面缺少什么?(图案)教师提示,把我们学都得月牙纹和锯齿纹有规律的画上来。
???C、再看看还缺少什么?手上的鸡或鱼,还有骑着动物或莲花等图案。
???一幅漂亮的抓髻娃娃就剪好了。
???D、那谁来说一说,要剪好一幅抓髻娃娃,先干什么,在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引导学生熟悉作画步骤。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老师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快乐学习。)
???6、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播放多媒体,欣赏同龄孩子的抓髻娃娃,给他们提出一个比较接近的目标,启发学生想象,构思自己的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个性发挥----创造美
?学生自主创作,师指导。
???四、展示作品----评价美
???在黑板上教师准备了窗棱,展示学生的作品。
??(1)、学生自评,总结自己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2)、同学互评,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开阔思路;
??(3)、教师总评,肯定优点,拓展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互相欣赏、评述作品,感受创作的乐趣,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在评价中,注意引导学生用美术的专业术语评价,体现美术的学科特点。)
???五、拓展视野----发现美
???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利用剪纸的装饰物吗?
???欣赏图片:有世博会的波兰馆、水杯、汽车、服装、城市雕塑等都运用到了剪纸。
结束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装扮我们的世界,用我们的心灵,发现美的世界。